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

2021-11-28李志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缸专业知识

徐 铭,李志军

(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0 前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作为一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任教师,深知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行确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多,系统性强,应用面广,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不惧困难、勇于担当的工程素质,对于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用好专业技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设计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努力方向,需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本课程结合教学知识点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1 明确知识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从17世纪帕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18世纪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到液压技术在机床、工程机械、建筑、农业、汽车等领域的广泛使用,倾注了国内外无数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毕生的心血。前人在不断地钻研、总结、提炼过程中,逐渐将液压元件、基本回路、典型系统的相关知识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后人面前。教育学生在学习时,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踏实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潜心钻研液压传动的相关内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投机取巧,必须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和付出,逐渐积累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1.2 树立系统意识、全局意识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几部分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系统的功能。在开始学习本门课程时,结合液压系统的实例,给学生讲授各类液压元件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实现两个目的。第一,在学习具体的液压元件结构之前,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类液压元件的主要功能,为实现对应的功能,液压元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结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目的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液压系统要想实现机械能与液压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必须依靠各个相关元件及工作介质的密切协作,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全局意识,具有大局观念。

1.3 严谨求实,严格遵循国标和设计规范

液压系统作为一种能量转换系统,对液压油及各类液压元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必须根据主机的要求,利用流体力学的参数计算公式,准确得出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对液压油及相关液压元件进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告诉学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液压系统相关的国家标准,并指导学生查阅国家标准。要求学生在设计液压系统、选用液压元件时,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程素质。

1.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深入探究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用于实现机械能向液压能的转换。为此,各类液压泵从工作原理和结构上都必须满足构成容积式泵的基本条件。但随着液压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液压泵的性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课堂上,首先给学生讲解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的结构和应用特点。然后,将实验室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拆装液压元件,进一步明确各类泵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强调结构决定功能。加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力度,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工程素质。在拆装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拆装、讨论、记录有条不紊,教师作为引导者也时不时参与其中,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踏实认真的工作和学习作风[3]。

2 实施课程思政的保障措施

2.1 结合知识点,制定包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实施课程思政之前,必须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各个章节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教学目标。以液压缸的教学为例。

2.1.1 液压缸的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方面。

①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液压缸的分类、基本参数计算及典型活塞缸的组成;熟悉常用液压缸、气缸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②能力目标: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通过液压系统实例,使学生掌握选用常规典型液压缸的方法。随着液压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液压缸的结构形式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学生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工况需要,设计满足要求的液压缸。

2.1.2 液压缸的思政教学目标

①建立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液压缸作为一种执行元件,是液压系统的一部分。必须要与动力元件、控制调节元件和一系列辅助元件组成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才能实现液压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培养学生基于系统科学的工程思维,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液压缸无论是设计还是选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参数计算,每一个数据都直接关系到液压缸的使用性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很多情况下,液压缸需要根据系统需要自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牢记“办法总比问题多”,应该不惧困难,迎难而上。

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液压元件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为此,我国提出“强基工程”,重点解决“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技术难题。高压大功率液压元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鼓励同学们勇于肩负起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任,将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推出大国重器——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吨位模锻压机,强调液压系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2 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课程思政功底,才能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与课堂教学巧妙融合,做到“润物细无声”。本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均为中共党员,通过党员集中学习,加强教师政治理论修养,提高政治站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照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具体要求,扎实认真地开展教学[4]。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线上和线下课程思政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2.3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课程注重教学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探索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方式,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日常管理。将课堂签到、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参与讨论等环节,以一定分值计入该课程的平时成绩。既方便任课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到了考核监督作用。通过调查问卷、阶段小结等方式,及时了解课程思政给学生带来的获得感。努力将学生打造成为具备专业知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德才兼备的人。

3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反思

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①准确把握思政元素融入的数量和融入的时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次数不宜太多,过犹不及;融入的时机要恰到好处,自然流畅。

②结合液压技术的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液压元件、液压系统的实际案例。

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以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收获,谈感受。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为己任,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升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缸专业知识
冷轧双切剪液压缸螺栓断裂分析
一种基于液压缸负负载回油腔的调速控制系统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讲、练、演”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中职《液压与气压传动》理实一体化教学
基于卓越计划理念下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考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液压缸活塞环接触研究
一种新型旋转直线组合式液压缸设计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