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区域发展与科学决策的关系
——以乐山市部分区县为例

2021-11-28陈志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干部发展教育

文/陈志华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招商引资与科学发展增量

众所周知,招商可以促进项目发展,增加税收,从而保证资金促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但是,招什么商,发展什么产业,本地宜发展什么,是值得研究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事情。不管什么都招,不管啥产业都发展,不管适不适合区域都引进来,颇有病急乱投医之嫌。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专家刘世锦谈到:中国要走低碳且有较高经济增长的道路,在碳中和的背景之下,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绿色转型问题值得讨论。现在中国人均碳排放达到7吨以上,超过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目前我国人均GDP才1万美元,欧盟国家是3~4万美元,我们已经定了一个目标,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3~4万美元,也就是达到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水平,到2050年要达到前沿发达国家的水平,6万美元左右。在前面两个约束条件之下,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少排放,甚至零排放,怎样才能实现低碳或者零碳,同时还要实现比较高的增长,只能采取低碳和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同时实现高的增加值和比较高的增加速度,力争实现减碳和增长双赢。而部分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被引进人口密集的地区,并不是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也不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行为。那么,其引进决策是否通过精心的调查研究,是否经过民主、科学决策程序,是否有利益格局?

五通桥区地处川西盐卤资源丰富之地,制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秦朝(《五通桥区志》1992年版大事记记载)。某镇域,地处岷江边,消化化工污染的容量大,于是引进化工企业,确实在一定情况下增加了五通桥区的工业产值和地方税收,但酸或碱性化学物质均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污染性,投产一段时间后管道、容器和各种接头容易因化学物质接触造成腐蚀出现渗漏,是必然的且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化工企业因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必然的,这与低碳和绿色发展的目标是不相符的。

二、制约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有硬件

社会发展、事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都是人在管理、奋斗或实施。人的向好特性、向舒适特性、向稳定特性和向方便特性,决定了人的趋利、安定和服务需求,也就是说,要想发展,首先就要改变发展环境,留得住人,其次才是发展的其他机会、优惠政策等。

制约发展的因素,硬件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软环境,比如:居民教育、居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机关便民服务、医院管理形成就医方便、就业服务、交通管理、城市生活环境舒适。一句话:就业、就医、办事、购物、出行、生活空气清新、娱乐消费、社会安全等诸多方面的舒适满意才是发展的重要基础。

部分区县连续出现常住人口减少的情况(由10年前的30多万人减少到目前的不足24万人),是城市“虹吸”效应,还是另外的一些原因,或者是环境出问题了?至少环境出问题应该是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看待思路决定出路问题

发展思路决定区域出路。工业、农业、科技、民生、旅游等,如何发展,走何种方式的发展之路,不能因高层领导者不同而随意更改,要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走真正让人民成为主人、参与到民主决策中来的路子,而且还应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才行。

《五通桥区志》(1992年印刷)353页记载:1971年盲目追求封濠淤地,制定填平涌斯江、淤地上万亩的错误规划,发动城乡工人、居民、农民近3万人,封堵涌斯江进水口(牛华红岩子),在牛华镇炭坝市、竹根公社易坝大队、和尚坝筑堤。经过一冬春施工,将岷江由红岩子分濠进入涌斯江的大濠一举封死。大濠洪期分洪量原为3000~5000立方米/秒。大濠被封堵后,使上下两岸和沿涌斯江的洲坝都处于防洪水位线下。封壕工程虽耗资34万元,但次年7月上旬,首次洪水就将红岩子封口堤、炭坝堤、和尚坝堤相继冲毁。炭坝市淹死3人,百货商店和几家饮食店被水冲毁,炭坝市下游几十户居民住房保坎冲垮,房屋悬挂。河对面的沙板滩沿岸冲刷垮塌土地200余亩。由于突发水势高,还给距离10公里下游的竹根公社新华大队九队、四队带来极大危害,江岸垮塌,三四百亩土地被冲毁。

五通桥区20世纪70年代填河造田造土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例子,教训深刻,值得借鉴:思路的错误决定了出路结果的悲哀。笔者认为,导致思路错误的关键因素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咨询科技人员和有关专家不够、自身知识“盲点”多。

