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困境与机制创新

2021-11-28

关键词:少数民族思政育人

沈 万 根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其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此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在这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9页。在一定意义上蕴含着实践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此基础上形成党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其他一切社会实践相结合。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远大抱负”应当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予以实现。所谓“脚踏实地”,就是通过实践来学习,即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通过实践的手段达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因此,实践育人不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性产生深刻影响。民族高校具有多民族的学生结构,因此,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有利于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大学生,尤其是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正确国家观和民族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文的研究旨在不断提升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实效性,进一步增进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五个认同”,从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匠成,将民族高校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民族骨干人才。

一、研究肇始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正式提出实践育人要求。在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实践育人被赋予了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时代要求下对高校实践育人掀开了新一轮系统研究。刘建军(2017)从十个维度对高校育人格局进行了总结,并认为要自觉地利用好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形式,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整体素质的提升。(3)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格局》,《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3期,第18页。陈步云(2018)认为,实践育人的内在原生动力是人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使命担当是实践育人外在核心动力。(4)陈步云:《论高校实践育人动力机制的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1期,第15-17页。在对实践育人格局以及发展动力进行研究的同时,对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的研究也在同步进行。学界认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是一种整体性制度设计,(5)高天琦:《多维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年第24期,第150页。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按照“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实践育人载体,(6)北京化工大学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编:《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年度质量报告2015》,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第150页。借此构建实践育人组合动力发展机制。并利用组织、制度、环境构建保障机制,通过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优化修整机制搭建质量考核评价机制。(7)谈传生:《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24期,第61-63页;杨国欣、蔡昕:《高校实践育人实现路径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4期,第74-75页。纵观学界的研究成果可见,对高校实践育人的研究多为对一般高校的研究,针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尤其是在大思政视野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大思政发展理念,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进行深入研究。

实践育人目的何以实现?这主要依托于实践教学环节。在大思政语境下审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应是大学生参与的全部实践教学,即公共课、专业课以及校内外的全部实践环节。同时,民族高校大学生全部实践教学环节都要将思政元素一以贯之,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将民族高校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达到育人目的。同时,民族高校在实践育人的具体目标中相对于一般高校而言要更加有所侧重,即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融入到民族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具有正确国家观、民族观的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才。通过多种实践育人活动模式,推进民族高校大学生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育人,为民族高校各民族大学生交流提供活动平台,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之间文化交流、增进情感、促进团结,并不断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8)“五个认同”,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参见:习近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匠成。与此同时,通过各方面实践育人活动有机联动,提升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最终实现育人目的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面临的困境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在既往实践基础上,大致形成了三种实践育人活动模式,即以思政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型、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专业型与以校园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校园实践育人活动。在这三种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虽然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伴随着实践育人向纵深发展又出现了些许困境有待解决。

(一)实践育人目标认识不够深入

当前,部分民族高校教师对实践育人目标认识并不深刻,对各民族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因人而异”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目标是行动的旗帜。能否深刻认识理念与目标,将直接关乎育人效果的成色。实践教学环节是实践育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高校部分思政课教师只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并未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民族高校专业教师认为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课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培养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专业教育成果。(9)魏娟辉:《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探究》,《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第167页。可见,专业课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专业课实践教学在将民族高校大学生塑造成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大思政视野下,民族高校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即要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专业型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专业型人才。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民族大学生在行为方面有所不同。但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在实践育人活动中,要根据不同民族大学生制定不同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目标也并非十分清楚。大部分学生对实践育人活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不甚明确,并且实践育人活动内容与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需要并不匹配,使大部分大学生对实践育人活动采取应付态度,从而使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未能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二)各主体协调不畅导致资源未充分利用

在大思政视野下,民族高校实践育人主体可划分为校内主体与校外主体。其中校内主体主要是从事实践教学环节相关的教师队伍及高校内各职能部门,校外主体主要是社会外聘专家。但目前部分民族高校实践育人各主体之间协调不足,尚未形成实践育人最大合力。第一,校内主体间统筹协调不够。在大思政语境下,校内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主要包括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目前,实践育人教师队伍中的三类主体多数只是完成各自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未形成“共抓大实践”的意识。进而使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内容连续性不足,甚至出现实践育人活动断点现象。同时,对校内实践育人活动的思政元素与民族特色挖掘不足。如,校园文化实践育人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育人的关键环节。但是在部分民族高校举办的校园文化实践育人活动中,思政元素与民族特色挖掘程度粗浅。在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据一定比重,因此,举办蕴含思政元素的民族特色校园文化实践育人活动将有效促进实践育人实效。一方面,通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亲切感,使其自愿参与到实践育人活动中,并通过其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对其进行隐性教育,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民族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各民族大学生参与到实践育人活动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与塑造。第二,校内外主体衔接不畅。校外实践育人主体为大学生提供的实践教学活动多数从校外实践育人主体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出发,一定程度与校内所学习理论不能有效衔接。并且部分实践育人活动不能根据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进行制定,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育人实效有所减弱。同时,校外实践育人活动多数是专业性较强的活动,缺乏思政元素的融入。此外,民族高校对所在地区的实践育人资源尤其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实践育人资源及思政元素挖掘、开发与利用程度有限。(10)黄鹤、路日亮:《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探究》,《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10期,第200-203页。因此,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实践资源,还影响了实践育人最大合力的形成。

