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需求的重点及趋势研究
2021-11-28刘德崇
刘德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南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壮族的主要聚集地,除了壮族以外,苗、瑶、侗、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也广泛地分布于广西自治区范围内。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同样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和产业价值。我国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构建,最早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产业规模也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就。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其音乐风格业独具民族特色,以壮族为例,基于民歌为主的壮族音乐风格,对广西地区乃至岭南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当地居民所喜爱。但现阶段,广西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特色音乐传承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的发展缺乏专业性的音乐人才,创新力严重不足。为此,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视角出发,研究了广西自治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音乐人才的需求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优秀音乐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并有针对人才匮乏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广西自治区发展创意民族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应是将其打造成为广西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利用文化产业创造价值,为当地百姓谋福利。现阶段广西自治区创意民族文化产业,及民族特色音乐的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因素主要包括两点,即专业人才匮乏和文化创意不足。
(一)第一个瓶颈因素是专业型高端人才严重匮乏
以壮族的民间音乐为例,长期以来壮族有特色的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特色民族器乐,大多数是以非专业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其中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带有壮族民族文化艺术符号的音乐作品仅仅在民间流传,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这就需要专业的音乐人士去广西地区的民间感知、挖掘和提炼出民间音乐中的精华元素,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整理、存储和开发利用。此外,在广西地区特色民间音乐的推广和文化艺术输入方面,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第二个瓶颈因素是民族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意不足
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特别是音乐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每一种文化艺术形态都要与当前的时代发展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新的创意,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广西地区研究民族文化艺术的专业学术单位和专家学者本就十分有限,近年来优秀人才的流失情况也不容乐观。长期下去专业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严重缺乏,会导致民族文化艺术和音乐艺术的发展创新力严重不足
二、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需求重点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需求的重点特征
针对于广西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音乐人才缺口过大问题,需要面向更广阔的人才市场遴选优秀的音乐人才,并从内部培养和选拔有担当的年轻人才,但所招募和培养的人才需要符合以下特征:
1.首先,具有民族责任感并且热爱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我国鼓励发展民族文化创业产业,更重要的目的是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将这些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代代地传承和发扬下去。因此,广西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音乐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且能够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自身的贡献。
2.其次,专业能力较强且在民族音乐艺术领域有所建树
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招募或培养的音乐人才一定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才能更好的领悟和感悟传统音乐艺术的魅力,更有助于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和创新。此外,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在文化艺术融合创新方面,也会发挥出十分关键的作用,且所遴选和培养的音乐人才,还要对广西地区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起源、历史及发展脉络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从文化视角去理解和感悟少数民族民间的音乐。
3.最后,具有创新精神和积极的文化心态
民族文化创意的精髓在于创新精神,是否具备创新精神也是招募和培养音乐人才的重点考核标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意二字,创意灵感和来源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创意可以来源于文化艺术形式本身,来源于专业音乐人才的创新思维,来源于其他的文化艺术形态,也同样来源于互联网背后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智慧。由此可见,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创意,是一种开源的、积极的、动态化的创新智慧,需要大量的民族音乐人才广泛交流与合作,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二)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1.首先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的专业化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体系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包括民族音乐领域在内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专业化人才。只有专业化水平更高的民族音乐人才,才能够将少数民族优秀的民间音乐重新汇总和整理,让这些作品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也只有具备专业化素养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才能够从民族音乐中挖掘出新的创意和元素,并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提升音乐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是提高民族文化创意和激发音乐艺术灵感的前提和基础。
2.其次要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具备一定的跨领域和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民族文化创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意的来源往往是知识的融合和碰撞。在各学科知识出现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客观上要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音乐人才提高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例如,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一定要从了解这些地区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形态开始。音乐艺术的发展形态与该地区的民俗习惯、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从少数民族的服饰、配饰、语言、艺术形式、甚至饮食习惯中更深入地了解民间音乐。由此可见,熟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和民族音乐,要求该领域内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做进一步的了解。
3.最后对优秀音乐人才的招募与培养更加开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优秀人才的招募和培养都需要借助于网络,一方面可以增加音乐人才可选择的空间。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的音乐人才,利用开源的网络招聘方式,可以获取更多的人才信息;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内部培养音乐人才,也能够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音乐人才的内部培养往往通过聘请专家和组织培训等方面,会增加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投入,如果通过网络培训和网络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人力资源培养和遴选方面的投入,节省大量开支。
此外,基于网络也可以获得一些好的文化创意灵感,因为网民的智慧是无限的,从网络论坛、贴吧、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中,都能汲取到民族文化创意的灵感。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为广西地区文化创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完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体系的具体措施
针对广西自治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培养和招募过程中存在的人才需求标准高、人才招募难度大、及文化艺术创意不足等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1)首先要依托于网络建立更为完善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招募体系,从专业化的视角出发遴选和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为广西地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人才的储备对于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从即刻开始就要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招募和储备人才。通常情况下外聘高端音乐人才的成本较高,但能快速地解决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要快速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需要从外部市场聘用专业的音乐领域人才;但从长远的视角来考虑,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方式,由于成本较低更符合广西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其次要打破地域限制加速人力资源要素的流动。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时代,地理空间上的距离不能成为阻碍人才有效流动的不利因素。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民族创意产业发展趋势良好,人力资源储备较为丰富,优秀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会给广西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价值。
(3)最后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民族文化创意人才奖励机制,提高优秀音乐人才的薪酬和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促进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广西地区如果要想挽留住现有的产业人才,并吸引外部人才积极地来到广西,加入广西地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来,先要提供一份有吸引力的薪酬,同时在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的人才竞争制度、员工晋升制度要公开透明,给年轻人以动力和希望。此外,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为优秀的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提高产业内高端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结语
专业化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招募和培养,对于广西自治区优秀民间音乐的传承保护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在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人才需求也呈现出新的需求特征。只有做好广西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及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工作,并不断地对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才能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将优秀且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不断地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