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迁市中运河“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探讨

2021-11-28李晓媚

绿色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河道水体水质

王 卫,姜 波,李晓媚

(宿迁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服务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

1 基本情况

宿迁市境内中运河北起二湾,流经湖滨新区、宿城区、宿豫区、洋河新区,止于泗阳县淮泗交界处的新袁镇交界村(右岸),全长111.15 km,流域面积748.1 km2,沿线支流有邳洪河,是南水北调东线的主要输水干线,不仅担负着骆马湖的泄洪任务,还兼顾黄墩湖和邳洪河地区排涝任务,是一条具有输水、航运、行洪、排涝、饮用水水源、文化、生态、景观地等多功能的综合利用河道。

宿迁境内中运河为中运河宿迁调水保护区,范围为皂河船闸至泗阳县竹络坝翻水站,水功能区划为一级区划,水功能区类别为保护区,为宿迁市重点考核水功能区,水质要求为Ⅲ类。客水主要来自徐州境内的邳洪河,通过邳洪河闸入中运河,水功能区划为二级区划,水功能区类别为过渡区,水质要求为Ⅲ类。沿线共有国考、省考和市考断面5处,省控、市控断面 6 个,分别位于宿城区、宿豫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和泗阳县等县(区)。常年监测水质分别为Ⅲ、Ⅲ、Ⅱ类,满足国考、省考、市考断面对中运河Ⅲ类的水质要求,总体水质良好[1,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污染源问题

2.1.1 点源污染

通过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中运河沿线排污口已基本整治到位,河道控制断面水质大幅提升,但目前仍存在少数支流水质不稳定、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不完善、部分区域黑臭水体整治反弹等问题,不达标水体有可能随排涝水经沿线排水涵汇入,影响中运河水质长期稳定达标[3]。

2.1.2 内源污染

中运河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各县(区)均高度重视河道管护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河道常态管护机制,定期组织河道岸线保洁、渔网清理、水草打捞,取得一定成效。但河道两侧仍不时发现有零星垃圾杂物,影响岸线环境,需及时清除。

2.1.3 面源污染

中运河两岸滩地的禽畜养殖场已基本排查整治,但养殖污染隐患并未完全消除,在距离中运河及各支流两岸稍远范围内禽畜养殖仍然存在,需进一步加大排查整治力度,确保河道水质长期稳定向好。中运河两岸分布有大量农田,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易造成农田面源污染,农田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高、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征,可能导致水体COD、氨氮、总磷指标升高,增加河道水体富营养化风险[4]。

2.1.4 其它污染

中运河流经部分城、镇区,河道两侧建成区面积较大,降雨初期,雨水会溶解空气中的部分污染性气体,并夹带着地表附着的污染物质一同进入水体,对河道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2.2 水系统问题

2.2.1 水系循环

中运河沿线支流有邳洪河,通过新邳洪河闸汇入中运河。中运河二湾至皂河闸段长13.70 km,位于骆马湖湖区,骆马湖汛末蓄水位23.00 m时河湖连片,水位降落至汛限水位22.50 m时河湖共堤。

2.2.2 河道通畅

中运河常年水深维持在 4.0 m 以上,水域宽广、水质良好,沿线控制闸4座,分别为皂河闸、宿迁闸、刘老涧闸和泗阳闸,控制性提水泵站5座,分别为泗阳站、刘老涧一站、刘老涧二站、皂河一站、皂河二站,其它涵、闸、站等穿堤建筑物110余座,跨河、拦河建筑物25余座。是一条具有行洪、调水、饮用水水源地、航运和景观等综合利用的河道。

2.2.3 防洪防涝

中运河运行多年,担负着骆马湖的泄洪任务,还兼顾黄墩湖和邳洪河地区的排涝任务。

2.3 生态修复问题

2.3.1 护坡情况

中运河城区段河道已全部建成生态护坡,部分镇区段河道也已进行硬质化防护,其他河段仍为土质边坡,长期受雨水冲刷,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局部有坍塌、损毁,易产生河道淤积及堤防安全隐患。另外,中运河现状河坡、岸坡仍存在少量违规耕种、乱丢垃圾杂物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5]。

