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南地区页岩气水平井定向技术

2021-11-28曹文梁定火周小波

新疆有色金属 2021年2期
关键词:川南井眼钻具

曹文 梁定火 周小波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 潜江 433121)

1 引言

近几年页岩气产量迅猛增长,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页岩气产量、降低开发成本,页岩气采用井工厂丛式水平井的开发模式。从2013年涪陵地区页岩气会战开始,至2018年已累计完钻400多口水平井,三维水平井钻井技术趋于成熟,但与涪陵地区相比,川南泸州区块水平在定向钻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技术特点。

2 川南页岩气水平井定向技术难点

2.1 剖面设计的特殊性

川南区块一般平台布井4-8 口,井网密集,相邻两口井间隔仅隔5m,水平井设计靶前距小,垂深较深,且采用双排井设计,剖面设计须考虑定向段与邻井的防碰,圆弧剖面适应性不足,根据井型特点,大部分水平井采用对靶前距要求较低的双二维剖面设计,并且业主方要求必须严格执行钻井设计剖面,轨道设计的约束,也增加了钻井的难度。而涪陵地区大部分井相邻两口井间隔10m,防碰压力相对变低,并且都是采用三维剖面设计。

2.2 地层复杂限制了定向井段的选择

从川南地区地质特点可以看出,二开凉高山组可钻性差,三开须家河组、龙潭组可钻性也差,飞仙关组上部地层易泥包钻头,栖霞组至韩家店组易井漏,均不适合定向,三开井段仅嘉陵江组适合定向施工,若在其他地层设计定向工作量,将极大降低钻井效率,且泸20X 井区在三开后期因井控要求采用不带螺杆的常规钻具钻进。因此剖面设计必须考虑诸多因素,在三开井段仅在嘉陵江地层设计定向工作量。若采用圆弧剖面,在复杂地层中定向不可避免。

2.3 高密度钻井液造成定向困难

从涪陵地区焦石区块到平桥区块,再到川南地区泸州区块,区块地质特点不一,尤其是地层压力系数逐步升高,从三个区块的钻井实践来看,井下摩阻随着钻井液密度的升高大幅提升。泸州区块钻井液密度高达2.20~2.30g/cm3,高密度的钻井液使得钻具与井壁密切接触,侧向力增加,摩阻大幅增加,以往实践来看,滑动钻进极为困难,不利于提高钻井时效。

2.4 旋导仪器故障率高,严重影响了钻井周期

目前旋导仪器在泸州区块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水平段井温高(135°以上更加明显),仪器故障率高。

(2)钻进过程,因井下震动大,出现仪器解码差的现象,调试仪器花费时间长,强化钻进参数受限,造成机械钻速降低,时效下降。

仪器故障率较高主要原因之一是井底温度高。井底循环温度低于130℃,共21趟钻。其中仪器故障6趟次,仪器故障率为28.6%。当井底循环温度高于130℃时,共5趟次。其中仪器故障4趟次,仪器故障率为80%。

仪器故障率较高主要原因之二是井底仪器震动过高。长时间高震动会降低其仪器使用寿命。泸20X 井区,进入水平段后,仪器震动普遍偏高。震动级别高共有18趟次,其中6趟次因仪器故障起钻。

3 川南页岩气水平井定向技术

根据前期在川南区块施工经验,结合涪陵工区好的成熟的定向技术,将定向技术进一步进行优化。

3.1 定向剖面设计优化

执行设计,将双二维井剖面设计优化为二维+小三维剖面设计,直井段主动防碰,提前增斜至2~3°,满足与同排井的防碰要求;减少大井眼定向工作量;优化定向点,避开高钻时地层和不稳定地层,提高大井眼井段和三开机械钻速。

(1)阳10XHX-8 井偏移距453m,靶前距264m,水平段长2008m,该井偏移距大,稳斜段长。

(2)阳10XHX-3井偏移距98.48m,靶前距312m,该井原设计在须家河组定向,为了提高钻井速度,避开须家河这样的高钻时地层,优化剖面设计,将定向点下移至嘉陵江组井段,减少大井眼的定向工作量,采用直-增-稳-增(扭)-增-平的斜面圆弧剖面设计。

3.2 各开次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平台普遍采用双排4~8 口井部署,井口间距为5m×30m,直井段防碰压力大,常规钻具很难满足防斜要求,必须下入随钻测量仪器实时监控,井眼轨迹处于绝对掌控之中。

