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主语的差异在汉英互译中的转换

2021-11-28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称例句主语

郑 帅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与旅游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每种语言都是独特的,在词汇、句法、篇章层面各具特色。语言像一面镜子,映射了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和鲜明的思维方式。翻译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源语和目的语,是语言和文化的融汇和贯通。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文化特色、表达习惯和译入语读者的接受程度。

由于英汉文化背景和语言发展的轨迹不同,汉语与英语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主语的选择上,英语多用物称做主语,即用无生命的抽象的事物做主语,呈现、突出事物的客观性,减少主观臆断的色彩,结构严谨;而常用描写人的动词做谓语,无灵主语和有灵动词巧妙结合,迸发出奇妙的反应,句子可爱俏皮,语气委婉。汉语倾向人称表达法,用有生命的人或物做主语,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理解、叙述、描写客观环境或外在事物,使句子表达更具主观意味。

一、汉、英主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词汇和句法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对比研究英语和汉语,实质上是探讨中西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对立,是造成英汉语言主语选择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世间万物是对立的,如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人类拥有支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能够依靠自身的智慧和科学的力量征服和主宰世界[1](351)。这就造就了西方人以自然为本位,以物为主体,对自然进行客观地观察、分析、推理、研究、探索,排除主观印象,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外在世界,逐渐形成了“客体”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体现为突显“物”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常用非人称表达法,形式上表现出“物我分离”的特点。物称表达法使句意客观公正,结构严密紧凑。

中国是农业大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使中国人民与土地的关系密切,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这样的劳作方式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2](53)。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我”与“万物”本质相同。中国人把宇宙看成一个庞大的系统,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交融”的思想。这种包容万物的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将主体意识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注重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不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用语,通常从自身的角度,来表达对事件的评价、判断或推测等。主体思维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语言心理和表达习惯,使人称主语在人们的遣词造句、口语交谈中形成了思维定式,成就了汉语鲜明的语言特色。

二、英语物称主语和汉语人称主语的表现形式

(一)英语物称主语的表现形式

1.无灵主语+有灵动词。根据是否有生命,名词可以分为“有灵(animate)名词”和“无灵(inanimate)名词”。无灵名词,是表示抽象概念、心理、感觉、情绪、时间、地点、工具、外因等无生命的名词[3](134)。为了使句子的语义和情境得以自然流畅地表达,英语句子多采用时间、地点、情绪、认知、感受的词汇做主语。“有灵动词”通常是表示人或动物特有的动词,例如:bring,catch,find,know,witness,permit等。无灵主语搭配有灵动词,从逻辑上看,似乎不合理,然而正是这种奇妙的组合,给人一种清新、新奇的语义感受,灵动诗意,表现出强烈的拟人色彩。例如:

(1)That beautiful floor lamp really caught my eyes.

我被那一盏漂亮的落地灯给迷住了。

(2)London has witness many great historical events.

伦敦目睹过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

(3)A brilliant idea suddenly hit on me.

我忽然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4)Words failed the poor mother when her son wassaved.

当儿子被救出来,这位可怜的母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例句(1)用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floor lamp(落地灯)”作为无灵主语,谓语动词是“catch”,原意是“抓住”,将人的视野和注意力牢牢锁定,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落地灯的美。例句(2)的无灵主语是表示地点的名词“London(伦敦)”,搭配“witness”“见证、目睹”,这是人才会做出的动作,和“伦敦”进行主谓组合,足以看出伦敦是历史悠久的城市,仿佛一位老者,亲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句(3)的无灵主语是“idea”(主意),动词是“hit”,汉语意思是“碰撞”,运用了拟人法,就像动画片“一休哥”的经典镜头,正当一筹莫展之时,忽然一个主意闪现在脑海中,无灵主语和有灵动词的“碰撞”给人一种轻松的幽默感。例句(4)的主语为“words(话语)”,谓语动词是“fail”,用来表“(人)没能做成某事”,这样的搭配,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的情景,母亲看到儿子被解救,激动、感动、心疼、难过等情绪一涌而上,不能自已,一时语塞,可谓生动形象,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2.被动句。英语的物称主语多用在被动句中。被动句可以客观、间接、委婉的方式陈述事实或表达观点,语义忠实严谨,语气客观公正,叙事简洁、婉转。英语中还常用“it”做主语的非人称被动式,如“It is known that...”“It is believed that...”“It is considered that...”等句型。为了避免头重脚轻,平衡句子结构,“it”没有实际的语义作用,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that”从句的内容。这样的句型,常见于正式文体,省略动作的施动者,重点放在事实本身,避免主观臆断,充分体现了西方人求客观、重分析的思维方式。正如语言学家F.Crews的论述:“那些不愿意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的人,直觉上就更喜欢使用非人称的被动句。”例如:

