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哈密市宝域一带铜矿成矿分期及成矿阶段分析

2021-11-28王玮琪谢登科

新疆有色金属 2021年2期
关键词:资源量硫化物热液

王玮琪 谢登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哈密 839000)

1 矿区地质

1.1 大地构造位置

区域上位于东天山山脉的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Ⅱ)、准噶尔微板块(Ⅱ1),以康古尔断裂为界,划分为两个Ⅲ级构造带,康古尔断裂以北为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Ⅱ110),康古尔断裂以南为觉罗塔格晚古生代沟弧带(Ⅱ111),宝域铜矿位于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Ⅱ110)(董连慧,2010)。

1.2 区域构造

矿区位于觉罗塔格石炭纪弧间盆地,分布在康古尔深大断裂以南至黄山、干墩、苦水一带,本区属该复背斜倒转北翼边缘。由干墩组、梧桐窝子岩组组成。地层倒转向南,变形强烈,片理化发育,强糜接岩化,长距离推覆运动。次级褶皱和断裂极为发育,褶皱以紧密线状褶皱为主。剑鞘状褶皱发育。断裂以北东东向挤压逆断裂为主,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的压扭性平推断层。复背斜侵入岩大片出露,有超基性-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和偏碱性岩。海相细碧-角斑岩系广泛分布,形成了火山-侵入杂岩系列,为岛弧型钙性系列。

2 矿体特征

宝域铜矿床共圈定出大小矿体13个,其中1号、8 号和10 号矿体为主矿体,其金属资源量占矿区总金属资源量的31.28%、14.48%、39.94%,合计占85.69%,其余均为小矿体,其金属资源量占矿区总金属资源量的14.31%。

(1)矿体全部产于三岔口复式岩体北侧边缘相带石英闪长(玢)岩中,形态多呈“透镜体”及板状。呈南东东向延伸,与岩体及区域构造线的延伸基本一致。矿体倾向190°左右,倾角45°~65°。矿体规模大小变化比较悬殊,长156~935 米,厚0.72~8.58 米。铜品位0.21~1.20%,矿床平均品位0.36%。主要矿体形态较简单,以似层状为主,个别为透镜状。小矿体形态简单,多为透镜状、脉状。

(2)矿体中1号、8号和10号矿体为主矿体,矿体走向南东东向,倾向南,倾角44.4°-51°,延伸310-370 米,埋深210-265 米。其余小矿体走向南东东向,倾向南,倾角45°-63°,延伸80-404 米,埋深64-343米。

(3)矿床以硫化铜低品位矿石为主,低品位矿石金属资源量占矿区总金属资源量的66.44%,平均品位0.29%;工业矿石主要集中于7号、10号矿体中,其金属资源量占矿区总金属资源量的33.56%,平均品位0.63%。

3 成矿分期及成矿阶段

宝域铜矿床的成矿期次,按其共生矿物、蚀变特征及流体包裹体测温资料大致分为三个成矿期,即岩浆晚期残余气液成矿期、岩浆后期热液成矿期及表生成矿期。以岩浆后期热液期为主要成矿阶段。

3.1 岩浆晚期残余气液成矿期

在石英闪长岩体成岩的晚期,从岩浆中分离出来的高温热流体,从包体测温结果及共生矿物黄铜矿、磁黄铁矿及磁铁矿的出现,推测其温度为400-550℃,此时的热液流体处于临界或超临界状态,富含H2O、HCl、SO2、P2O5和稀土元素、碱金属元素及金属组分Fe、Cu和Mo等。热流体沿岩体边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对周围岩石具有较强的萃取作用,使热液体中的Cu、Mo 等组分含量进一步提高,随着温度的降低,热液体对围岩交代的同时,所携带的金属矿物亦发生沉淀,形成部分铜、钼的稀疏矿化,同时形成稀土元素富集。本期以浸染状矿化为主,伴生蚀变为黑云母化、钠长石化及微量电气石化和钾长石化。

