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贯通处 共品语文味
——以鲁迅《风筝》教学为例

2021-11-28李磊

魅力中国 2021年18期
关键词:渊博三味书屋百草园

李磊

(上海市嘉定区震川中学,上海 201805)

一、整合主旨相似的文章,以旧带新

语文教材中,经常会碰到主旨相似的文章,而归纳文章主旨又经常作为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在完成这项教学目标时,往往把自己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学生没有自己的体悟,自然学生认为“语文课上与不上一个样”,自然这堂课没有“语文味”。尤其在面对时代感差异较大的文章时,教师经常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请看笔者在执教《风筝》时的片段:

导入:童年的符号千差万别,童年的记忆也是酸涩与欢乐交织,得意与失落交错。同学们,还记得六年级时,我们学过的一片文章《羚羊木雕》吗?请一位同学回忆:(预设)“我”把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的故事,从而引发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一般来说,孩子馈赠别人贵重的礼物时需要得到大人的允许,问题在于,文中的父母并不是耐心地教育孩子,而是简单粗暴采取封建家长式的命令,强迫孩子完成他们的意愿。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看看他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以上是关于《风筝》教师的导语部分。《风筝》鲁迅把“我”塑造成一个残暴的长兄形象,意在强调当时“我”对儿童的“精神的虐杀”的严重性。文章中的“我”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裁决“弟弟”的行为,确切来说塑造的是一个“父兄”形象,是“长者本位”的。而作为学生而言,他们的生命体验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也因此,教者将《羚羊木雕》的内容和主旨作为铺垫,以唤醒学生相似的情感和生命体验,这种渗透了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情感感悟的例子,更能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以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

二、整合视野相似的文章,挖掘寓意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走进鲁迅》单元,编选了鲁迅先生的《风筝》、《故乡》、《孔乙己》三篇小说。在六年级和七年级的课本里,也编入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两篇文章。这些文章是否只能作为单独的例文存在,还是彼此“打通”互相作为教学材料彼此利用,即:以视野融合为基点,巧妙整合,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的寓意。请看笔者在与学生探讨《风筝》中造成“哥哥”“长者本位”思想的根源:

作为一个关切弟弟成长的哥哥,却如此的专断,这种观点(认为放风筝是最没出息的)是与生俱来的吗?

回忆学过的鲁迅作品中的“迅哥儿”的童年片段:

《社戏》:偷罗汉豆、划船看戏

《故乡》:与闰土捕鸟,抓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拔何首乌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迅哥儿”的童年也是充满童真,甚至是些许叛逆的,那为什么成年以后的“我”却思想大相径庭,连“放风筝”都被看作是“没出息呢?出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探究根源——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几篇文章的“我”并非确指鲁迅本人,但从一定程度上却也能反映鲁迅的思想。教学设计中将“迅哥儿”这一角色整合贯通,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会起到更为丰满的效果。在挖掘思想的根源时,用“旧知”论证“新观点”相较于教者“满堂灌”将主旨照搬,效果应该是有质的区别的。《风筝》中的“我”也正是在这种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而被“洗脑”。

从而批判“中国旧式的教育观念”的主题就呼之欲出了。

“整合视野相似的文章,挖掘寓意”即一种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学生在融汇所学知识后获得的成就感是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的,与此同时,也会让学生的学习“有滋有味”。

猜你喜欢

渊博三味书屋百草园
游百草园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游百草园
World Reading Day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Interpretationsaufsatz zu Herrman Hesses Werk Steppenwolf
词语聚焦
我的“百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