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客文化的工程实践培育路径*

2021-11-28侍中楼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创创客文化

徐 伟,侍中楼,魏 红

(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湖北 武汉430056)

随着“大众创业、万创创新”战略与“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创新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正逐步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基于此背景,创客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在社会经济、文化及各专业技术领域的作用及需求日益凸显,但是创客的成长却依赖于具备创客文化的环境。中国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从来都是孕育和发展新文化的重要场所[1]。高校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打造校园创客文化,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但是当代历史赋予的使命,更是高校自身顺应时代要求、良性发展的正确选择。为此,高校应该提升自我,转变教育理念,探索培育创客文化的教育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创客人才。

1 “双创”背景下的创客文化解读

1.1 “双创”背景下创客文化的内涵

“双创”时代,大众变革活力的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客文化,创客文化是孕育创新的沃土。中国社会的创客文化伴随中国“双创”运动的兴起,是创新文化在时代的彰显。创客文化可以凝练为:兴趣引领,富于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崇尚竞争,积极合作;科技导向,快乐共享。创客文化就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力倡导人人创客、持续创新的新的时代文化[2]。

创客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在创客文化中,创新是一种信仰,是创客文化的灵魂。创新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能够从现实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能够采取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创客文化的立足点。创客以认识世界为基础,以改造世界为立足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力求变革除旧。创客文化的培育是帮助创客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思维习惯,突破现有牢笼,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工匠精神是创客文化的生命力。创新需要以科技技术为基础,需要长期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投入,需要面对失败时仍然不放弃的精神,能够为创客的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和活力,成为创客文化的生命力[3]。

1.2 “双创”背景下创客文化的特征

创客文化是以创客为主体,通过创客的创新活动体现出来的文化氛围,是滋养创新活动的肥沃土壤,具有兴趣性、创新性、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

1.2.1 兴趣性

浓厚的兴趣是趋势创客们进行创新的首要基础。创客们很难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领域面对多次失败而甘于坐“冷板凳”。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创客热衷于研究和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并通过不断学习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获得自我及社会认同。

1.2.2 创新性

创客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原有事物的一种突破,甚至原有事物某一点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变革。创客们的创新虽然是在目前基础学科不断发展基础之上的新技术的应用,但其新技术的革新应用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基础学科领域研究的突破。

1.2.3 草根性

草根性是创客文化伴随互联网模式而兴起的,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位创客个体都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实现自己的创新活动,使得创新不再是金字塔顶层的专属品,普通大众都可以进行和参与创新活动。

1.2.4 共享性

任何一个创客个体所具有的知识体系不可能涉及所有专业领域。创客从开始发现问题、创意设计到形成最终产品以及产品如何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向互联网寻求帮助。所以,创客进行创新活动不仅获得了个人成就感,也不仅仅以获取丰厚的利益为最终目的,而是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成果与其他创客进行思想碰撞和相互分享[4-5]。

1.3 “双创”背景下培育创客文化的必要性

创新的开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创客活动的健康开展与长远发展,需要整个社会多方投入,形成合力。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教育环节,是社会教育的主导。所以高等院校应抓住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将创客文化与学校专业教育融合,大力培育高校的创客文化。具体来说,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打破原有的桎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将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齐头并进。此举对于在“双创”大背景下,重构富有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壮大社会创新人才队伍、促进高等教育变革、提升教育价值意义重大[6]。

2 高校创客文化培育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带来相当大的就业压力。国家为此出台了多项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其中重点提到高校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总体而言,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高校创客文化尚未形成。

2.1 创客文化理念存在认知偏差

中国高校创客活动相比较于国外高校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客文化发展理念,创客文化的教育理念存在以下认知偏差。

仅仅看重创客教育项目及成效的显示度指标,看重创客教育成果的社会认可度。学校和学生将创客教育项目成果视为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一种手段,对如何系统构建校园创客文化和激发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方面却关注较少[6]。这与创客教育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创客文化培育和创客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将创客教育成效作为提升学校知名度的途径,创客教育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指标体系挂钩,对于创客教育狭隘地固定成学生学科竞赛、科研等活动,“出成果”成了创客教育是否开展和推进的“指挥棒”。

2.2 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脱节

专业教育与创客教育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专业教育为创客教育的开展提供专业技术技能,是保证创客开展创新性工作的基础条件;创客教育为专业教育提供批判性思维习惯,为创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但在高校现有教学方式下,却将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撕裂开来,使两者各自为战、相互脱节。一方面,高校创客教育课程形式单一,内容过于理论化,课程开设数量有限,创客教育与专业课程完全无关。另一方面,高校的创客教育课程开设主体是非专业课程教师,大部分由例如主管学生思政教育、就业工作的学生工作部门规划设计。这些创新创业课程多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相关专业技能在具体案例和成果中应用的内容,使理论完全脱离于实际,违背了创客基本素质教育的原则。

2.3 创客教育受众对象面较为狭窄

部分高校将创客教育与学生科研竞赛结合起来,将创客教育视为小众化的“精英教育”,而其他大部分学生只能“望而兴叹”,缺乏全校范围内进行创客教育的培育机制,其参与面和受益面较为狭窄。虽然短期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老师和学生快速出成果,但大部分学生的“旁观”,使创客教育成为高校的“形象工程”,这也更难以形成高校校园的创客文化和创客精神[7]。

