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措施探析

2021-11-28吴为

魅力中国 2021年41期
关键词:营林林区火灾

吴为

(昆明航空救援支队,云南 昆明 650506)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不断地提高国民的经济水平,开始大力开发林业资源。而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获得了提高,但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林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如今在国家的整体统筹下,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口号,并且开始重视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始终坚持可持续化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只有守住了绿水青山,将来才能赢得金山银山。要想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达到一个良性的平衡,就需要采取各项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加大对林业生态的保护,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和明确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起好带头作用,让社会群众都能够从根本上尽到保护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的责任,由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

一、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

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因为大自然的气候条件造成。自然环境当中的某些驱动因素,可以通过按时调查,针对性防控及时发现等措施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引发森林火灾。而人为因素所引发的森林火灾十分复杂,很难预防和控制。现阶段,人为因素已经成为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森林防火目的根据火灾类型分为了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活动,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森林火灾防范意识,避免在旅游或者参与人工造林工作过程中随意点火照明,更不能够随意丢弃火源。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多种多样,例如森林处于高海拔地区,进入降雨季节之后,雷击所产生的电流很容易造成林木出现着火。

二、林业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意识

根据对树木的生长周期的分析和研究,其生长周期一般都是比较长的,树木从一根树苗生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平均需要8年的时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林业资源出现问题,需要恢复的时间是非常长的,而且在恢复期间,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严重时更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因此,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现如今在许多人的意识里,只要不滥砍滥伐,便是对林业资源最好的保护,但事实上这样做还不够。水资源、动植物和林业资源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关联,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动植物资源保护,可以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发展,而通过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也能够更好地涵养水资源和保护动植物资源,所以人们需要全方面地保护林区中的林业生物和水资源,使得林业生物能够拥有更大、更健康的栖息地,并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域积极倡导农民退耕还林,防止土地沙漠化,使周边生态得到良性的发展循环。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身处于信息时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而想要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便需要做好相关保护机制的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我国很多区域林区范围大、区域广,想要通过人力进行实时监测,是比较困难的,此时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便得到了充分的显现。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动态且全面的监测,当林区出现问题时,相关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由此减少林业资源发生损失的概率。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相关信息设备的支持,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在信息设备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由此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林区信息数据库,将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认真详细地记录,并输入到数据库中进行存储,为之后的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其中病虫害属于影响林业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会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的侵害。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良好地完成对于林区病虫害数据的收集,然后将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有效地分析和研究,对林区病虫害的规模进行评估,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三)加大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

针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而言,保护的主体有很多,不仅包括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更需要所有人不断地增强保护意识。保护林业资源,不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付出实际行动,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人们时刻保持保护意识,并不断地增加林业资源保护知识和技能。而通过加强林业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以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更顺利地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进行宣传教育时,可以采用座谈会的形式,也可以进行交流会的开展,也可以依托于各种现代化媒介,如广告宣传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加强宣传力度,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建设舆论,更为广泛地向人们传达和渗透林业资源保护意识。

三、新时期森林防火措施

(一)森林大火的预防手段和管理工作

林业资源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威胁来自森林大火,而森林大火的出现原因主要有易燃物、氧气、引火源几种。森林大火引火源根据实际情况来说,可以将之划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工作方针。想要避免森林大火的出现,就需要制定出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根据要求来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还需要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让周边群众能够具备森林防火知识。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能够不断地完善森林火灾预警机制和扑救机制,成立火灾扑救小组,在发生森林大火时及时地进行扑救,将大火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未来还需要根据森林火灾的设计情况来进行预测和报警,健全森林火灾防火工作管理体制。

(二)制定森林火灾应急方案

未来加强森林火灾防火意识主要的依据就是不断的创新灭火措施,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型火灾的出现概率,但是归根结底上来说依旧无法避免火灾对森林的破坏。因此,林业管理部门未来需要让每一个工作者都能够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通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来保证森林的保护力度,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森林防护演练,让全体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救火以及救火能力,一旦森林出现了火灾,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到达指定地点来进行扑救,让森林损失降到最低。

(三)加强对幼林的保护

在森林防火措施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幼林的防火保护,保护好幼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森林资源的良好发展,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森林火灾的引发风险。秋冬时节天干物燥,是最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的季节,营林人员要准确把握好这一季节特点,加强对幼林的巡视,并调整幼林营林密度。由于树林在郁闭时期会进行枝条分化,相关的营林人员就要针对这种情况,及时进行树木分化,并修剪交错的枝条、腐烂木、弯曲木和发育不良好的树木,在修剪过后营林人员不能将修剪下来的枝条扔在森林中,要将这些枝条带出林区,防止在发生火灾时,由于地面上的枯枝造成火势的蔓延,还要制定巡林的时间表,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防止有的人浑水摸鱼,逃脱责任。

(四)科学种植耐火树种

森林之所以叫森林,是因为森林有很多的树,树本身就是易燃物,但由于树木种类的不同,其耐火性质也会不同,就像常绿阔叶林,它的耐燃性就很强,若在森林营林中,多种植这样的树木,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有效地避免森林火灾的突发,针叶林这样的树种,它的耐火性质就很低,根据对我国大型森林火灾的事故分析来看,发生大型火灾的森林,对针叶林的种植是非常多的,且种植树木的种类也很单一,导致一旦发生火灾时,在短时间内火势就会大肆蔓延,难以控制,同时森林火灾的引发,大多都不在森林的中央,而是在通风好、杂草多的森林边缘区域,营林人员要针对这种情况,经常清理林区内的杂草和可燃物质,在秋冬时节还要对林区周边的土地进行水分补充,既可以提高秋冬时节的土壤水分,也可以提高林区的空气湿度,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五)进行植树造林提升植被的覆盖面积

植树造林是我国在防止森林火灾时,常用的一种防火手段,通过提高植被的覆盖面积防止火灾的发生。树木十分高大茂密,是天然的防火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小进风率,阻碍火势的蔓延。植树造林也是我国最理想的防火手段,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大规模的提高我国的绿地面积,还可以有效防止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相关的营林人员,可以综合评估营林的土壤质量,在保证现有森林良好生长的同时,可以进行植树造林,来提高植被的覆盖面积。森林周边区域是最易生长杂草,且易引发火灾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加强植树造林力度,可以降低这个区域的通风率,提高此区域空气的湿度,增强树木的耐火性质,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结束语:综上所述,林业资源对于国家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属于国家关键的自然资源,不仅能够调节气候,还能够维护生态环境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人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林业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一旦索取过多,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便会对林业资源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因此,要想让林业资源获得充分且科学的利用,便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并且对森林防火方面的工作进行重视和关注,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森林植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制定防火预案,由此促进生态系统良好的自我调节,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营林林区火灾
记游哈林区(节选)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遇火灾怎么办?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