(三)实践育人考核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手段和途径,而实践育人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最终目的。现今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考核评价机制多数是重视实践教学结果、轻视实践教学过程的考核评价,同时,缺少对实践育人效果,即育人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评价。目前的考核评价方式中,评价方式主要是采取“教师-学生”单向评价的形式。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是其形成思维观念的基础,因而在其进行价值判断时,一定程度上会有别于汉族大学生。但目前并未针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因人而异”的考核评价。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指标较为具体,民族高校大学生可“按图索骥”,在实践教学环节获取理想分数,进而使参与实践教学的大学生具有一种“指标”导向意识。如,在部分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求大学生在实践育人活动后上交调查报告,并根据调查报告给予分数。正因如此,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重报告、轻实践”“重分数、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与此同时应当注意,所提交的调查报告都是汉语版本,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于汉族大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因而这样的指标评价体系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取得相应的理想分数,也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实践育人活动的兴趣减弱,从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实际效果。同时,对教师实践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系统构建。目前,对教师组织和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多数是侧重实践教学结果,即是否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对教师组织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与效果,即实践教学如何开展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缺乏评价。由于高校教师承受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而重视实践教学结果的考核评价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使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时形成一种“指标”导向意识。

三、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构建破解机制

创新机制是促进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向有效、纵深推进的重要保障。针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所面临的困境,应当创新构建实践育人理念及内容管理机制使实践育人发展理念、内容及手段得以与时俱进,并筑牢实践育人共同体运行机制使实践育人各主体及实践教学资源得以协调发展与整合,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实践育人效果得以被有效评价。

(一)厚植实践育人理念并形成内容管理机制

第一,要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发展理念。树立起有民族特色的大思政实践育人发展理念,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得以实现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可见,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过程中,民族高校全体教师与高校职能部门成员及社会外聘专家等要全员参与、要涵盖公共课与专业课全部课程、要覆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部环节、要整合校内外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资源。同时,在人员配置结构中要充分注意良好民族结构的建构,在挖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资源时要注重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因此,实践育人活动不再是以往传统认知中简单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实践育人不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立足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在大思政实践育人发展理念下,各民族教师组织参与实践育人活动是全员参与的题中应有之义。开展少数民族特色的实践育人活动及挖掘民族高校所在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资源是利用全方位实践活动及盘活校内外全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实践育人价值目标是以实践育人活动为载体,将民族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随着少数民族综合型人才复归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在传播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时可以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习俗,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使民族政策更易获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彭尚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途径研究》,《民族学刊》2020年第1期,第8页。

第二,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实践育人活动,并要注重实践育人活动内容与时俱进。不同实践育人主体所制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要进行系统化的“向心设计”,所向之“心”即利用思政元素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思政元素成为系统化实践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实现实践教学环节连续性、系统性发展。首先,根据民族高校中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人员结构调整及实践活动的安排。由于民族高校中具有一定比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的教师队伍中配备具有相应少数民族语言能力的教师,以便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大学生对实践育人活动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其次,根据民族高校各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对实践课程进行统筹安排,使实践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难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后,部分实践育人活动内容要根据时事政治及时更新。如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实践育人活动的内容可以倾向于战疫、抗疫方面,虽因疫情影响不能实地进行实践育人活动,但可依托网络进行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开辟网络实践育人新阵地。

第三,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进实践育人。民族高校建立大数据平台,一方面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推进民族高校“互联网+实践育人”建设。因为思想观念的变化往往直接体现在语言及行为上,所以要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变化,对其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根据大数据平台提供的信息,及时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的转变。同时,利用好互联网针对时事及时发声,并采用多民族语言进行宣传工作,抢占网络话语高地。如,在延边大学朝鲜族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重较高,因而在抢占网络实践育人高地时,可采用汉语与朝鲜语双语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根据大数据平台推进对大学生实践育人效果的掌控。实践育人结果具有长期性,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长期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予以长期关注并实现有效评价。如,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参与实践育人活动前后对相同问题(如民族观等问题)的看法进行对比,借此评价实践育人活动效果及其实效性,可以以此更好地评判实践育人效果,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二)筑牢实践育人共同体运行机制

第一,构建民族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领导机制。校内外实践育人主体形成“共同体意识”,是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前提条件和价值基础。(13)刘宏达、许亨洪:《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内涵、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174页。因此,通过领导机制来凝聚共识是实践育人共同体得以实现的关键。民族高校应建立起以党委为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校教务处、校学工部及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参与的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负责凝聚共识,统筹协调校内各部门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秉承专业型实践育人活动和校园实践育人活动与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同向同行、相向而行的原则,使三者之间协调有序推进,使校内实践育人活动实现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与民族高校所在地区政府联系,为校内外实践育人主体间进行交流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联动提供平台,促进校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形成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最大合力。