2.3.2 沿线绿化及水生植物情况

中运河沿岸绿化以垂柳、杨树、乌桕、石楠及野生花草为主,建成区部分河段已进行过景观改造,兼具生态、滨河休憩功能。但目前仍存在大量河段河坡未治理、河岸未绿化,堤岸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水生植物方面,中运河存在水生生物种群数量少,种类趋向单一、小型化、群落结构简单,水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现象。中运河水域基本没有高等水生植物的生长,即便发现零星的沉水植物,也因水质及底质等原因,导致长势差、生长量极少,难以形成规模,且沉水植物的品种单一。此外,底栖动物对于底层水体改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在中运河流域内暂未发现成规模底栖动物生存[6]。

2.3.3 沿线“两违三乱”情况

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大力整治,中运河沿线“两违三乱”情况已得到根本遏制,但仍需警惕个别居民违规耕种、弃置垃圾杂物等现象。

3 治理方案

3.1 控源截污

3.1.1 截污纳管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进行升级,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按规划发展要求新建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全面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快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加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资金投入和人才培训,规范化管理运营,提升运行效能。全面排查老旧雨污管网,及时处理跑冒滴漏及雨污串流,并持续加强管网巡护。加大水政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涉水违法行为,杜绝围网捕鱼、企业偷排等污染情形的发生。

3.1.2 面源控制

适当扩大禽畜养殖排查整治范围,及时制止违规排放行为。着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支持有机肥产业发展,鼓励、引导村民科学使用肥料。

3.2 内源治理

3.2.1 清淤疏浚

全面排查中运河及其支流淤积情况,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科学确定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利用生态清淤方式清理水体底泥污染物,对清淤后的淤泥进行合理化治理,禁止堆放河道内侧,妥善运输和处置底泥,严防二次污染。

3.2.2 垃圾、漂浮物清理

实行河道常态化管护,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做好河岸、水体保洁和水生植物、沿岸植物的季节性收割,及时清除季节性落叶、水面漂浮物,严厉查处向河道倾倒垃圾、污水的行为。

3.3 水系沟通

3.3.1 活水循环

对中运河流域部分丧失生态功能的支流进行改造提升,疏通水系、引入活水,形成流动性大、功能性强、可持续时间长的生态水环境。对周边运河、沂河等水资源丰富干流,积极向上级水利部门申请,引水入城,与中运河形成高效连通,形成生命力更强的区域性活水体系[7]。

3.3.2 清水补给

充分挖掘河道补水水源,优先使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和清洁雨水作为补充水源,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补充水源经湿地等设施进一步净化后排入河道,从而逐步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3.3.3 河道整治

对中运河及其支流进行综合整治,疏浚淤积河道,修复加固岸坡、堤防,有条件的河段进行河口拓宽和景观改造,切实提高中运河水系的排涝能力和生态功能。

3.4 生态修复

3.4.1 岸带修复

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缺失的岸坡、堤防,进行修复加固,并因地制宜补植不同种类护坡植物,以保护表土,减少侵蚀和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提升整体水生态环境。

3.4.2 生态净化

在保证不会造成物种入侵前提下,补植净化水草、引入水体微生物,逐步恢复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对于河堤上的池塘河滩,可考虑改造成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岸边缓冲带,种植合适的挺水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修复作用,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多种元素。同时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中溶解氧,抑制有害藻类反之及底泥中污染物的二次释放[8]。

3.4.3 整违治乱

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河道治理管护水平,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河湖保护氛围,切实巩固“两违三乱”整治的工作成效,营造优良水秩序和水环境。

4 结语

宿迁境内中运河是典型的“活态遗产”,是宿迁发展的“母亲河”。通过“一湖一策”治理方案,开展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专项整治行动,将有效解决宿迁市中运河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宿迁市中运河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沿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河道水体水质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析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探析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弯道之妙
撮粮之术(下)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河道里的垃圾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