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2021-11-28
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王祥
驻马店市作为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素有“中原粮仓”“豫南油库”“芝麻王国”之称。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0 万hm2,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8,其中小麦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1/7,油料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15%,芝麻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20%,花生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16%。秸秆作为重要的农副产品,成为驻马店市重要的生物资源。
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2019 年驻马店市秸秆理论资源量1064 万t,可收集秸秆资源量781 万t 左右。主要秸秆类型为小麦、玉米、花生和水稻。秸秆综合利用量达738 万t,综合利用率94.5%左右。其中,肥料化利用量为534 万t,占72.4%;饲料化利用量125 万t,占16.9%;燃料化利用量35 万t,占4.7%;基料化利用量24 万t,占3.3%;原料化利用量20 万t,占2.7%。
(一)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是驻马店市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括秸秆翻压还田、秸秆混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压还田技术是犁耕作业的主要手段。秸秆混埋还田技术是把秸秆粉碎,以破茬、旋耕、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秸秆覆盖还田包括留茬免耕、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和秸秆整株覆盖还田。驻马店市秸秆直接还田主要采用秸秆翻压还田和秸秆混埋还田实现秸秆的肥料化利用。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
秸秆饲料化利用是驻马店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措施之一。秸秆饲料化包括秸秆青贮氨化、秸秆微贮、秸秆压块等利用途径。结合驻马店市常年农业种植习惯及气候因素,全市主要以秸秆压块作为秸秆饲料化的利用途径。
(三)秸秆燃料化利用
秸秆燃料化利用包括直接燃用和新型能源化利用。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含有40%的碳量,其能量密度为14.0~17.6 mJ/kg,即2 t 秸秆可代替1 t 标准煤,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可有效减少一次能源消耗,为农村提供高品质的清洁能源,有助于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CO2减排,同时还可带来一系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驻马店市配套产业化不够完善,秸秆燃料化利用较低。
(四)秸秆基料(基质)
秸秆基料(基质)是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加工或制备有机固体物料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生长的条件。主要用途有食用菌生产栽培基质,植物育苗或栽培基质,动物饲养过程中所使用的垫料,固体微生物制剂生产所用的吸附物料,逆境条件下用于阻断障碍因子或保水、保肥等功能的秸秆物料5 个方面。而全市的秸秆基料化利用因技术制约及产业结构现状,2019 年秸秆基料化利用量24 万t,仅占当时秸秆综合利用量的3.3%。
(五)秸秆原料化利用
秸秆原料化利用是使秸秆成为其加工品的原料。稻麦秸秆是造纸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纤维组织结构强,可作为木材的替代品。我国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纸浆占总纸浆的比例约为30%,并有扩大的趋势。驻马店市原料化利用约20 万t,占秸秆综合利用量的2.7%。
二、问题分析与建议
(一)农民认识不到位
部分农民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和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不高,懒得收集,抛弃现象严重,非烧即弃,田边、路边、沟渠边都有丢弃现象发生。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低
农作物收获季节时间紧、任务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秸秆收集运输劳动强度大,成本较高,农民不愿意收集运输。同时,由于对秸秆青贮氨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收益较小,农户和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秸秆基料化利用思路局限
有的农户和企业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加上技术方面要求较高,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受到限制。
(四)秸秆还田推行有难度
目前,实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还存在不少经济、技术方面的问题,还田效果与土壤水分、雨水、温度、还田质量有很大关系,效果褒贬不一,秸秆经过粉碎等环节还田每667 m2需40 元左右,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加重下茬作物的病虫害,农民认为不划算,所以积极性不高。
(五)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研发滞后
目前,驻马店市秸秆利用仅限于青贮氨化饲料化、秸秆还田肥料化、用作燃料能源化、用作食用菌基料化等低层次利用,深层加工利用的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少,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针对以上问题,为更加深入、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地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建议驻马店市一要加强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二要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促进成果转化;三要加快秸秆利用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四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