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2021-11-28陈琳玲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农贸市场商户监管

陈琳玲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00)

农贸市场农产品种类繁多,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需求,但由于商户的进货渠道复杂多样,多数农产品直接从田地进入市场,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定的难度,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对此,政府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1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1 监管力量薄弱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农业部门等共同负责,在实际管理中,各部门都存在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并且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有待健全,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以面面俱到,监管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监管力量有待加强[1]。

1.2 监管执行不到位

①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在日常监管中,相关制度落实存在一定问题,尽管商户进入市场前都要签订责任书,需要严格按相关制度做好食品安全措施,确保食品安全,但高层监管力量不足,对商户资质把关不严,导致资质不全者进入市场,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追本溯源的难度就很大。②农贸市场的食品检测能力有待提高。尽管要求必须抽样检验进入市场的食品,但由于食品的进货渠道多元化,尤其是蔬菜、水果、水产及畜禽等食品销量大,市场交易高峰期一般从凌晨开始,由于监管人员较少,设备不足,不能确保对进入市场的食品进行快速检测,导致食品把关不严,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2]。

1.3 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

农贸市场以蔬菜、水果等食品为主,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一般不会主动索要销售凭证,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因无相关凭证,维权难度较大。在日常采购中,过半数消费者不关注食品生产日期或食品保质期,若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且涉及金额较小,消费者出于维权时间、成本的考虑,一般选择息事宁人,这也导致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缺乏社会监督,影响了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商户对食品安全不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而农贸市场的商户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整体素养有待提高,没有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能正确领会职能部门的监管要求,也难以有效落实下去。在食品经营中,特别是蔬菜、水果等食品,商户在进货时多数不索要进货票据、供货商资质及相关合格证等票证,或索证不齐全,一旦某种食品抽检不合格,很难进行食品溯源。在食品销售中,若消费者不主动索要销售凭证,多数商户不会提供。

2 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策略

2.1 健全政府部门监管机制

①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做到有法可依。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已出台,但由于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复杂,所以需要结合市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地方法规,明确监管责任,有的放矢地做好监管工作。②通过多部门联动,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建设。在农贸市场的实际食品安全监管中,基层执法力量有待充实,为了保持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持续高压态势,要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应加强与执法部门的密切联系,做到行政执法和刑事管理的有机结合,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③转变监管理念,做服务型执法机关。监管人员要转变思想,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切实为商户做好服务,同时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监管水平,确保监管的时效性[3]。

2.2 加大监管人员的执行力度

①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构建稳定的管理队伍是做好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条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农贸市场,并设置专职人员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抽检人员及卫生管理人员等,明确各自的分工,确保对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②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审查商户的资格,构建台账登记、索票备查、索证备案等内容的食品准入制度,合理设计台账格式,明确索证范围,规范索票行为,使食品安全有证可查,并要求商户严格落实。对于在执法中发现的食品安全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决不姑息,切实提高执法水平,最大程度地保障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③做好食品检测工作。采取定期检测与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食品检测中心、检测点及检测车(箱)的作用,构建网格化检测系统,实现农贸市场的全方位、无缝链接检测[4]。

2.3 健全公众监督机制

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并曝光农贸市场商户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引起消费者的重视。②提高消费者及行业协会的重视程度。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不仅需要政府及市场监管等部门,还要充分利用外部监督措施,依靠社会力量,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更好地做好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③消费者维权部门要落实工作,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处理消费者的投诉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食品安全意识从娃娃抓起,为全面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编入到健康教育教材中,从而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及维权意识[5]。

2.4 培养商户的食品安全意识

由于农贸市场商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因此农贸市场食品普遍存在票证不全的问题,很难在源头上追本溯源,使监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需要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监管人员与商户都纳入到体系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并定期开展商户食品安全培训活动,使商户足够重视食品安全,在日常经营中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要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优化商户思维,如组织商户学习其他先进农贸市场商户的经验,使商户主动参与监管工作。采取柔性管理方法,引导商户主动配合执法部门,主动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3 结语

加强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公共监督力度,同时结合农贸市场实际,加大执法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实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农贸市场商户监管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江苏赣榆农商行 上线商户回访管理系统
“543”工作法构建党建共同体
全国首家农贸市场
———沈阳北行农贸市场
《花乱开》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