第二,建立“思政指导员”机制。由于专业课教师并非思政专业出身,对如何结合思政元素推进专业课实践教学不甚了解。因此,民族高校可根据本校具体实际,由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建立“思政指导员”机制,即根据教师自身意愿、研究方向、民族等因素将思政教师分配至各学院,在各学院担任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思政指导。(14)冯刚、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维度考察》,《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17期,第32-35页。根据各学院具体情况,建设民族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思政指导员”队伍。“思政指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挖掘专业课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并为专业课教师提供专业实践育人活动融入思政元素建议,协助专业课教师打磨实践育人活动以期实现育人目标。并以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教学为经验借鉴,推进民族高校各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指导员”机制建设中,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认识,并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增强专业课教师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能力。

第三,建立民族高校所在地区校地及省域范围内校际实践育人共同体。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成为社会实践育人协同的基础,而互补性的合作效应也越来越明显。(15)孔祥年:《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8期,第88页。通过地域、省际实践育人共同体建立,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实践资源,实现跨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形成发展最大合力。其一,打造校地实践育人共同体。校地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民族高校所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资源。大部分民族高校所在地区是民族地区,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资源包括地区党史、革命史、新中国史及改革开放史在地区内的具体实践,同时也包括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等。如,延边大学坐落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为其镌刻下红色基因。就此可以打造以“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实践育人活动,同时也可以深度挖掘朝鲜族文化将其作为实践育人活动的重要资源,如了解东北抗联中少数民族战士的故事等。其二,构建校际实践育人共同体。校际实践育人共同体中的校际合作,不仅是民族高校所在地区内高校之间的合作,也包括省域范围内高校的协作。通过省域范围内的校际实践育人共同体建立,借此整合省域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资源,尤其是民族高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实践育人资源。不仅使少数民族特色的实践育人资源能够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还能够以校际实践育人共同体为平台促进更大范围内的各民族大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增进校际实践育人共同体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建构多元化科学考核评价机制

第一,注重大学生自评、多民族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以此破解既往单向评价的困境。实践育人活动的目的是要通过实践的手段转变大学生价值判断及思维方式,最为关键的是对自我思想变化的评价。因此,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时要更多侧重自我思想的变化。与此同时,注重同学之间采取互相评价的机制,评价人采取匿名形式进行客观评价,避免出现民族文化不同导致考核评价结果出现差异。由于大学生之间在实践育人活动中接触得较为频繁,同龄人之间更易交流,更易吐露心声。因此,利用同学互评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出实践育人活动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应当注重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有机结合。教师对大学生评价相对于此前侧重报告的评价方式向以自评与同学互评为基础,以被评价人实际行为表现为主、以调查报告为辅的形式进行阶段性评价。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被评价人时,要充分考虑到其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念等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行为变化。通过大学生自身、多民族同学及教师三方评价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对大学生实践育人效果的客观评价。

第二,注重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以辅导员评价、所在实习单位所出具的实习鉴定作为有益补充。实践育人效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而需要长期、连续地观察大学生的思维变化与行为变化来评价实践育人成效。因此,在对民族高校大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要综合大学期间全部实践育人活动的评价予以综合考评,并根据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进行相应的评价。目前,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实践育人活动在全部实践育人活动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要以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考核评价作为主要依据。辅导员长时间直接接触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做到较为及时地掌控,因而在考评过程中要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有益补充。此外,大学生实习所在单位所出具的实习鉴定,也要作为实践育人综合考评的重要参考。通过实践育人活动各方面主体的综合评价,从而得出较为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结果。

第三,注重对教师实践育人效果的考核评价。对教师实践育人的考核评价秉承长期评价与短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是否组织实践育人活动、实践育人活动过程参与程度以及实践育人活动效果等三个维度构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前两者属于基础性评价指标,也是短期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实践育人效果则是对教师实践育人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性评价,是长期评价的主要内容。实践育人效果的显现具有长期性,因此要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变化进行长期关注,并将其行为变化作为教师实践育人效果考核评价的重要参数。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关注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交软件上所关注对象类型的转变、所发表评论风格及内在价值观的转变等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这种行为变化作为教师实践育人效果的具体表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应不断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破解发展困境。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应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进行深入推进,通过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发展理念指导实践育人具体工作,并构建内容管理机制以促进实践育人与时俱进。同时,利用校际之间合作构筑实践育人共同体,促进实践育人资源在共同体内被高效利用,形成实践育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提供良好导向及科学评价。同时,在实践育人环节中注重少数民族教师的参与,并在实践育人资源方面深度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并在新时代焕发光彩。通过思政元素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实践育人活动,丰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内容,提升实践育人实效性,促进民族高校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少数民族的服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