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探究

2021-11-28李章兵

魅力中国 2021年41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网络安全实验室

李章兵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现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各个行业的进步,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互联网技术不仅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推动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实现了教育理念方面的优化和更新。在如今的各大高校中,智慧校园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而如何构建完善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也成为了各大高校面临的问题。

一、智慧校园的作用

教育行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教育改革,促进了世界教育的发展,也是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在各大高校的建设过程中,智慧校园的建设仍然存在一定争议,但是在这背后,各大高校也对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学生管理由高度共识,都在为建立科研、教学、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校园做努力,与此同时,智慧校园也发挥出了其重要作用。

(一)对大量数据信息的整合

如今我国逐渐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社会各界对大数据的重视逐渐提升,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就是能够对大量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存储,在智慧校园中,可以发挥出各种智能终端和设备的作用,获取大量状态数据并对其急性整合[1]。

(二)网络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实现网络在校园中的全面覆盖是建立智慧校园的基础,而正因如此,结合智能终端设备,可以让校园中的师生更加便捷地工作和学习,可以让师生快速将学校环境信息和工作学习状态等内容上传至总系统中,实现了更加快捷的联系,满足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需求。

(三)解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个性化理念,建设智慧校园后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满足师生的工作学习实际需求,让师生的校园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

(四)开放学习环境的打造

通过智慧校园可以实现校园中的信息共享,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时间支配更具延展性[2]。

二、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因素

随着智慧校园在我国各大高校中的全面应用,其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存在设备接口多样化且技术复杂的特点,因此非常容易受到黑客和病毒的攻击,进而导致高校出现损失,基于此,高校必须根据智慧校园技术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智慧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3]。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让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但是与此同时,智慧校园平台也容易被利用进而造成安全事件,最为主要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设备安全维护问题

如今我国各大高校都存在科研设备出现损坏或者故障之后无法及时发现并维修的问题,这就导致科研设备的损坏时间较长,继而影响了科研活动的及时开展,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仪器设备未能及时维修而酿成其他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基于此,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必须重点关注如何实现仪器设备故障的及时预警,在仪器设备出现运行异常时及时上报,确保第一时间解决仪器设备的故障问题。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

高校仪器设备一般在实验室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因此为了保障实验室安全,高校实验室门禁系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如今很多高校多采取人工方式进行门禁登记,或者采取密码门禁的方式控制实验室门禁,但是这种形式存在密码泄露和管理失误的问题[4]。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高校应该考虑到如何应用智慧校园技术,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近些年来,实验室受到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影响,容易导致实验室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做好安全事故防范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探索智慧校园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实现对实验室的高效安全管理。

(三)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

学生群体是智慧校园系统最直接接触用户,学生对应用全新的网络技术有很高兴趣,但是学生往往对网络系统容易受到的攻击没有明确认知,不熟悉网络安全知识,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网络操作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容易使用病毒网站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软件[5],进而对校园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四)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很多高校都存在重视建设但是没有重视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而导致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例如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和规范,未能在制度上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防范,没有制定全面的管理控制策略,缺乏应急响应制度,日产工作生活中也没有做好安全检查,正因如此,导致智慧校园的建设虽然布置了一系列感知模块,但是没有实现更加宏观的顶层设计,对网络安全的监测和预警不完善。

三、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策略

(一)强化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可以与智慧校园网络相连接,从而实现将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传输至网络平台中去,以此来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在发生漏电等故障问题时做到及时警报,同时可以将设备运行信息传输到管理人员的移动终端,实现对管理人员进行实时预警,避免了仪器设备故障问题的扩散[6]。这种预防性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损坏率,确保仪器设备可以安全运行。

(二)强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在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可以对实验室建立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这种门禁系统可以根据高校课程进行自动导入,由智慧管理系统根据课程情况自动确定上课时间段,非参与实验室课程的学生无法进入通过门禁系统,从而充分保障了实验室安全。同时,高校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应该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警报系统和应急管理措施,从根本上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可以在实验室安装监测设备,例如空气监测系统、门窗玻璃损坏监测传感器等,对实验室的空气、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上传至智慧校园平台,由智慧校园系统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

(三)加强对师生安全意识的培训

通过开展有效的安全意识培训,可以让师生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升,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以此来加强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此,高校可以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安全教育网络培训系统,让师生可以更便利且常态化的接受安全意识培训。对师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的重点应该在对不同学科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安全知识培训项目,例如安全思想方面的培训或者技能方面的培训等,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可以让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碎片化学习更加直接的接受安全意识培训。

(四)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范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系统化和规范化,为了保障高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必然与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直接关系。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安全管理组织的建设,合理划分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安全责任,从而可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保障高校的安全发展;其次,高校要根据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制定符合高校需求的管理细则,例如设备安全管理细则、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等,不断细化管理内容,将高校安全问题纳入到智慧校园平台中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智慧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规范化、长期化的工作,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对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建设信息化校园安全管理队伍,提高高校师生的安全管理意识和素养。针对这一研究内容,高校不仅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研究,更要加强实践应用,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创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开展新型的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的高校环境。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网络安全实验室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