推而广之,下列行为也应该引起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并杜绝:一是为了财政收入,不惜花尽心思、百般让利招商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到区域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拔苗助长”。二是为了所谓形象,不惜花巨资用靓丽色彩油漆公路和街道路肩石、统一路边早已陈旧不堪的各类房屋“造型”、只保证绿化公路在车上、路上可视范围内“美观”等,无非就是为了某位新上任的省领导路过时留下好印象。

四、选人用人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大局

选好国家领头人,国家兴旺发达;选好地方领头人,地方持续发展;选不好国家领导人,则祸国殃民;选不好地方领导,则地方缺钱发展、一片混乱。可见,干部的素质、选人用人是有利或者制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不负责任的干部,或只挣面子而不脚踏实地做事的干部,以及无德无能的干部,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考核选拔领导人或领头人,不是坐在办公室听一次汇报、搞一次单位职工或代表的民主测评,或一次有限人数的简短谈话就能全面了解的。往往需要组织人事干部通过“火线”“一线”考察、平时多观察、多调查,究竟干部们“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干了什么”“干好了什么”“将要干什么”,全方位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全面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非常必要。

兼听则明在唐朝李世民年代就十分清楚明白,我们共产党人最讲实事求是,最注重调查研究,而不是任人唯亲、唯帮、唯圈、唯近。但在我们的一些地方,执行、落实我党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不严,监督缺位或有时不到位,拔出一些凑数的“次品”“废品”“带病”“重病”负责人到科级乃至县处级以上岗位,影响了改革发展大局,直接为祸一方。

如前几年,某地“选拔”一位年轻干部担任旅游局局长,殊不知该干部没有实干精神,只会吹牛、做表面文章,于是就张罗制定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用财政资金几十万元公开招标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XXXX—XXXX年)》,结果却是“挂在空中的一个美丽风筝”,看起来很美,但是根基不牢固,不可操作,旅游仍然一年不如一年,众多“可观”景点依然回头客很少,仅仅数字业绩看起来是好的。

某县地域优势明显,风光秀美、江河纵横、气候适宜、人民勤劳致富、各行各业发展底蕴深厚,现在却出现常住人口大减(短短几年常驻人口减少7万多)的状况、财政一年不如一年,前一年的年终目标奖,次年底都有可能领不到。究其原因,也许和决策者发展思路、发展方式以及执行国家法律政策不到位有关。

又如五通桥区自我称呼“小西湖”的问题,老百姓都知道把五通桥称呼为“小西湖”不妥的简单道理,有的干部却牢记“小西湖”这个名称,不忘到处自称还沾沾自喜。不妨猜一猜其选用西湖来代替五通桥的原因,可能认为西湖是一个沿海地区的旅游发达地,人工湖十分有名,把自己与西湖搭上边好像很有荣誉感!清代诗人李嗣沆游玩五通桥后赋诗赞扬五通桥“垂杨夹岸水平铺,点缀春光好画图,烟火万家人上下,风光应不让西湖”;五通桥区江河纵横、人杰地灵,山水风光不亚于西湖,是说比西湖美好,哪里是“小西湖”的出处?五通桥就是五通桥,为何偏要拿别地的名字再在前面加个“小”字来作为自己的名字呢?据《五通桥区志》记载,五通桥这个地方过去经济发达,制盐业及其配套产业古今兴旺,20世纪初鼎盛时期桥滩两地工人就超过5万人,素有“金犍为”之称,当时五通桥是犍为县的一部分),1949年以后因其经济发达,国家在此地设“五通桥市”长达 10 余年,该地四季宜居,可培育发展的微型旅游点众多,经济发展亮点多,文化底蕴深厚,因服务盐业而产生的“牛华麻辣烫”、五通桥豆腐乳、黄鸡肉、西坝豆腐等餐饮特色扬名海内外。

五通桥就应该像过去一样,发挥资源优势,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去除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保护好生态环境,变“小西湖”为赛西湖。

笔者提出选人用人改革建议:

一是加强工作过程和干部平时考核,不要死板照搬沿用传统模式,虽然有很大几率选拔出好干部。而且应该加强推荐、任用干部责任制,谁推荐的、谁拍板任命的,出了问题都应该追责,以此增强有关领导的任用人员责任感,切实对国家和地方人民负责。

