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2021-11-28徐宁伟王海静汪洋董永宇徐兴友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自然界文明美丽

徐宁伟,王海静,汪洋,董永宇,徐兴友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600;2.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3.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乡村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 具有生态、文化、生产、生活等多重功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正悄然改变着世界,与此同时我国乡村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系列环境问题正在向乡村蔓延。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发展状态持有的观点,这种观点是相对稳定的, 也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认识论前提[1](6)。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自然首先是“自在自然”,即没有人类干预的最初本色的自然;其次是“人化自然”,人类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自在自然”的本色,使其自在自然的特质逐渐被改变,与社会紧密关联,人化的本质应该既合物性又合人性[2](7),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若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就会造成“异化自然”,异化是为了物通过物而对物的占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重异化关系造成异化的本质既不合物性又不合人性, 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类也因此受到“惩罚”[3](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自在自然的优先地位。 马克思指出,任何唯物主义都必须承认自然史上先于一切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物,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物,先于人类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因自然的改变而进化,对自然界具有强烈的依赖性, 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的存在与发展[4](53)。

第二,人化自然的优先地位。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生存和发展既依赖于自然界,又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人类不可能摆脱自然界而单独存在。人类一方面从自然界中获取其生存发展需要的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然界, 形成“人化自然”,因此现实的自然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将随着人类科技活动、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发展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受到自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秩序[5](33),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第三,异化自然的社会批判性。现实的自然界受人类影响,人类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6](131),由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违背自然客观规律的活动,也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狭隘利益思想驱使下人类造成了诸多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粮食安全、物种消失等。所以,人自身生存的现实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具有社会批判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批判和纠正中得以发展。

二、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与文明属于不同的范畴, 前者指的是一种自然生存状态,后者则是在人类社会中产生,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生态”属于物的范畴,指的是自然物的生存状态;“文明”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指的是人与社会的进步状态[7](10)。 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必须敬畏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改造自然,从而实现和谐统一。马克思站在人类发展的宏观角度上,指出工业文明必然落幕,人类最终将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8](221)。

中华文明5 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届领导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生态思想,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1949 年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绿化祖国”、使祖国“到处都很美丽”的号召。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新举措,《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先后出台。20 世纪90 年代,江泽民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 党的十五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今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六大防护林建设工程正式实施,退耕还林、绿化祖国、再造秀美山川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 进入21 世纪,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断,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将其写入十六大报告。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自2012 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蓝图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人心,“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呈现。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文化根源来自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根基[9](10-11)。 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绿色发展观、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构建“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合作观[10](57)。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 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就是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通过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1](13)。

生态绿色发展观的核心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2](1),通过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

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就是把生态法治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道德建设有机结合,使生态治理有法可依, 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普遍的社会道德风尚。 生态红线不能过,生态底线不能越,通过严格的制度、 严密的法治, 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有序、顺利进行达成外在的约束与内在的自觉相统一。

构建“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合作观则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一个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世界是一体的,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保护环境需要各国人民通力合作。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意蕴

乡村建设存在的生态问题多数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文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也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国担当。 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其中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13](1-2)。 美丽乡村既是一种美学表述[14](213),又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意味,将乡村产业、自然、文化、政治、经济进行系统考量,预示着我国乡村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生态文明指引美丽乡村建设, 不仅要提升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更要完善乡村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拓展生态空间。以往人们对生态的理解,往往侧重于人烟稀少的自然保护区、 植被茂密的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态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相比于城市,乡村生活方式较为原始,因此更加生态良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国乡村存在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生态空间由荒野到城市再到乡村的全方位拓展。 以美丽乡村为契机,将生态文明贯穿到乡村景观、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实现良性互动,从不同维度拓展生态空间,助力绿色发展。

创新生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先在性,认为人与自然具有辩证关系,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依附于自然生存,同时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结合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国情实际,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其建设过程形成的生态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丰富,同时也是结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内涵。

丰富生态实践。乡村是人地互动的产物[15](286),既包含“自在自然”,又包括“人化自然”,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出现了“异化自然”。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归根结底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活动。 美丽乡村建设因时代的发展而不同,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美丽乡村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丰富了生态实践。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浙江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省份,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示范模式,如安吉模式、桐庐模式等。以“生态立县”为发展战略,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强化意识、创新业态、环境治理、完善监管等手段,实现了思想、行为、环境、制度的生态化[16](166-167),推动乡村变美、变富、变强,形成了“一个中心、四个面、三十六个点”的“中国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实现了美丽乡村的生态价值。 桐庐县则通过全域景区化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依托独特的山水环境进行全域规划, 实现了示范与普惠并重、建设与经营并重、传承与创新并重,保障了农民为主体的权益, 实现了乡村集体发展与村民的自我发展。

四、以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优化乡村自然与生态环境。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应以保证乡村自然生态安全为前提。宏观上要做好乡村生态规划,把握乡村生态建设的大方向, 探索乡村生态环境优化模式;中观上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17](137),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个要素,形成科学稳定的生态空间格局; 微观上要加强生态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生态景观环境,如进行乡村厕所革命、发展乡村绿色生产技术等。依靠各个层级对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实践,切实改善乡村整体面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加快生态理念与文化形成。 单纯地依靠规划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生态自然面貌,乡村的形成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地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 因此生态理念及文化的深入人心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及引导促使乡村居民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乡村自然地理特点,结合传统风俗习惯建设乡村生态文化。只有乡村居民从根本上转变思想,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及生态理念,才能从意识及行为层面为政府决策、生态建设提供支持,才能“自下而上”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促进乡村生态与产业融合。 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 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很难促进其稳步向前发展。我国乡村生态环境各不相同,依托乡村独特的绿水青山,结合相关产业发展,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传统产业要加强绿色技术的应用,改变原有高污染的生产模式,使生产过程更加生态环保; 美丽乡村建设应更加注重利用自身的自然生态优势, 融合新兴产业创造价值, 尤其是第三产业,如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 乡村生态与产业的融合, 可以更好地将乡村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相关产品及服务,为乡村居民谋福利,实现美丽乡村绿色发展。

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建设。欧美国家对乡村建设较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荷兰的《乡村土地开发法案》、德国的《土地整治法》、法国的《景观法》等[18](299),政策与制度的建立从国家层面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保障。我国乡村建设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 要结合具体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规范,使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操作性更强, 从制度上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进行,在政策上为乡村居民扎根故乡、建设故乡提供实惠,依法依规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态兴则文明兴”,恢复及保护乡村生态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保存好完整的乡村自然生态,才能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好地“人化自然”,才能在建设美丽乡村、构建“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 广大劳动人民也必将享受生态文明的美好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自然界文明美丽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我们创造美丽
对不文明说“不”
平凡又美丽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