(1)A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s,and a man isknown by hisactions.

看树看果实,看人看行为。

(2)Only teaand cakewereserved at theparty.

宴会上只供应了茶点。

(3)Voices were heard calling help.

有人听见了呼救的声音

(4)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Chinese invented the compass.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

(5)It is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是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3.There be句型。英语的“There be”结构具有物称倾向,表示事物的空间存在感,用冷静客观的方式叙述事实。例如:

(1)When they reached Xizhimen Gate,there washardly any traffic on the road.

来到了西直门,街上几乎没什么行人。

(2)There are slim chances for him to get that decent job.

他得到那个工作的机会十分渺茫。

4.非人称代词it。“it”在英语中做主语,有两个语法功能。“it”常用来指时间、距离、空间、天气变化、惯用语等;“it”还充当形式主语的语法功能,为了使句子美观、流畅,真正的主语说明了具体的事件或内容,通常放在主干结构之后,表达形式为“to do;doing;that...”等。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几乎很难找到,这是因为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语言的审美不同,对语言形式的要求就不同。英语重“形合”,对于表达形式要求较高,从句子成分涵盖的单词数量来看,最后一个句子成分的单词量可以较多;若反之,则句子结构不平衡,前部“偏沉”;除此之外,句子成分的表达形式,应变化多样,层次丰富,语义充实。而汉语重“意合”,关注意思的传递,句子表达的形式服务于语义的表达,交际的目的是参与者理解对方的话语内容,对于语言的表达形式不会提出过高的要求。例如:

(1)It took her two hoursto do housework.

她花了两个小时做家务。

(2)It is his duty to check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absent.

他的职责是每天核对没来上学的学生的人数。

(3)It is impolite taking away the books without permission.

不经允许就扔掉这些书的人,是不礼貌的。

(4)It isher betrayal that made Tom feel desperate.

汤姆伤心欲绝的原因是她的背叛。

(5)It is a fact that we have no time and no money.

我们没钱没时间,这是事实。

以上例句中,“it”都做了形式主语,例句(1)和(2)的真正的主语是由动词不定式“to do”充当的;例句(3)的真正主语是动名词“doing”形式;例句(1)和(2)的真正的主语都是“that...”从句。

(二)汉语人称主语的表现形式

汉语思维以人为主体,多用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关注人对事物的体验和感受,语言结构规范,语义清楚。

1.有灵主语和有灵动词。例如:

(1)这个倔强的女孩一直认为,只要勤奋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2)他望着远方,双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

(3)她收到信,慢慢打开,泪流满面。

(4)这个小孩蹑手蹑脚,凑上前去,好奇地看着这个神秘的箱子。

以上例句,都使用了有灵主语,如“女孩”“他”“她”“小孩”,分别是名词或代词;谓语都是有灵动词,如“认为”“望着”“托着”“收到”“打开”“流”“蹑手蹑脚”“凑”“看”。有灵主语和有灵动词的组合,使句子更加形象地表达了人物的具体动作和心理活动,使读者感同身受。

2.在人称无法确定或者大家熟知的情况下,汉语通常用“有人”“别人”“我们”“大家”等泛称代词来表示主语[4](56)。 例如:

