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稻区优质米品种越光防倒伏栽培技术
2021-11-28曹凤有
曹凤有
(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辽宁 丹东 118322)
常规水稻品种越光在黄海稻区已经连续种植20 多年,一直是主栽的优质米品种。 越光稻米品质高,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在6.5%、直链淀粉含量在18%左右。 黄海稻区年降水量1 000 mm 左右,无霜期180 d,与越光的原产地日本新泻县纬度接近,气候条件极其相似,生产的越光稻米可以和日本原产地的品质媲美, 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倒伏。
越光分蘖力极强,叶片繁茂、披散,茎秆柔软、较细,极不抗倒伏,被当地的农民称作“日本倒”。倒伏的危害有很多:第一,倒伏直接影响产量,倒伏越早, 对产量影响越大, 在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8 月初倒伏影响产量40%左右,9 月初倒伏影响产量10%左右;第二,倒伏增加了生产成本,倒伏的年景收割费增加50~100 元/667 m2;第三,浪费粮食,减少收入,倒伏遇上秋天雨水多的年份,稻穗被机器绞断,落到田里无法收获,严重时损失100~150 kg/667 m2。
因为气候条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所以只能先从种植技术入手。 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通过不断提升优化种植, 总结出一套抗倒伏栽培管理技术, 以期为越光在黄海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的稻田, 曾经连续5 a以上都未进行秋翻地,全部采用春旋地,春旋的深度在10~12 cm,长此以往,耕层变浅,影响水稻根系下扎,扎根浅而不稳,根部支撑力差,易倒伏。经过多年的实践栽培,秋翻地与春旋地相结合,间隔1 a 秋翻1 次,可增加耕层深度,促进根系下扎扩散,增加植株抓地力度,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2 改进育苗方式,提高秧苗素质
常见的育苗方式有旱育苗、 湿润育苗、 水育苗。 黄海稻区为了提高秧苗素质,提高抗性,采用无纺布加地膜平铺旱育苗, 但必须要注意早通风炼苗,少灌水。 在育苗前一次性浇透底水,在秧苗出土约80%左右时,过1 次青头水。 其他时间不缺水不浇苗,浇水就要一次性浇透。 在秧苗1 叶1心时,结合上水撤掉地膜,只留无纺布,既保温又保湿,还能遮阴,更主要的是自动放风,无纺布育苗夜间床内温度不低,白天床内温度不高,温度变化平缓,促使秧苗长势平稳、健壮、低节位分蘖,降低植株高度,使茎秆粗壮抗倒伏。
3 确定合理的株行距
越光植株较高,叶片繁茂,适当稀植能提高抗倒伏能力。 黄海稻区高产品种大部分行株距为30 cm×16 cm, 有效穴数约14 000 穴/667 m2,5~6苗/穴;而越光行株距为30 cm×18 cm,有效穴数约12 500 穴/667 m2,田间通风透光好。
4 水层管理
以浅水灌溉为主,浅干湿交替进行,后水不见前水, 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前, 排水晒田5~7 d。 晒田促使根系下扎,稻根在土壤下层分布比例增加,株型由披散变为挺直,群体结构得以改善,茎秆粗壮,抗倒性增强。 黄海稻区一般在6 月30日~7 月10 日晒田10~15 d,可一次性重晒,或中间过1 次水,延长晒田时间。
5 平衡施肥
减少氮肥的使用量,稳定磷肥的用量,增施钾肥和硅肥。 在黄海稻区, 高产田块施纯氮量7.5 kg/667 m2左右、纯磷4 kg/667 m2左右、纯钾6 kg/667 m2左右、纯硅5 kg/667 m2左右。 因为越光品种分蘖力极强,通过减氮稳磷、增硅钾,提高抗倒伏能力。
6 做好病虫害防治
6 月20~30 日施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一代二化螟;8 月2 日左右用氯虫苯甲酰胺或杀虫双防治二代二化螟。 7 月10 日左右经过田间诊断发现有纹枯病刚发生时,用噻呋酰胺防治,保护水稻茎叶的完整性。
7 喷施二甲四氯钠防倒伏
为了解决越光倒伏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 在分蘖末期至水稻拔节前期喷施二甲四氯钠30~40 g/667 m2或拌土扬75 g/667 m2左右。 近两年为了降低成本、解决雇工难的问题,统一实行飞机喷施防治,用量约50 g/667 m2。 二甲四氯钠的施入使水稻茎秆变硬,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还能防治田间许多恶性杂草。
通过多年对优质米品种越光的种植, 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在不断完善种植方式的同时, 采取多种农艺措施,在正常年景能保证70%左右的植株到收割时不倒伏或半倒伏,使倒伏的时间延后,一般在8 月末9 月初发生倒伏, 保证了越光的产量,提高了越光稻米的品质,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