(1)二开Φ406.4/444.5mm井眼,该井段控制工作重点是防碰。钻井过程中加强井眼轨迹监测,测斜间距不大于30m,每次井斜测量后都必须与邻井进行防碰计算。与邻井的中心距为5m~20m 或分离系数为2.5~3 时,防碰扫描间距应小于10m;与邻井的中心距为4m~5m或分离系数2~2.5时,防碰扫描间距应小于5m。两井中心距小于4m 或防碰分离系数小于2.0 时进行防碰绕障作业。加强岩屑录井工作,落实专人专岗负责连续监测,当发现井间距变小、钻时变慢、扭矩增加、憋跳钻、水泥及铁屑返出、邻井井口压力变化等异常变化时应立即停钻,及时汇报,查明情况,弄清楚原因再采取下步措施。

(2)三开Φ311.2mm井眼,针对双二维剖面设计,Φ311.2mm 井眼轨迹控制分为预增斜井段、稳斜井段、降斜井段。该井段控制工作难点是防碰、二维设计中第一个平面的稳斜段和降斜段的轨迹控制。结合剖面设计,针对三趟钻完钻目的(第一趟钻钻至须家河底部,防斜打直;第二趟钻钻至茅口组中部,造斜及稳斜钻进;第三趟钻钻至栖霞组顶部,稳斜或降斜钻进),剖面设计与钻头程序契合,分段设计,提高机械钻速。预增斜井段与纯稳斜井段可采用1°单弯螺杆+Φ300-305mm 扶正器组合,在预增斜井段,井斜、方位要留一定的欠余量,观察复合钻趋势再做调整。降斜段轨迹控制困难在于川南地区埋藏深,偏移距较大,前期势必要以较大的井斜吃位移,决定了降斜段定向工作量较大,降斜段为了减少定向工作量,须使用大尺寸扶正器,利用复合钻自然降斜,若复合钻降斜趋势不能满足要求,必然通过定向降斜,而大尺寸扶正器存在扭矩大、易卡钻的缺点,导致定向困难。另外,由于井漏导致井控的问题,在钻进茅口组前必须更换为常规钻具组合,不能使用螺杆钻具。所以,降斜井段使用常规钻具组合。

(3)四开Φ215.9mm井眼,钻井液密度1.72~2.3g/cm3,高密度造成常规滑动钻进极其困难。水平段主探五峰组1小层,厚度薄,优质储层轨迹追踪困难,轨迹频繁调整且调整幅度大,钻进摩阻40-60T,一旦钻遇泥岩易发生井壁坍塌,造成卡钻风险;井底循环温度接近150℃,旋转导向工具仪器失效问题突出。当采用斜面圆弧设计时,需完成增斜同时扭方位工作量;当采用双二维设计时,需完成从直井段造斜入靶的定向工作量。由于高温高压高摩阻,无论近钻头或旋转导向,必须使用抗高温的仪器,并配合降温装置,钻具组合中加入水力振荡器、清砂接头等降摩减阻工具,配备顶驱扭摆系统,才能确保定向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旋转导向工具的选择

目前川南地区,旋导工具及钻头均由业主方统一协调、组织,因此在选型上选择性较少,主要为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工具。

(1)选用指向式的抗150℃高温的旋转导向工具,或优选低故障率的旋转导向工具,或选择抗170℃高温的旋转导向工具。

(2)使用好地面降温系统,下钻过程中分段循环降温,钻进工程中将井底钻进温度控制在130℃以内,最好不超过135℃,保障仪器使用寿命,达到水平段全程使用旋转导向工具。

5 结论与建议

(1)在满足井身质量的前提下避开难钻地层且摩阻扭矩最小、钻井周期最短的剖面设计是钻井关键。

(2)使用抗高温抗高震动旋转导向工具,配合降温装置是缩短钻井周期的有效手段。

(3)建立地质、钻井工程、旋导方的一体化工作联动机制,是提速提效和井下安全的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川南井眼钻具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超深水平井套管通过能力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加深小井眼钻井技术在海东1井的应用
长庆地区小井眼钻井技术
不想在你心中枯萎
分析钻具的使用与管理
从图像考古角度看川南石棺
以青海河湟地区与川南临水地区传统聚落比较性初探
辛14—8HF井钻具事故浅析
川南传统村落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