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析

2021-11-28董雪杰黄苑婷

魅力中国 2021年41期
关键词:实训人工智能院校

董雪杰 黄苑婷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茂名 525000)

一、人工智能时代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为旨在培养学生的核算和监督职能,而管理会的职能则是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规划、决策、控制、评价。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如网银付款工作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网银机器人来完成,而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出纳人员来完成。由此可见,核算和监督职能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是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管理会计更加能适应当今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向。

二、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实状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现代管理会计人才,他们日后的就业方向主要为中小企业中的管理会计岗位。而目前高职院校仍然把以培养具备核算和监督职能的人才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具有核算职能的会计人才,没有凸显管理会计的作用,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管理会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在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现在的高职院校中,部分院校甚至尚未开设《管理会计》课程,或者把《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放在了《财务管理》课程里讲解;有的虽然开设了以上三门课程,但是由于《管理会计》课程与另外两门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复,在学习管理会计课程时会直接省略这些重复内容的学习;部分高校直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成为成本管理会计,这些都会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缺乏专业性。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和适合的配套教材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表现在由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聘的教师大多是财务会计专业或工商管理专业或财务管理专业,较少来自管理会计专业,且大多数是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管理会计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加上高职院校往往缺乏对管理会计类教师的专业培训,导致高职学校的教师们难以接触管理会计最新的前沿知识,并将其教授给学生。管理会计课程是最近几年才开设的新课程,在我国能够熟练掌握管理会计技能,并妥善处理好管理会计工作的专业管理会计人员少之又少,同时由于CMA证书在我国的认可度较低,而在高职院校中拥有CMA 证书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现存的管理会计的教材较少,且大多数是针对本科及以上的课程,高职院校使用这些教材授课时,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通常从教材编写到出版往往有一定的时间差,教材无法将管理会计的前沿知识及时的融入到教材中。知名院校出版的教材往往与其他教材的重复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有厌学的心理。新兴课程在选用教材时,通常会参照同类院校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材。

(三)管理会计实践课时不够,实践环境有待完善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完成课程目标,而在部分高校中,绝大部分课程为理论课,并没有配套专门的管理会计实训室。其次,现在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成立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和会计手工账实训室等,尚未建立管理会计综合实训室,部门院校尚未购买管理会计实训软件或虽已购买但版本相对落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最新的要求。课程实践往往是通过做习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公式的运用,而管理会计这门课程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公式即可,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课程实践不符合管理会计的课程目标,不利于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

(四)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据调查,目前管理会计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老师通过板书+讲解PPT 的方式来进行,学生通过课堂或课后做习题的方式来巩固,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很少参与到课堂中,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

目前,管理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是“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形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老师会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率、课堂上的听课情况以及有无按时提交作业给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一般通过老师出试卷,学生考试的方式来完成,考试的题目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计算题等种类,考试的内容多数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临阵磨枪的方法,通过考前突击取得不错的分数,没有办法真正评价出学生对管理会计的真正掌握情况。

三、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

为了使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满足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充分了解中小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可以去中小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确定高职院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确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为先修课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后,高职院校可以在大二的下半学期开设管理会计课程,这样可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后面可以再开设《财务分析》和《内部控制》等课程进行综合运用。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简单重复性的会计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开设RPA 机器人、python 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从而可以适当降低会计核算方面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增加管理会计综合实训,沙盘模拟实训等实践课程。

(二)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选取适合的配套教材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一些政策鼓励管理会计任课教师到省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其次,在教师培训上增加经费投入,要求教授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师每年至少需要参加一次管理会计的相关培训。其次,与校外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合作,鼓励教师“走出去”,例如规定管理会计任课教师每年必须有一个月的时间去校外实训基地学习企业的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企业的管理需求。最后,可以邀请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来学校开讲座,指导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了解和学习到管理会计前沿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在选用管理会计教材时,要多咨询专家的意见,既要考虑管理会计的前沿知识,又要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学到先进知识的同时,每节课后做调查问卷,将学生的意见记录好。到目前的管理会计教材中模拟企业管理会计决策的案例较少,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案例的讲解。逐渐编制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教材。

(三)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完善软硬件资源

高职院校在分配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课时时,应该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可考虑增加管理的实践教学课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将管理会计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设置成1:2时较为合适的。

其次,实践课是需要通过实训室来完成的。高职院校应该在建设管理会计实训室的经费上加大投入,同时购买或者升级软件资源,通过仿真模拟企业的实际经营和管理,让学生能将管理会计的内容学以致用。

最后,要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与多个企业签订同学可以在大三下学期去实训基地实习,深入的学习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预测、决策、制定预算、控制和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等,有效的提升管理会计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丰富教学模式,完善考核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使用雨课堂等教学工具提前布置题目给学生预习,布置的预习内容可以是管理会计的先修课程,目的是通过让学生预习回忆课程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上学生做题目的情况来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大多数同学打错的题目要重点讲解,对于大多数同学正确的题目则可以适当减少课时的分配。课堂上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参与课堂中,可以采用翻转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不如学习销售预测时,学生可以分小组PK,看哪个小组做的预测更合理,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小组内的成员浑水摸鱼,可以不定时对小组内成员点名提问。课后还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课件和作业以及调查问卷,学生可以及时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填制调查问卷提出对本节课的建议。

改进后的考核方式会降低出勤、交作业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比重,提高实训成绩所占的比重,实训成绩可以根据学生小组的团队协作、案例选取的合适和新颖度、案例展示情况等方面给定。小组内的考核可以分组长、副组长、组员,按照层级来打分。改进型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助于管理会计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是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保证高职学校的教育与中小企业需求的一致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会计行业和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发展的主流。培养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势必成为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重点。高职院校校推进管理会计课程改革,应当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完善课程设置,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和选取适合的配套教材,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和完善软硬件资源,丰富教学模式和完善考核方式来提升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优秀管理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实训人工智能院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下一幕,人工智能!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