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方法论意蕴
2021-11-28楚钰莹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楚钰莹(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观点被多次提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经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来重新回顾关于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理念,对正确处理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要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要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实现中国之治,必须要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实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铸魂育人,必须要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反腐倡廉,使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必须要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为构建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努力,必须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作用。
首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真理性的科学思想,是我们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圆满完成了新冠疫情大考的答卷。在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展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国内新冠疫情的挑战,西方国家压制中国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领域的指导作用,坚持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力量源泉。
其次,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作用,必须围绕服务大局作为基本原则。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的优秀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武装斗争,夺取抗战和民族解放的胜利,我们的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的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围绕着提高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人民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现如今,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实现国家强大,民族兴盛,社会和谐,人民安康。所以我们的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源泉和动力支撑。
最后,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作用,必须发挥党在思想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中央多次强调思想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有关国家思想意识安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应该把思想建设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在思想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全党开展思想建设工作,各级党组织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想建设,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鼓励正确的思想,坚决抵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错误思潮,我们党和国家应该把思想建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力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立足中国实际,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融入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之中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作用被中央高度重视,在具体的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度重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学习先进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因此,在我们面临各种思潮冲击,更应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成果融入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之中,引导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加强对中国制度的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终生。
第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指引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纵观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在这一思想的正确引领下,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转变。在这一思想的带领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的伟大奇迹。现如今,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科学性,这是一个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
第三,加强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的学习。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新时代落后的生产力与日益增长的物质生产需求再也不是制约中国人民的主要矛盾,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铺张浪费的奢侈之风。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吃穿住行存在着不少浪费的情况,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党内的一些腐败问题。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一定成果的时代,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精神,认真学习和领悟伟大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对照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把勤俭节约、反腐倡廉贯彻到社会实践当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上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提出的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今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也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能够拓宽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内容的时代。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
在社会发展时期,不仅有丰富的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内容值得我们借鉴,而且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的手段,也有着异常丰富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这些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手段,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也很有启发意义。
第一,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这是党中央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的精髓。经济全球化,各种不同的思潮涌入我国,给我国的伟大复兴既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护国家思想意识安全。
第二,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体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我们要采取民主和法治的方法进行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巨大改善,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人民的其他精神生活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对于这些人民内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认同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进。
第三,运用积极引导的方法。关于人民内部出现的矛盾,党中央认为应该采取民主的方法进行解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我们要正确看待并恰当处理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意见应该积极采取,对于社会发展不利的意见应该采取积极引导的措施。在社会发展过程,关于出现许多不同的意见,我们党和国家应该采取疏导原则,倾听人民的意见,可以开放相应的平台倾听民声,并给予相应的回应,对持有不同意见的群众进行积极引导,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言献策。
党和国家阐述社会发展时期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的各种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宝贵经验,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价值遵循。
四、全面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科学制定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方针原则
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全局性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在要求。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思想上存在问题,而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工作就是为了解决思想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党中央还提出了以下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原则。
第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引路人,负有制定国家经济民生政策的重大使命。为了使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为科学合理,各民主党派应该努力建言献策,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各民主党派应该积极监督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积极履行对执政党的监督,保障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党的十九大提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升,中国人民不再为物质生活而忧愁,人民实现了在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的一定程度的满足。现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虽然,在物质方面,人民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在生态环境、医疗健康、民生就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我们需要统筹兼顾,努力解决我们所遇到的这些矛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应该得到适当处理的方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会存在矛盾冲突的地方,比如在税收问题上,土地征用问题上,一些污染企业的处理问题上,个人与国家会存在一些矛盾。但是面对这些矛盾,我们应该正确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注重长远利益,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尽量协调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使发展所带来的增量为大多数人所享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在充分剖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的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方针和原则,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参考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五、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目标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所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党和国家要坚持教育为了人民的教育方针,不断普及义务教育,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教育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科技强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建设科技强国,人力资本是尤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和发扬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展开的优良传统,实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使命担当。综上所述,社会发展阶段充分阐述了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社会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一些方法原则,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实践价值,值得我们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