APP下载

优化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对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性

2021-11-28李默

魅力中国 2021年41期
关键词:藏品文物管理人员

李默

(吉林省吉林市博物馆,吉林 吉林 132000)

引言:从夏朝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历经14 朝,共56 个民族,其文化、精神各有不同。随着我国民众思想水平的不断转变,博物馆不仅起到保存文物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博物馆在进行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档案管理没有发挥真正作用。

一、文物藏品档案管理重要性

(一)有利于文化传播

文物藏品档案,就是文物的“身份证”,要将名称、历史、发现时间、制造时间等信息准确记录,对于博物馆,甚至是国家文化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当人们进入到博物馆后,在观察文物与阅读文字时,能够体会到朝代的特点,帮助民众了解文化知识,强化民族精神。

(二)有利于文物保护

虽然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历史战争原因,导致部分文物处于流失状态,例如铜像、圆明园文物、青铜器等。文物档案管理,能将文物信息准确记录在册,当文物出现在海外时,可根据档案,以及相关法律流程,开展追回工作,同时,档案的建立,也避免了国内文物流失现象出现。

(三)有利于鉴定文物真伪

博物馆不仅具有展览与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对教育、制造、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帮助。但是,为了提高自身生活水平,有些人会仿造文物,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影响[1]。文物档案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此类现象发生,只要是出土文物,无论价值高低,都会被准确记录,给仿造人员带来了足够打击。

二、目前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到位

我国部分博物馆在进行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时,还采用传统模式,但是,随着文物数量的增加,所需要的工作人员数量将越来越多,不仅会增加成本投入,也会受到其他干扰因素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而且,在管理过程中,也没有使用先进技术,不能有效的开展管理工作。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都由当地政府办理,不属于盈利组织,但部分博物馆管理人员既不是管理专业,也不是文物保护人员,无法针对现实情况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同时,有很多中、小型博物馆,受到藏品数量,以及藏品价值等因素影响,档案管理没有得到较高重视,不能有效管理档案。

(三)硬件设备水平低

根据目前社会情况来看,有很多博物馆都没有意识到藏品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相对应的设备引进不足,资金投入较少,导致管理工作质量不高,形成了恶性循环。例如,有些博物馆为了扩大展览面积,会将档案室设立在楼顶或地下室,再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档案受潮、破损,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

(四)档案利用率较低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部分博物馆都建设了官方网站,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博物馆还沿用着传统经营方式,无法将文物档案展示给大众[2]。还有些博物馆在建设官方网站时,提供的场地信息、文物信息较少,没有成功激起大众点击兴趣,会直接影响参观人数。

三、提高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档案管理

一方面,要设置档案室。由于我国文物数量逐渐上升,档案数量也随之增加,为了更好的保存档案,应建立档案储存室。若博物馆为多层建筑,应将档案室建立在中间楼层,但不可使用明确指示牌,降低档案室特殊性,而且要在楼层内放置一定数量的展览品,供人们观赏,这样做能使人们认为本楼层与其他楼层相同,避免失窃等意外情况出现。而且,要设置专业库房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穿着应与各楼层内维持秩序人员相同,但其工作要求侧重于库房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在招聘此类人员时,要通过正规渠道,招聘可长期从业人员,避免重要资料外泄。另一方面,有些大型博物馆知名度较高,参观人数较多,会开放临时工作岗位。值得注意的是,临时员工上岗之前,管理阶层要全面考察其个人素质,并要求其掌握文物管理基础知识,同时,树立防火、防盗等安全意识。

(二)制定管理机制

首先,文物藏品不仅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文化价值,是我国历史成就的体现。为了使文物发挥出真正价值,在进行档案制作时,要将来源、制造、历史等信息详细整理,并准确记录,确保后续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同时为文物展览提供资料。其次,要创新现有档案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由于博物馆展览文物较为珍贵,所以,为了做到正确、统一、快速管理,工作人员有义务将文物档案进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禁止将纸质档案存放在阳光直射地点,确保存放环境干燥、整洁,保证档案信息完整。而且,工作人员要做好分类工作,将不同文物档案按照级别进行分类,并标清序号,增强管理工作秩序。最后,落实细致化管理措施,随时监控文物情况,若文物位置、状态等发生改变,要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并进行档案修改。

(三)强化硬件设备

目前,我国部分博物馆还没有将档案管理重视起来,其配套设施建设不完整,导致档案出现不同程度受损,为博物馆带来了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推动博物馆进一步发展,要进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通常来说,就算是使用数字化技术,也不能完全代替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是互联网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数据整理技术,但由于网络环境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整理时,也要适当留存一部分重要纸质材料,这就需要博物馆加强外部硬件设备建设,为档案提供良好存放条件。一方面,要加强环境控制,纸质品在保存过程中,要防止霉变、受潮、折损、污染、虫蛀、火灾、褪色等现象,可将档案存放于密闭透明薄膜袋中,避免阳光直射,保证档案室具有良好通风,空气湿度控制在50%左右,温度不可过高,控制在17℃-20℃之间。另一方面,强化人为控制,可在博物馆内铺设地暖,设置烟雾传感器与自动灭火系统,按照相关规定建设消防栓,放置灭火器。

