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外来语的使用
——以日文外来语为例

2021-11-28蔡曼玲

魅力中国 2021年41期
关键词:外来语外来词佛系

蔡曼玲

(私立华联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吸收中国大量汉字,其中一部分汉字被拆成偏旁部首来表示日语的发音,另外一大部分汉字原样保存至今,成为日本的“汉字”。历史为证,中国的汉字对日语语言体系影响甚深。而在清末初期出现了日本“汉字”反哺汉语词汇现象。这些日本“汉字”传入中国之后逐步融入扎根于汉语言体系中。大家将这些词汇称为“日语外来词”。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进入中国的日语词汇也日益增加,并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外来语的定义

史有为先生在他主编的《汉语外来词》(増订版)中有关外来语的定义。史先生认为“外来词”也叫“外来语”,在某种意义上也同“借词”①。汉语中的外来词是指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言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化了的汉语词。日本的“汉字”词汇反输入中国的这些词到底算不算是外来词,学者们各说纷纭。高明凯、刘正埮的观点,承认其为外来词。“这些词的来源虽是欧美各语言的词汇成员,但经过日本人的改造已经成为日语的词汇成员,而汉族人民则是把这些已经成为日语词汇成员的外来词再度吸收到汉语里来,把它们改造成现代汉语的外来词,所以我们应该承认这些是从日语词汇中吸收过来的。”②。

二、外来语的历史和日语外来词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流入中国,佛教语言就在中国各地传播。这就是最早的外来语。到20 世纪初,西方文化冲击着东方文化,引发第二次翻译热潮,留日中国学者也将大量日本著作翻译成汉字传入中国,其中有些译语用古汉语的词汇没能很好准确翻译,也就保留着日本“汉字”。日语外来词也随之出现。

进入20 世纪80年代,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迅速发展,一些新观念、新思想也随着涌入中国。日本作为当时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经济强国,其先进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无疑成为我国学习效仿对象。在经济带动下,留日学者大幅度增加,涉及的领域也多样化。他们学习日本在经济建设、科学技术、人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相关的书籍也翻译成汉字传入中国。同时,日资企业也在中国投资建厂,一些相关的固有名词也随之被带到中国。全球科技的发展,漫画、动漫、游戏等具有日本国民文化特色产品源源不断涌入,随着大量日译新词作为流行语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语

东汉时期,佛教已在我国传播开来、真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佛教外来语大量出现。佛教外来语进入汉语言体系中基本上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东汉时期通过西域语言翻译后传入;之后,由来中原的印度、西域僧人翻译并带入中原。后期由前往西方天国取得真经归来的唐代玄奘法师在翻译佛经时,借用佛教术语进行翻译。佛教外来语数量丰富,例如:“阿尼陀佛、罗汉、和尚、菩萨”等。

(二)近代的译词

王彬彬先生在《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③一文中提及到“现代汉语中,来自日本的外来词数量惊人之多,据统计,我们目前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时日本输入的,这些都是日本人翻译西方词语的译词,进入中国后为中国人采用,便深深融入到汉语之中。”确实,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专业术语、词汇大部分来源日本的译词。例如:“政府、政策、理论、哲学、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等都是日源外来词。这些日源外来词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丰富现代汉语词汇量,给古代汉语词汇的词义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社会”“料理”“宅”等,在日语中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且被广泛使用。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一书统计,现代汉语中,外来词有1270 个,其中日语外来词达459 个之多。

(三)改革开放后的日语外来词

改革开放后,来自日语的外来词仅次英语,排名第二位。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大量日本文化产品通过网络进入中国,得到年轻人的青睐,网络用语中的日语外来词不仅数量增加,种类也丰富。例如:“写真、宅配、铁板烧、新干线、艺人”等都与文化、生活等领域息息相关。特别在网络时代,日语外来词的种类更加活性化、网络化。例如:“干物女、御宅、萝莉、暴走、素人”等网络语言都是年轻人所熟悉、喜爱、频繁使用的日语外来词。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使用范围广,是最时尚的流行语代名词,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四)日常生活中的日语外来词

“人气”“控”,“佛系”“达人、”“残念”等这些日语外来词,是现在常见被频繁使用的流行语。

“人气”