2.4 创客教育模式及内容单一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创客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参与学习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获得学分的简单要求上,导致学生仍然对创客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重要作用无法正确理解。授课教师也仅仅是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教育模式单一,虽然可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但理论教学明显多于实践教学。在创客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的内容大多局限于从教材到教材,但很少会有意识地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及创客精神,缺乏详细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使得创客教育出现了明显的随意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2.5 创客教育缺乏实践平台

校园创客文化的培育和学生创客的能力培养不仅需要宽广的理论知识面,更需要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这就使得高校在创客教育的过程中和创客文化的培育方式上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但高校的专业实验室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场所,在场地设施、环境氛围、设备工具、资源共享等方面,都不是理想的创客教育和创客活动的场所。缺乏创客活动的专业实践场所,是高校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创客文化的培育。

2.6 创客教育师资力量的短缺

创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促进传统教学向批判性思维模式推进的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丰富的工程阅历、熟练的创新技能,同时还要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有效的思维引导方法,这些要求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超出一般性理论课程的要求。

3 高校创客文化的工程实践培育

“双创”以应对未来、引领未来为理念,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学生知识体系的综合化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文理相融的复合型人才[8]。高校开展创客教育,培育校园的创客文化,首要任务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热情,培育学生的创客精神[9]。

创客教育是基于学生兴趣,鼓励分享,倡导实践,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10]。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技术为中心,整合各个科目知识的学习,不仅涉及科学与技术,还可涉及人文和艺术[11]。

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场地、加工设备、实训指导教师等,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平台。工程训练正是集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创新实践于一体的现代科学思想和高新技术的认知与实践,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知客观世界、提炼客观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

3.1 搭建全方位的创客实践平台

打破学院、专业、课程之间界限,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同时加大与社会、企业资源整合与共享力度,构建由校内实训基地、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社会企业实践教学基地组成,集产学研等功能为一体、横向结合、纵向发展的创客实践平台体系。创客实践平台的搭建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利用地方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区域经济需求出发,加强大学生创客的创新创业项目与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企业发展需要相结合,这不仅将有助于地方企业创新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学生创客们创新创业项目的优化,促进大学生创客的创新创业实践与企业发展的融合,有利于创业项目的持续发展。

3.2 构建多层次、学科融合的创客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建设和完善高校创客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群体开设不同的课程。高校的学生创客群体,虽然参与创客教育本着激发学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初衷,但是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专业特长及个人兴趣偏好也不同,创客教育课程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群体,开设不同的创客教育课程;即使对于同样的群体,随着学习的深入需要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应当是由浅入深,体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从教学内容来看,应该是由不同学科的交叉实现不同专业学生交互学习的过程。一方面作为教师,应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在教学中体现技术前沿的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加工工艺、设计方法等。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新工科需要科学与工程和人文的交叉融合”[13]的理念,在原有认知、技能、综合、创新多层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制造为主线,引入营销、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文史、外语等元素,构建学科融合的多螺旋递进的内容体系。

3.3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客教学方式

以工程实践为载体的创客教育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角。一方面,把创客理念融入创意、设计、制作、成本控制、产品展示等多个环节[14]。在整个过程中,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允许学生自主命题,鼓励学生按兴趣、跨专业组成团队,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进行自主创意,提倡成员分工协作,从而实现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任务驱动转变为项目驱动。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创客教育的课堂上要转变观念,教师不再是主体,而应该和学生一同学习、一同发现问题、一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从教师处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受益匪浅,教师也得到了肯定,实现了教学的真正相长。

3.4 打造“双师多能型”创客教育导师团队

创客教育是基于学生发现的问题,并通过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实践。从教师个人层面来说,创客教育由于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会增加许多变数,这与理论课课程教学不一样,教师不能再“填鸭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不光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设计一个适应创客教育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调控整个课堂活动的氛围。

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可以制订激励政策聘请不同学科特别是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教师加入指导教师队伍,其次邀请校外知名创客导师或企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兼职任教,再次遴选少量优秀学生作为训练助教。这个过程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工程阅历,同时引导教师适应角色从主到辅的转变,建立开放和学习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和进步,逐步发展成为“双师多能型”的指导教师[15]。

3.5 多举措营造创客文化氛围

创客文化是在大众文化当中产生的亚文化[16]。创客文化的传播需要大学生这类具有敢于实践、敢于挑战的特性的创客们。对当代很多大学生而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创客文化更是点燃他们创新创业理想火花的星星之火。创客文化在高校校园的培育与传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创新理念,而且可以大面积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使学校的创客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可以通过线下与线上活动多举措并举去发泄出来。线下活动以校园创客团体等组织形式为载体去开展专题活动,例如校园科技文化节、创意展览、DIY大赛、创客沙龙、创客讲座等。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去展示创客风采,普及创客、创新创业知识,渲染烘托创客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创客活动中来,扩大创客队伍。线上活动可以由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B站等媒体平台发布关于创客活动信息、创客技术技能、成果展示、项目制作、技术咨询等,让分散的创客们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感兴趣的项目,推动创客文化的多元化、立体化发展。

4 结束语

创客教育的兴起预示着未来知识的消费者将逐渐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创客文化的培育与发展正是将中国当代大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变为知识的创造者的文化土壤,而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创客文化的普及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高等院校在此背景下借助创客教育东风,依托工程训练中心,不断积极探索,培育和发展校园创客文化,使学生创客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让学生创客们的创客精神叠加上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增强创新创业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家乡的主力军,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双创创客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谁远谁近?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