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在井下施工作业的安全隐患分析
2021-11-28田凯
田凯
(神东煤炭集团开拓准备中心,陕西 榆林 719315)
煤矿工作和其他工程相比施工条件比较特殊,大多数煤矿施工人员都是在深井下进行日常开采作业。由于深井的空间有限,空气不流通,施工人员在进行开采时所产生的灰尘无法及时排出,过量的粉尘集中到深井中会污染深井中的空气,施工人员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产生严重的职业病,并且这种职业病无法摆脱,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一生,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有着严重威胁。
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
在对煤矿进行采掘期间,开展通风工作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和其他废气,以充分保证后期煤矿采掘活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在采掘煤炭期间,通风工作不但可以缩减煤矿生产的危险程度,同时还能够缩减粉尘和瓦斯爆炸的出现几率,以便给矿下施工人员打造安全、优质的生产环境,保证煤炭采掘的安全性。另外,通风工作还可以加快矿内气体的流通速度,完成矿内有害气体和外界空气的充分互换,提升矿内空气的氧含量,充分确保矿下工人的生命安全。
(二)排除有毒气体
一般来讲,在煤矿采掘工作的持续进展下,便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有害气体,大部分为一氧化碳和瓦斯气体,在有害气体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还会慢慢降低其中的氧气含量,给矿下采掘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阻碍。另外,在矿井中开展工作期间,极易由于通风设备的不完善,使得矿井中的毒气不能尽快排出,这时作业人员便会吸入过量毒害气体,严重时会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同时,矿井内的毒害气体大都是容易燃爆的,在满足燃爆条件后,便会在矿井中出现重大爆炸事故,不但会严重提升伤亡的人数,同时还会引发煤矿垮塌事故的出现。最后,利用矿井通风不但可以充分排出有害气体,还能够提升矿井中毒害气体的流通速度,缩减矿井中毒害气体的浓度,从而保证矿井采掘工作的安全推进。
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煤矿开采的过程具有非常高的风险,因此,煤矿开采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工具是机电设备,机电技术的管理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有效的机电技术管理手段的能够提升煤矿开采的生产量,为煤矿开采的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的逐渐优化,在对于煤炭的生产效率、生产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在对煤矿进行开采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应知道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始终提高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机电技术科学有效地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隐患,提前防范,保证采煤安全。
三、井下作业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
(一)复杂性
众所周知,矿井环境相对恶劣,空间有限、采光不足、通风条件差等,本身对施工人员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就是一种考验,再加上井下作业施工具有连续作业的特点,施工人员会持续保持一个动态过程,这就增加了诱导井下作业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复杂性。
(二)继发性
在环境相对恶劣的施工环境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人员若未经过系统性安全解决措施训练的话,可能会盲目施救,大大增加了受伤人员的危险系数,这也是导致井下作业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出现高死亡人数的原因之一。
(三)危险性
井下作业施工人员所处的环境空间相对较小,再加上自然通风条件不良,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有害物质高度聚集的情况,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话,极易造成施工人员出现中毒、窒息等危险。
四、井下作业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工作素质不足
矿下工人不具备充分的生产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始终是我国煤炭采掘事业最为普遍的问题,因为煤炭采掘事业必须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持,许多工人在去到矿下进行作业时都未经受专业训练,有关的知识技能更是不足,一旦遇到煤炭采掘的专业性问题便会手足无措,并且严重忽视了矿井通风的关键性。这部分工作人员大都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不易察觉矿下潜存的风险,加之其知识与技能的匮乏,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员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科学判断并做出正确反应,无法正确操控机械设备,也不能正确修理机械设施,面对安全问题时不能正确保护自身安全,进一步提升了安全事故出现后的营救难度,给煤矿企业的顺利发展带来阻碍。
(二)组织管理失误
这一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组织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一些管理层人员不重视对井下作业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得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这为井下施工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2.组织管理方式不够科学,目前大多数煤矿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及时听取井下作业施工人员的意见,导致管理层出现信息反馈滞后的问题,从而不能及时对现存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
(三)设备管理技术水平偏低
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设备和管理技术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整体素质普遍较低,这为机电设备的维护造成了潜在的危险,增加了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系数,比如:工作人员没有做好定期维护,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加很容易出现螺丝松动的现象,而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不仅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影响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进而造成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机电设备老化
