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21-11-28宿俊俊

魅力中国 2021年4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校园文化思政

宿俊俊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822)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多种思想碰撞、交锋的集散地。面对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系统化不足,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融合,通过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打破思政教学与网络育人平台之间的障碍与融合壁垒,通过发展高效的新媒体思政育人平台,积极探索新的思政教育方法,全面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为了使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从意识形态上进一步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讨一些具体的实践途径,进一步促进资源潜在价值的开发,同时还能推动高校更好地进行产学结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思想理论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他们还积极地到网络上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网上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这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挑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分析思政工作在高校中发挥的作用

对于高校培育人才的前提而言,是培养顺应社会发展和顺应国家政策以及方针的应用人才,在现代生活中,大学生的发展和国家将来的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作为学校党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所以学校党支部需要充分分析这项工作存在的不足,解决校内党支部与思政教育本门存在的问题。加强学校自身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增加学校的凝聚力。要通过学校的党组织把党和新时代国家的路线、方针贯彻落实到各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去,进而推动和保证高校大学生的发展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着的,可以为国家将来的发展和国民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保障党的核心地位不动摇的同时,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学生党组织,可以协调学生快速发展,不仅可以立足于实际结合新形势,也是可以找准现如今学校定位,发挥出学生带领大家积极的接受党组织的熏陶。各个高校还需要根据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方法,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党员的实际作用,通过发挥出学生干部带头作用,积极的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个人的素质。此外还要将高校思政工作与专科学习结合为一体。要切实抓好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建设,积极培养新一代年轻力量,抓好内部党员发展,为党支部不断提供新鲜血液。因此,各高校必须认识到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国家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分析新媒体的概述

(一)分析新媒体的虚拟化

对于新媒体而言,主要是根据数字信息进行传播,数字信息是看不见的客观存在的物理媒介,人们便需要在这个看不见的客观现实中交流沟通,人们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自有,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发表观点。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可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而不能表达个人的观点,在网上人们借助新媒体可以充分表达个人观点或意见,彰显个人的独特魅力,实现个人的与众不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特点,鼓励同学们在虚拟空间中就某一问题在没有外来干扰的环境中自由表达个人意见观点。

(二)分析新媒体的互动性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积极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弊端,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不仅能接受发布者所提供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自己的意见,新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出互相沟通和表达意见的平台,大学生在接受新媒体发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不再是被动盲目接受,还能够对自己关心的内容在平台上发表个人观点,及时发出心声,在互动中提升自己,达成共识。

(三)分析新媒体信息海量性和共享性

由于新媒体的互联互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准确的搜索自己所需要获得的信息,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观点分享给别人,更好的实现信息共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共享和信息的海量性,让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搜集大量信息,结合个人判断发表相关见解,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思路,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三、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综合素质

在新媒体发展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者要求较高,也是要求了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积极的研究新的方法,可以胜任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从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学习新媒体的特征,掌握新媒体的应用技术技能,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思想教育工作者成为新媒体工具运用的专家,让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帮手。此外在新媒体的环境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不但不可以消弱,反而是需要提高,这样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新媒体的语言特点,懂得新媒体用语的含义,这样教育者才能和学生进行无障碍沟通,教师和学生通过新媒体进行互动,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帮助每位大学生成功成材,点亮学生理想的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二)提高校园网络建设

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相互的结合,新的环境要求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掌握新媒体的话语权,采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使大学生可以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建好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起教育功能。其次,要对新媒体平台中的思想理论教育资源内容进行精选,使之内容充实丰富,具有时代性,适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能够满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习的要求,同时又要及时把党中央的政策文件及时推送发布到新媒体的教育主题平台上,采用最新的理论政策武装大学生头脑,将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做到学生心里面,严格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此外为了能够提高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吸引力,是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中建立起师生网络互动社区,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和微信以及博客等,通过采取各种互动工具的有效应用,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师生交流,运用“网言网语”引领学生的思想,使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发展路上的指路明灯。

(三)提高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

现如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高校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新媒体文化建设,使其新媒体文化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为一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让新媒体平台上的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乐于参与、领航学生发展的云上乐园。把校园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云端校园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互为补充、各取所长、共同引领学生发展的大校园文化。对先进人物、时代楷模、先进事迹等典型事例,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及时性等功能展开宣传,线下积极开展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一同努力激励学生学习榜样,勇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将大学生塑造成为成绩优良和道德高尚的社会栋梁。此外让新媒体文化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三极文化,将第三极的新媒体文化时刻伴随在大学生身边,形成文化和人的同在,文化和人通行,让高校大学生随身随时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先进文化对自身所带来的作用,借助新媒体文化形成人人都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伴我成长的浓厚氛围,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大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中找准文化坐标和前进航向,使校园新媒体文化成为各种新媒体文化的引领者,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文化,将大学校园建设成为到处充满正能量的学习乐园。

总结: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学习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人们视野更加开阔,新媒体使人们以一种革新的方式认识世界。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对人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校园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新媒体的产生,给校园里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另外,大学生思政工作可以及时纠正部分学生不良的价值观,并且党员同志可以充分体现自己的作用,提高新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增加社会新鲜血液的内部凝聚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住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校园文化思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