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管理难点及对策

2021-11-28吴懿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1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隐患重点

吴懿

(弥勒市消防救援大队,云南弥勒 652399)

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重点单位列管标准低

重点单位是根据《云南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省政府第194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等通知文件划分[1],但由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单位场所不断增多,加之界定标准要求偏低,监督岗位干部较少,无法做到应列必列。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调整、划分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准确量化调整数量,确保监督到位,不漏管、不失管,是消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2 重点单位隐患查处多

近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以来,对重点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每年每家大概能抽查1~2次,频次相对降低但检查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的规范性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检查发现的隐患较多,一次检查就能合格的单位更是少之又少。而且部分动态隐患反复检查反复整改仍然存在。

1.3 重点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等、靠”思想,很多重点单位虽然进行了消防安全责任的划分,但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往往浮于表面。对于人员流动性大的行业,比如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等,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及经营状况,单位内部员工不稳定性极大,甚至刚刚培训完成就可能需要更换,从而出现了单位部分员工对基础的消防器材无法识别。有的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由保卫室负责,甚至将消防工作与巡逻等工作混在一起,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消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这给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4 重点单位消防投入少

近年来,由于部分重点单位经营不善、收益差,有的重点单位更是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对消防经费的投入也随之减少。同时,由于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部分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对消防安全工作投入少甚至不投入,部分重点单位还要消防机构检查发现不合格后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才能逐级上报经费支出。一些重点单位的消防器材、设施除消防部门进行检查时会进行测试维护,其余时候因不及时调试和维护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行的现象随处可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自我评估风险自检自查自我整改火灾隐患能力较低,导致消防部门工作人员抽查时一次检查合格率较低,隐患整改全靠部门检查督促,大部分单位不到复查时间不整改,甚至还有少部分单位逾期不整改,未从根本上认识到火灾隐患整改的重要性。

1.5 消防监督执法机制不完善

消防监督人员按规定每年要对辖区内社会单位进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监督抽查,抽查包括全部的重点单位和一定比例的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随着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单位的不断涌现,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列管标准的越来越多,日常双随机监督检查的任务越来越重,再加上每年定期开展的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及消防工作的全面开展,日常培训、会议数量众多,而消防监督人员不足,精力用于应付繁多的日常工作,深入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热情则会被慢慢消磨。消防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等问题,不能及时全面地发现重点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也给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一些困扰。

2.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管的一些思考

2.1 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修订,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单位、企业的涌现,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列管工作需要。为防止执法力量不足导致的失控漏管,进一步强化重点单位监管力度,建议针对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重新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进行修订,对重点单位管理的规则制度进行修改。

2.2 推动重点单位有效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继续深化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认真细致对每一家重点单位开展消防监督检查,使重点单位牢固树立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做到消防工作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3]。以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为切入点,将消防安全职责明确到人,明确到岗位,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单位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按照实际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将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把好消防安全关,真正履行重点单位的主体责任。

2.3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助力火灾防控工作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实加强社会面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有资质消防中介机构协助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形成了以消防机构为监管主体、社会化服务进行补充的“1+1”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参与消防监督管理,有效填补了基层消防机构人员力量不足、现场检查专业不强、时间精力难以保障的问题。

2.4 强化队伍规范化建设

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到规范执法的基础,消防监督人员应转变对重点单位的工作理念,树立起较强的服务意识,热情服务、严格执法。每年定期组织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开展综合业务理论学习,定期组织考试测试,强化对基层监督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学习力度,建立和完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培训机制,将集中培训和网上课程教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开展正面案例学习与反面案例警示活动,鼓励执法人员实地学习,实地掌握情况,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整改和判定标准进一步具体的明确,提高队伍的综合执法业务水平,完成好日常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消防执法机关形象,才能充分调动起重点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自觉履行好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齐抓共管,构筑社会面良好的消防安全形势。

2.5 加强对重点单位的消防培训力度

针对一些重点单位人员在岗不稳定、单位临时性员工较多的问题,应该督促单位要在上岗前完成培训,针对重点单位的不同火灾风险等特点,其消防宣传工作必须要有针对性。选取典型的火灾事故案例,并深刻剖析其发生原因以及带来的惨痛教训,引导重点单位人员认清消防工作的重要地位,尤其是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微型消防站站长,必须要厘清消防安全工作职责,掌握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能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4]。以消防救援部门面向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面向本单位职工的形式,发挥出更好的宣传培训效果。

2.6 做好“智慧消防”建设

综合利用RFID(射频识别)、无线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依托有线、无线、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整合已有的各数据中心,扩大监控系统的联网用户数量,完善系统报警联动、设施巡检、单位管理、消防监督等功能。同时,对重点消防单位部署城市消防物联网设备,并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列管的重点场所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实施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设施不间断监控和监测,完善系统报警联动、设施巡检、单位管理、消防监督等功能,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3.结语

做好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应以单位与消防救援部门相互配合,重点单位应按照自我管理、责任自负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消防救援部门也要强化队伍规范化建设,形成了以消防机构为主体、政府购买服务为补充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共同提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隐患重点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重视消防
重点推荐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