二是正确对待干部的缺点错误,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干事的干部,很难找到其干事的错误;多干事的干部,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只要主流是好的,我们用其长避其短就行了。

三是干部人品的选择,首先应该是言必行、行必果者。计划和成绩不应该只是写在纸上的,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可验证的。某县201x年上报旅游接待游客人数数百万、旅游收入数十亿元,可实际是:旅游景点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更没有能留宿的景点,导游人数几乎为零、住宿一片萧条,本地人到农家乐吃顿喜酒都是旅游的统计素材,财政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其次应该是有责任心、事业心和党的“初心”者。沉湎于以文贯文、做文字游戏,汇报材料说得天花乱坠,实际情况一塌糊涂;党建、团建应付或不管,党团先进作用难以发挥;不把那些管理服务对象当其亲人,只要能对付上面、应付上面就行,哪怕下面问题很多,如存在非法出版物、项目建设不落实、经费违规乱用、监督作用缺位等都不管,这样的干部决不能用。另外,干部必须是基本素质没有问题者。学习提升知识内涵、调查研究摸准情况、分析研究找准关键要害、民主科学决策减少失误等基本素质,是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因素。如果调查研究只是走过场、看表面、见个案、不深入、不全面,做事只会夸夸其谈、不务实、不到位,只抓“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领导工程”,不为地方和人民做实事谋长远,忽视基层实际和客观规律,弄权行、办实事为民谋福利不行,这样的干部决不能用,更不能提拔重用。

五、教育问题事关千秋万代发展

教育的两个部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关系着人的素质问题。笔者就教育改革提出两点可参考意见。

(一)增强教育的有效性,促进生态发展可持续

既要重视智力因素教育,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教育,而且要贯彻始终,才能培养出新一代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时间大多在学校教育阶段,因此,教师不只应该教授科学知识,更应该言传身教,促使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有助于学生好好学习,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干好事业,利国利民。这需要教师的高学历加良好品格。国家该对教师的品格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渠道。

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系统应该对所有教师的品格进行再培养、再提高,以解决学生崇拜的教师自身短板问题。我们的基层管理者应该做两件事:一是对所有基层党团组织安排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以身作则、监督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引领,充分调动党团员这个先进群体对所有家长家庭教育的正能量引领作用。二是强制对所有生育孩子家庭的夫妇开展教育子女能力培训,这项工作开展的最佳时机是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证的时候,必须交费接受正规的准父母教育后才予办理结婚手续,让其在结婚生育前学会如何当一个合格父母,以便祖国的“未来”能够身心健康成长,以充分发挥孩子成长历程中最早、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品格引领、实时教育作用。这样培养出来的接班人,才能在发展中不缺德损害自然和人民利益,从而促进生态发展可持续进行。

(二)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这里说的针对性,包括不同学生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针对性。

社会进入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飞速发展,对教育的针对性需求越来越迫切。可以说,谁占领了教育高地,谁将拥有世界未来的话语权。

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我们的现行教育,却没有针对“360行”,只有文科、理科两“行”,可不可以增加一些“行”,诸如财会科、秘书科、企业管理科、经济管理科、林业科、农业科、养生科、体育科、竞技科、信息化科、军事科等,让对现行教科书不感兴趣的学生多一点选择渠道或出路。又如学校学习的外语,可不可以在中学时就多一些诸如德语、俄语等非英语选项。

六、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各区县有各自的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降低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比重。如峨眉山市,就可围绕峨眉山的旅游资源做文章,发展好旅游相关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各项产业,带动整个峨眉山市的经济发展。

区域发展和科学决策的关系是密切的,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发展,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大环境有关,也与区域位置、地方官的选拔使用、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方面息息相关,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继续不断探索新改革,进而新改革促进新发展,区域经济才会持续发展得更好。

注释

1.《五通桥区年鉴(2020)》。

2.《五通桥区年鉴(2021)》。

3.《乐山市五通桥区志(1991—2005)》。

4.《五通桥区志》(—1991)。

5.《中国共产党五通桥历史》。

6.《犍为县志》。

猜你喜欢

干部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教师发展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