古代汉语的“人气”指的是人的意气、气质、感情等含义。庄子《人世间》中的“未达人气”、鲁迅《华盖集·空谈》④中的“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预想不到的”等均是此含义。日语的“人气”则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受欢迎的程度。狭义上指明星在粉丝中的受喜爱的程度。”除此之外,也表示人体的气味或人的气息。早在2002年就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中。现在,这个词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随处可见。例如:“QQ 空间的人气指数、人气王、歌曲的人气度、人气歌谣、网络人气排名”等。现在我们所说的“人气”已渐渐超出开始之初引进来的原有含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控”

“控”是用日语标记英语单词“complex”的前半部分发音而来的。指的是对某事物非常喜欢的人。常用“控”作为结尾词。近些年来,电脑普及、网络游戏,单机游戏层出不穷,酷爱玩游戏的人就可以说是“游戏控”。对未成年的少女具有更强烈的性方面的兴趣倾向的男性可以说是“萝莉控”。又例如:“条纹控、正太控、妹控、大叔控”等。这里的“控”已全然丧失了现代汉语的“控告、控制”之意思,而变成是对某事物非常喜欢的人的代名词。例文:整形医生都是“较真”的细节控。(羊城地铁报2018年12月18 日)

“佛系”

《新华辞典》中,“佛”是梵语“佛陀”的意思,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例如:“佛爷、佛像、借花献佛”等。另外,也指宗教之一的“佛教”。例如:“佛家、佛经、佛事”等。这里的“系”作为结尾词表示某一类人。

“佛系”是从日源外来词的“佛系男子”中产生的词。早在2014年日本某杂志介绍最近流行的一种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意为“什么都无所谓”“不要紧”等意思。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例如“佛系生活”“佛系买家”“佛系青年”等与汉语本来意思不同的派生词。例文:你不认同拼命竞争,追求“佛系生活”,大可选择一份工作节奏慢的工作。(中国青年报2018年05月31 日)

三、新时代日语外来词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一)现代汉语中日语外来词增加的原因

第一,人类社会已不是封闭社会,中国也不能再实行锁国政策。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同属于汉文化圈,两国自正式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技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这给日语外来词的传入创造了契机。

第二,新思想、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古汉语中的词汇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这些日语外来词刚好迎合人们所需。

第三、在网络和电子技术发展的同时,人们也渐入ACG 时代,大量ACG 相关的衍生词汇不断浮现,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御宅族、中二病、声优”等等,都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中,给日常用语带来丰富的语言色彩。

第四,年轻人好奇新事物,是网络使用主体者,他们更容易将外来新词语带入到汉语文章中。而汉语本身具有吸收新语言的强大功能,加之日语的大量汉字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古汉语,类似“人气”“达人”“过劳死”等这些日语外来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也没有任何的违和感,故很快融入到汉语言体系中。

(二)汉语中日语外来语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词语更新变化日异月更。在现代社会,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与之相应的词语也定会随着出现。特别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定会出现更多的外来语,这也是新时代的象征。

1.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面向全世界谋求共同发展的宏图伟业。日语外来词已不仅仅是为吸收新概念新事物而被需要,也已变成汉语固有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补充。如今的中国在与欧美各国交流合作中,直接吸收欧美语言的新词也在不断增加,但中日两国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今后汉语还会从日语中吸收外来词。

2.传播速度快和媒介多样化也促使外来语的发展。网络、新闻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到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频繁。新时代的产物也促进语言交流的速度,中国人对新知识、新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大大提高。

四、结论

日本文化源于古代中国,又反哺于现代汉语,中日两国语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今社会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日语外来词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传入中国,有其特殊的魅力,受到大众喜欢,并迅速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外来语的引入给汉语带来了一定的推动积极作用,但对于青少年的母语学习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对待外来语的引进和使用,我们的汉语言才能蓬勃发展,外来语才能在交流中发挥更好的优势。

注释:

①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增订本)[K].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6.8-9

②高明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中国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2.

③王彬彬.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J].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77-179

④鲁迅.华盖集[M].北新书局,1926.32-33

猜你喜欢

外来语外来词佛系
原来它们是“外来语”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佛系
从中韩外来语发展看全球化时代外来语对文化的影响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佛系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浅析英语外来语的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