井下作业施工中所用到的机电设备,在施工环境、使用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故障机率相对较高。但由于机电设备投入成本较高,更换周期比较长,许多存在安全问题的设备仍被投入到井下作业施工中,这也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井下作业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使用不熟练或者不规范操作的话,也会影响直接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性能,从而导致井下作业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安全意识薄弱
其实该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上下对于煤矿生产环境的认识不足,很多人都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煤矿生产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员工都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既定的规程和实际的情况进行处理,一味地以经验为主导来完成生产,这可能会引起事故。
五、井下作业施工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井下作业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在施工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安全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把好“人关”的关键。为了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反复发生,在安全教育和培训时需注意两点:1.重过程、重结果,要确保该项工作的开展能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2.结合井下作业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管理人员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施工人员,做到按需教学。另外,让施工人员能熟练掌握井下作业施工的具体操作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将施工人员组织起来学习交流,以提高安全培训的效率。
(二)完善检修制度
完善检修工作制度是企业开展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企业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样就可以保证某些故障因素和故障情况能够及时被发现,并有效地处理。在开展煤矿生产工作时,施工企业必须对生产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并鼓励生产人员发现并上报机电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当然,在检修工作中,企业要保证检修工作的全面化和专业化,要针对不同的机电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修理,确定严格的检修制度和检修流程,保障每一个检修环节的质量,这样才能在后续施工中展现出较好的性能。当然,在检修工作完成后并不代表设备就已经没有了问题,还需要企业做好检验环节,对检修好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要杜绝机电设备中的一切遗留问题。同时,在检修工作过程中和后续设备的操作检验过程中都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因为如果存在潜在的不利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不同情况下的防护措施也不一样,在高空检修和在狭小空间检修都有其独特的防护措施。此外,要求检修人员的精神状态良好,做好持证上岗的管理工作。
(三)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构建
为了降低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事故发生率,煤矿企业需要构建成熟、完善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制定一套能有效实施的监察方法,对井下作业施工的全方位、全员进行监察,以便能在井下作业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做出应急反应。同时,还要在总结以往事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井下安全工作手册,确保每一位井下作业施工人员能将安全知识和技能牢记在心里,必要时可以开展各类应急演练预案,使每一位施工人员具备能在事故发生时做出自救反应的能力,从而保障井下作业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辅助巷道、回风巷除尘
辅助巷道以及回风巷的建立也能很好地帮助煤矿企业落实防尘降尘工作,施工单位可以在辅助巷道和回风巷安装红外喷雾设备,当有车辆进行监控范围的时候,红外喷雾设备就会自动开启喷雾模式,可以大力降低运输过程煤矿、车辆所产生的灰尘。而红外喷雾设备对于水幕控制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红外喷雾通过热释电传感器、定时器来进行作业,在防尘水幕两侧安装热释电传感器,就可以通过红外热源传感器进行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热释电传感器的时候要在防尘水幕的弱风、下风这个两点安装,避免热释电传感器渗进水,影响热释电传感器的使用。除此还可以使用自动清理、洒水车来进行防尘降尘工作,可以大幅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工作强度,也能很好地避免粉尘进入巷道内部。
(五)加强企业组织管理和安全监管
煤矿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稳定发展,将安全监管和组织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引导施工人员养成安全行为规范。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要将《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有效传达给井下作业人员,每个班组长每周举行一次安全交流会,以便更好地规范安全行为。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确保管理层能及时了解到井下作业施工人员的真实需求,凝聚基层人员的力量,让井下作业施工人员体会到上级的关心和关爱,这样在工作中才会投入更多的热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井下作业施工中,施工环境复杂、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企业组织管理不到位等,都会给井下作业施工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加强对井下作业施工安全隐患的排查是非常重要的,以实现对事故隐患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时,还应结合井下安全作业施工的要求,将相关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从源头上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以减少安全事故给煤矿企业造成的损失,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