需要说明的是,含矿石英闪长岩体化学成分表明,岩石极度贫K2O而相对富Na2O,且锶同位素的初始比值(Sr87/Sr86=0.704808±0.0051)与相邻黄山基性、超基性相似,反映出它们可能为同源岩浆,形成深度大,属幔源物质经过深部分异的产物,H2O 相对贫乏。故残余岩浆中能富集的热液也相对贫乏,由于热液体量少,所以在运移过程中所萃取的有用组分也就少,加之岩体规模较大,故造成相对分散,这些因素都对成矿物质的大量富集不利。

由于热流体系内贫K2O,所形成的钾硅酸盐矿物亦少,故本区很少见到钾长石,仅在局部地段见云雾状钾长石交代斜长石的现象。相对较多的是黑云母化。由于热流体总量少,所以黑云母化分布局限,只在热流体活动的断裂破碎带附近呈狭长带状分布。

本期形成的铜(钼)矿化特点之一是,绝大多数为稀疏浸染状,偶见细脉浸染状,多数不够工业品位,且又很分散,常与黑云母化共生,金属矿物为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磁铁矿和钛铁矿等;另一特点是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矿体中稀土元素总量远较非矿化岩石高,高倍镜下,可见微粒状独居石或富含稀土元素的磷灰石。

3.2 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期

随着岩浆的逐渐冷凝固结,岩浆中的水越来越多,同时天水也开始进入岩浆岩体内,天水的增加,使温度下降,从流体包裹体内主要为NaCl、CaCl2及一些富钙的蚀变,推测此时的热流体中可能是富H2O、Na、Ca及HCl、H2S的硅过饱和体系,由于天水的加入,热流体总量较岩浆残余热液期的热流体增多,便造成区内大面积的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化及矿区绢英岩化。结合不同成因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蚀变类型估计,此时的热流体的温度可能为150~350℃,其中以150~240℃为主。

这种富钠、钙的硅过饱和热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捕获了岩体中部分铜、铁等金属离子,同时由于此时的温度更适合SO2中性分子转化为H2S,H2S进一步电离,电离出的硫离子与铜、铁等结合成黄铁矿或黄铜矿,沉淀在有利构造部位,形成矿化体。由于温度降低,流体萃取岩石中有用元素的能力降低,所捕获的金属离子的总量有限,加之岩体规模较大,分散性强,难以形成较大的工业矿体。叠加在早期矿化之上,则矿化明显变富。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热流体中硅、钙、铁等组分先后结晶成石英或绿帘石,同时伴有黄铁矿、黄铜矿的沉淀,形成石英、绿帘石金属硫化物脉。此后流体中硅、钙及铜等由于温度降低,能量减少,所以常呈脉状充填在节理和微裂隙中形成纯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最后形成石英、玉髓硫化物脉,细小的辉钼矿与黄铁矿和玉髓共生,并有少量银的碲化物沉淀。最后阶段代表了低温热液成矿阶段,结合流体包裹体测温,推测热流体的温度约为70~150℃,本期形成的脉状矿化的叠加,常使矿体明显变富。

综上所述,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期有三个成矿阶段:①石英绿帘石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相当于中温热液阶段,矿石类型以细脉浸染状型为主。②石英碳酸盐硫化物和纯硫化物阶段,温度介于中-低温热液阶段,矿石类型以细脉充填型为主。③石英玉髓硫化物及少量的银的碲化物阶段,属低温热液阶段,矿石类型为脉状充填型。这三个成矿阶段为宝域铜矿床中铜的最主要成矿阶段。

3.3 表生成矿期

宝域铜矿床的表生成矿作用极不发育,这与该区所处的干旱少雨的半荒漠地理环境有关。所以表生作用微弱,氧化带厚度约13米左右,黄铁矿大多数转变为褐铁矿,铜的硫化物转变为孔雀石,而无次生富集现象,故表生成矿作用在本区无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资源量硫化物热液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内蒙古自治区黄花窝铺乡达赖沟一带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阜阳探区古生界生烃潜力评价及勘探方向
水质中硫化物TTL—HS型吹气仪控制参数的优化
贵州省三穗县银厂沟铅锌矿矿体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