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资助视域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1-11-28孟艳芳左同宇姜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营销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贫困生大学生课程

孟艳芳 左同宇 姜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引言1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说:“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再生力量”。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9 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约为3833 万人[1],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在创新创业浪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个人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征的实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综合能力。

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不仅很少有机会接受各类以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培训,还常常花费大量时间从事一些与提升个人能力无关的兼职,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无形中又拉大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距。因此,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不仅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拓展他们的创新创业思维的需要,也在课堂的具体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渠道

贫困代际传递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形成一种恶性遗传链[2]。

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方式就是普及高等教育,从2012 年开始实施的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给了更多的农村贫困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3]。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状态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容易在他们内心产生自我提高内驱力,这种获得一定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进而帮助他们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催生社会经济活力的隐形力量

科技创新和新行业的崛起,造就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商业模式不断革新,“互联网+”渐渐取代了传统的营商模式,大学生既是新兴模式的亲历者也是创造者。可以说,创新创业不仅从微观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从宏观上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增加和供给侧改革。

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这些隐形人才拉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之中,不仅是在改变他们的个人境遇,更是在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

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这些困难在开展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时显得更为突出。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匮乏

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师资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知识导向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其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另外,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4]。

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配备不齐,课程多由兼职教师承教,是很多高校的现状。在此情况下,教师很难顾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性,“一视同仁”的教育模式对于贫困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作用是有限的。

(二)贫困学子就业思维固化

受原生家庭影响和制约,贫困大学生的思维相对固化,更愿意就业而非创业。首先,创新创业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学费和生活费已经是很大的一笔支出,投入到创新创业中的经费无疑是额外的负担;其次,创新创业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但是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会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改善个人生活条件而进行大量的兼职,他们并没有闲暇时间参加创新创业相关的培训和实践;另外,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的匮乏带来的不安定感,让贫困大学生更向往安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而创新创业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容易让他们望而却步[5]。

(三)有效教学模式仍待探索

为适应学生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高校现多采用实践型、理论型、实践+理论型等模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从教学模式的特点来看,单纯的实践型或理论型的教学模式是不具备完整性的,灵活性也相对较差;实践+理论型的教学模式虽然兼顾了完整性和灵活性,在具体操作时却又很难兼顾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平衡性。

高校贫困大学生所具有的独特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导致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这一课程的内在需求是不同的。因而,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探索出一种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立足课堂,以课程教学为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最高效途径。目前,全国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就业创业相关的课程,课程设置虽略有差异,但基本都涉及创新创业理论部分的教授和具体实践的操作。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获取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最有效也最便捷的渠道。因此,高校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当立足于课堂,充分结合他们的相关特质,有的放矢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夯实他们的理论基础,为他们后续的创新创业做好前期准备。

(二)拓宽眼界,以双创赛事为平台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并发起了诸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规格高、示范性强、参与度广的创新创业赛事,吸引了一大批有志有才的青年大学生的参与。

有研究调查表明,56%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可以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不仅能够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拓宽他们的眼界,让他们了解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技术创新和衍生,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反哺专业学习。

(三)多方协作,以双创实践为落点

创新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如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大的痛点:学生的创意和创业想法往往止步于创业计划书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只有少数项目能够落地生根。高校自身资源的局限是导致这一痛点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难推断的是,在高校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得到学校创业帮扶的几率变小,容易出现“有心无力”的情况。

为应对上述情况,高校应当加强与加强与相关院校、企业、政府部门等的协作,优化整合相关资源,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政策激励,鼓励企业与高校进行产教融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实践的资源和平台;其次,高校与高校之间应当整合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强贫困大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结构,推动项目落地;最后,企业应当主动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结语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普通学生略有不同,需要兼顾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物质、生活基础,设计出适合他们的课程体系;高校、政府和企业也要“各显神通”,形成教育合力,营造出更适合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贫困生大学生课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