(四)开发文物新用途

文物藏品的有效利用,可为学术研究、工艺制造、考古发掘等工作,提供现实参考材料[3]。随着科技手段不断发展,文物利用程度越来越高,档案管理可及时记录文物变化情况,为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有助于快速取得研发成果。目前,文物藏品已经被阅读、展览、咨询等行业广泛利用,所以,管理人员要学习先进技术,制定科学管理方案,进一步提高文物利用效果,充分发挥史料作用。也就是为人们提供相对应的历史资料,在这里可分成三个方面,第一,证史,也就是通过文物自身,证明此段历史的真实性;第二,正史,受到研究成果影响,历史学家无法确定某一地区,或某一风俗的真实性,影响最终观点,而文物的出现,能证实或否认此观点;第三,补史,也就是对历史资料进行补充,丰富历史内容。例如,可使用动画效果,还原制作过程、发现过程等,利用投影设备,将动画投射在文物周围,通过增强视觉效果,使人们能更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

四、其他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养

思想引导行为出现,在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中,如果想要提高工作质量,就需要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因此,必须要全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素养。一方面,提升管理质量,博物馆中的文物年代较为久远,为了更好地发挥文物作用,就需要进行细致的档案建设。所以,要开展全方面的资料收集工作,信息收集完成后,应进行分类整理,仔细辨别其中内容,在保证资料准确程度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与完整程度。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力度。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能力与态度,都会对工作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管理知识,不断充实自身,博物馆管理人员也可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学习资料,拓宽知识面。除此之外,要进行安全操作训练,提高管理人员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出现,一旦发生严重事故,也能做到及时处理,减少博物馆损失。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一方面,要进行充足的前期准备,分析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以及适用范围,而且要将档案数量、类型、年份等进行整理,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各项资料整理完成后,要按照相关工作规范,制定科学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并展开建设工作。由于数字化系统可同时处理多项数据,工作量较大,技术需求较高,所以,博物馆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系统设置独立办公空间,分配专业操作人员。另一方面,建立云计算系统。云计算技术是通过网络,将巨大的数据分成小部分,并进行相应处理的技术,在档案管理中使用此项技术,可减少人力资源工作量。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设置一台计算机作为储存主机,将信息系统与计算系统相连接,实现信息快速整理。除此之外,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同时构建博物馆网上查询平台,大众可通过查询方式,获取共享资源。

(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一方面,要确保文物安全。存放在博物馆中的文物都较为珍贵,价值不可估量,因此,要开展精细化管理方式,文物存放在指定位置后,除特殊情况外,不可随意变换位置;而且,有些文物制造年代久远,对于环境要求较高,工作人员在进行储存时,要详细了解文物性质、材料,以及特殊需求,避免出现人为损坏。另一方面,要确保网络安全。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信息获取与传播方式也发生改变,档案管理工作,受此种环境影响,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为了避免病毒入侵,一定要在计算机中安装同步防护软件,提高系统安全性,避免内部资料流失。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提高防范意识。另外,信息传输与储存都依靠网络完成,此过程最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所以,应聘请专业人员为计算机建设防火墙,只有确保双方网络均安全后,才可开始信息传输[4]。可在区域网络内设置两台或以上计算机,其中一台作为主机,具备云计算系统,其他计算机作为辅助机器,信息通过系统传输到主机中后,利用云计算技术,可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平均分开,并传输到包括主机的各个计算机储存系统中,增强信息安全性。

(四)大力引进优秀人才

文物藏品档案管理,是博物馆发挥作用的基础,尤其是在文物变动方面,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规定作业,所以,博物馆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大力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一方面,可面向社会进行招聘。在建设博物馆官方网站时,要将场馆信息与文物信息同时进行传输,合理规划网页布局,从而吸引大众点击。当官方网站点击率较高时,可发布招聘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新员工入职前,要仔细调查其社会背景,全面分析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与高校建立联系。博物馆高层人员,可针对高校内管理、历史、考古、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专业展开校内招聘,博物馆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作为交换条件,学校要推荐学生进入博物馆工作。

结论: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对于博物馆后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此项工作往往最容易受到忽视。为了促进博物馆进一步发展,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能力,博物馆管理人员要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创新档案管理方式,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增强博物馆社会地位。

猜你喜欢

藏品文物管理人员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罗妍妍藏品欣赏
文物掉包案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