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提升策略

2021-11-28柳银花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1期
关键词:污染物应急事故

柳银花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54)

0.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水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了生命之源。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由于工业事故所产生的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解决突发水污染事故,保障水资源质量,营造安全的居民用水环境,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1]。因此需要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进行优化,对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实现相关部门处理应急事故的提升,最大程度上降低突发水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合理地应对各种突发水污染事件。

1.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中面临的挑战

从我国当前出现的突发水污染事故来说,表现出类型复杂、诱因多样以及处置难度较大的特点,同时受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以及水质差异的影响,应急处置当中存在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处理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1.1 事件诱因形式多样

在最近10年的社会发展中,根据生态环境部的调查统计来看,共出现了超过1000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突发水污染事件的比重最高,占到了一半左右,同时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事件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从事件成因来看,按照比重高低依次为安全生产、交通事故、非法排污以及自然灾害,比如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产生了大量含氰废水,陕西省宁强县汉中锌业铜矿排污对居民饮水安全产生威胁等[2]。除此之外,针对一些突发水污染事故来说,受到不明原因的影响,造成水质异常,部分涉饮用水事件当中,出现了群体性事件,使得事件处理的难度大大提升。

1.2 事故污染物类型复杂

在我国现阶段的突发水污染事故当中,主要的污染包括重金属、石油类以及其他有害有毒有机污染物等。其中石油类突发水污染的比重最高,主要是在进行油类开发、运输以及储存环节当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原油、汽油以及柴油等。对于涉重金属污染事故来说,主要污染源包括铅、砷、铬、铜等,特别是对于前三者来说,所占比重最大[3]。对于石油类以外的有机污染物事故来说,主要包括醇类、苯系物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在化工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作为其中的基础产品,为下游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针对有机污染物产生的事故来说,大多数是在交通事故以及生产安全事故因素下出现的。除此之外,在污染废物倾倒、混合污水排放以及水质富营养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也会产生突发水污染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是污染物在水环境中长期积累,在突破承载力以后爆发产生的突发水污染事故。

1.3 事故处置影响因素较多

在进行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污染物、处理技术、物资、时空、环境以及成本因素等,使得不同事故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从技术因素来看,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划分为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3种类型,比较常用的包括吸附、中和、氧化以及微生物降解等,针对不同水污染事故,可以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式[4]。在水污染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态、类型以及性质等,会对应急处置技术的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水文、水质以及现有条件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置技术,实现应急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社会环境当中,残留物与废弃物同样需要进行高效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

1.4 应急处置体系

在现阶段处理突发水污染事故的过程中,现有的应急处置体系并不完善,这就对应急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当中,技术研究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在快速决策、理化机制以及设备研发等方面缺乏长效机制,特别是在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较大制约。此外,并没有构建完善的应急处置标准,造成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陷入混乱局面,很难满足当前工作的实际需求[5]。特别是在进行常规水处理当中,实用性相对较差,尽管目前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基础相对较好,但是在事件处置复杂性与紧迫性因素的影响下,水处理技术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无法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在应急处置技术与环境风险构建方面,如何实现技术特点与决策科学性之间的匹配,成为目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2.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提升原则

2.1 可操作性强

在进行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急能力的提升与改善,必须要遵守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对事故处理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保证自身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实现自身可操作性的提升,才能迅速地进行事故的处理,实现办事效率的提升,同时科学准确地进行判断,降低突发水污染事故所产生的后果。在目前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构建中,只有实现自身可操作性水平的提升,才能推动应急能力的改善。

2.2 综合性强

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当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水利以及环境等,这就需要在提升应急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多个领域,构建综合性强的应急处置机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结合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实际情况,对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调整与优化,实现相关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为水资源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3.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基本思路

在目前开展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当中,必须要明确工作思路,对现有的技术研发转化机制进行优化,实现自身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保证在开展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3.1 完善研发转化机制

通过对以往出现的各种突发水污染事故特征进行分析以后,需要总结应急处理经验教训,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架构,将科研机构的优势发挥出来,强化与技术实施主体之间的合作,借助模拟演练的方式,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在对事故发生频率与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以后,需要掌握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中的污染处置、预警监测等关键工作,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相应的研发工作。在开展通用性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工程中,需要针对一些高发类型以及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类型,明确应急处置技术的研发要求。

3.2 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在进行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在应急处置技术基础之上,对气象预报、预警监测等工作进行综合评估,掌握其在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中的作用,同时强化水利工程、水质预测以及气象预报当中的技术融合,构建协同性的应急处置体系。只有实现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各项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上降低自身的处置成本,实现处置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需要针对一些高发事故类型进行分类,构建相应的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数据库,开展事前技术优化以及事中快速筛选,从而在应急综合决策机制当中融入应急处置技术,将行业领域内的应急处置人员数据资源优势展现出来,开展智能化的决策,提升应急能力。

4.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提升措施

在现阶段的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其中的成本效益、环境特点以及处置过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做到污染物的精准控制,彻底消除其所产生的影响,为公众提供安全的饮水环境。

4.1 积极开展应急处置技术研究

在提升突发水污染事物应急能力的过程中,要将科研院所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优势展现出来,针对现阶段应急处置技术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积极的基础型与应用型科研工作,实现常规水处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保证其能够满足应急处理要求。与此同时,针对目前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状态下,缺乏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情况,应该全面总结国内外地表水环境指标基准,同时分析目前的实践经验,研究相应的确定方法,明确特征污染物清单。只有实现应急处置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证在进行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上降低其所产生的危害,按照相应的标准,保持生态环境的安全。

4.2 强化区域差别化技术

在不同区域的发展中,其所面临的突出水环境风险问题以及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强化区域差别化技术,针对区域环境当中存在的环境敏感性现状,保证所实施技术能够符合水文与地理需求,实现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的提升。通过进行科学技术标准的构建,完善应急物资体系与联动机制,构建物资、技术与人员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应急处置技术的本地化发展。针对高风险区域来说,必须要提升识别能力,强化应急技术装备与物资配置的研究工作,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与应急工程,及时的处理水污染中存在的高风险问题。在进行突发水污染事故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调配现有的技术资源,实现应急物资使用效率的提升。

4.3 构建联动体系

针对突发水污染事故来说,其所产生的危害十分巨大,同时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在提升应急能力的过程中,要构建联动体系,实现应急处置效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应急处置思路,积极地推动应急处置程序的调整与优化,开展完善的预警监测工作,及时地应用各种水利技术,从以往单一应急处置技术,转变为突发水污染事故综合应急处置体系,实现各个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技术联用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突发水环境风险相对较高的区域,构建完善的改善措施,实现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

4.4 完善应急决策机制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突发水污染事故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突发水污染事故的成因、类型也十分复杂,需要构建完善的应急决策机制,保证在出现突发水污染事故以后,可以及时地执行各项预案,最大限度上降低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事件成因、技术特点、污染类型以及物资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完善的应急处置技术库,同时对筛选机制进行优化,加快各种模型与工具的集成,对数据库进行补充更新,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在决策平台中,要将应急技术库以及筛选匹配系统囊入其中,积极地推动应急数据决策模型的应用,发挥出应急处置技术在提升决策水平中的作用。

5.结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存在不确定性,其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社会舆论的关注度相对较高,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对其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则会对供水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需要在处理突发水污染事故的过程中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弥补传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积极地应用各种新技术与新理念,全面实现应急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污染物应急事故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学中文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