(1)如果有人找我,告诉他我去图书馆了。

(2)我们应该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3)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认识自己。

(4)大家直致纳闷,他为什么没有参加比赛。

三、汉英互译中主语的转换

由于英汉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的差异,人称主语和无称主语各有侧重。在进行汉英翻译中,要深刻理解汉语的内容,把握原文的风格,根据英语在词汇、句法的特点,对汉语物称主语进行适当的转换。我们来看以下例句。

(1)我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

分析:原句主语为“我”,“我想不起他的名字”,在译成英语时,要更换有灵主语为无灵主语——“他的名字”。我们想象一下,两个好友见面,一时忘记对方名字的场景,这就可以真切体会到句子表达的语境。主语换为“His name”,有灵动词应该选择哪一个更为贴切呢?“escape”(逃跑),惟妙惟肖地表达了,“我”绞尽脑汁地回忆,可是“他的名字”这个小东西从我的记忆中逃跑了。这样的译法,使整个句子的表达充满了灵性,也化解了“我”的尴尬。

译文:His name escaped from my memory.

(2)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声音都没有。

分析:汉语原句中,主语是“我”,有灵主语。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后,可以考虑更换主语为无灵主语——“我的脚步声”。确定了译文中的主语,就要选择谓语动词了。“我脚步的声音没有了?”要怎样用英语表达更为贴切呢?英语动词“kill”,它的主语常常是人,意思是“杀死、弄死”,而在一些名词组合中,出现了这样的用法:“pain-killer”,“pain”是“疼痛”的意思,“kill”加上“er”后缀,变成名词,“pain-killer”意思是“止痛片”。这句话的英语译文中,我们也尝试使用“kill”,“我的脚步声”应该是被“厚厚的地毯”kill掉了,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译文: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was killed by the thick blanket.

(3)我实在受不了你的脾气。

分析:看到这个句子,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译成“I can’t bear/stand your temper.”从表面看,这个句子基本译出了原文的意思。我们假设一个情景:一对情侣,女孩因为琐事大发雷霆,男孩忍无可忍,说了一句“我实在受不了你的脾气”。回看刚才的译文“I can’t bear/stand your temper.”是否能够将男孩的情绪准确地传达出来?男孩已经尽力去忍受,但是很无奈,结果是“受不了”。而“I can’t”表示的是“不能够、不可以”,而男孩是“tried his best(尽力)”,所以这句译文在情绪的传达上不够到位。因此,转变原句的有灵主语为英语的无灵主语——“your temper”,隐含义是“我尽力去忍受,而你的脾气在我忍受范围之外了”。

译文:Your temper is more than I can bear.

(5)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们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分组。

分析:汉语原句中,主语为有灵主语“人们”,是泛称主语。英语的表达关注事实的陈述,所以,翻译时,要改变原句的语态,由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由于要陈述的事实内容较长——“孩子们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分组。”可采用“that...”从句的形式,放在句子主干结构后面;为了照顾英语句子的形式美观,选用“it”做形式主语,放在句首,即“It is+过去分词”的形式。

译文: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children should b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ests.

四、结语

语言是历史和文化给与人们的馈赠,它体现了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精粹。周恩来曾说,“英语遍世界,翻译是桥梁”,世界上优秀文学作品的交流和传播,都离不开译者的辛苦付出。正如王宗炎所说,“依我看,译书有四难:了解原文词义难,掌握原文精神难,添上适当注释难,译出原文风格难。”翻译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英汉思维和语言的特点,深入理解原文的内容和含义,照顾原文的形式美和音韵美,根据译入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将原文忠实、通顺地再现出来。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的差异和转换只是英汉语言和思维差异的冰山一角,要将原文的形式和风格忠实、通顺地再现,我们还要学习和理解更多语言学、词汇学和中西文化的知识,在翻译实践中磨练自己,不断提高,体会翻译的乐趣,感受语言的魅力。

猜你喜欢

人称例句主语
拼图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掌握八大考点玩转非谓语动词(二)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