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雕塑中的表现手法及运用
2021-11-28徐随金
徐随金
(福建省德化县随观堂瓷研所,福建 德化362500)
陶瓷艺术是传统文化中艺术的代表之一,随着现代陶瓷雕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融合了传统元素,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现代陶瓷雕塑备受人们喜爱,通过静态的表现方式,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因素,以及他们对于美的理解,有着较高艺术价值以及表现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发生了转变,如何在陶瓷雕塑过程通过表现手法的进一步运用提高陶瓷雕塑品的价值需要不断探索,从而推进我国现代陶瓷雕塑事业发展。
一、陶瓷雕塑的含义
瓷源于陶,但精致程度胜于陶。二者之间具有相对紧密的关系。以往的陶瓷通常会使用黏土、石英等作为原料,此后经过专门的技术加工形成陶瓷制品。对其加工的环节主要为粉磨、烧制等,在不断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逐步完善。陶瓷的雕塑作品便是雕塑家联系实际生活,加上自身的想象来对客观事物进行美化的结果。作品不但可对客观的事物进行仿真化的表达,同时还可体现创作者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赋予陶瓷雕塑作品更为生动的生命力,使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陶瓷艺术具有典型的造型特征,因此作品的艺术神韵较为丰富。艺术品与生活的关联度较高,但同时其艺术性也需高于生活,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意蕴。若想优化作品的艺术效果,达到更高水平的艺术追求,便需创作者在科学选择原料和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有机融合自身的创意,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获得广大受众的认可[1]。
二、陶瓷雕塑的造型特点
(一)陶瓷雕塑造型比较单一
陶瓷雕塑作品所能应用的原料类型相对单一,因此在设计作品的造型时,也会受到一定的局限。通常应用的造型结构相对简单,观赏者能够直观看到造型的动作或表情,同时作品均以静止的状态呈现。陶瓷作品的造型主要为人物或动物,这也体现出造型单一的特点。如在对武松打虎进行造型时,通常表现的是武松的英勇形态,而对老虎的塑造则相对简单。在塑造动作时,不论动作如何,均以静止的形式呈现,无法体现出动态化的特征。同时作品的内涵也相对简单,仅能呈现出某一瞬间的状态,整个作品的传神性较差。
(二)陶瓷雕塑造型较为完整
陶瓷雕塑作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不但可表现出塑造对象动作和神态,也可体现作品的独特内涵。陶瓷雕塑的内涵便是通过全面呈现艺术作品来表现相应的状态,只通过局部则难以呈现出全部的形态特征。且陶瓷的不同部分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相互和谐统一。如在雕塑公鸡打鸣时,创作者便会倾向于对公鸡的头和身体进行细致刻画,而对双腿的刻画便相对简单,这样便可通过头和脖子的部位来体现出公鸡的高傲姿态,从而体现出整个作品的高昂姿态,为不是通过全身的形态体现出来,从而提高了雕塑作品的整体内涵[2]。
(三)陶瓷雕塑造型具有艺术美感
陶瓷作品与书法等其他艺术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特点较为独特,能够让观赏者更为直观地把握整体造型的艺术特征,且观赏者可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从而把握作品的整体含义。通过对雕塑作品进行细化欣赏,不但可让观赏者获得视觉体验,同时还可促进雕塑者更为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思想,使自己与观赏者形成情感方面的共鸣。
三、陶瓷雕塑的造型思想
(一)陶瓷雕塑造型美学思想
人们一直对陶瓷的纹样和颜色给予较高的重视,但对其造型的关注度不高。但陶瓷作品的造型对整个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若想提高雕塑作品的艺术性,便需在造型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全面展现陶瓷雕塑作品的思想内涵。在对作品的造型进行设计期间,需突出整体的视觉体验,全面展现创作者的美学思想。我国的陶瓷雕塑创作与美学追求一致,在实施作品的造型设计期间,便可运用具有传统特色的线条开展设计,不断提高造型的和谐度。同时也需从整体层面来突出造型中不同形式的美感,充分展现出造型的思想内涵。通过采取上述形式,便可保证陶瓷雕塑作品能够全面呈现出艺术韵味,实现预期的造型效果。
(二)陶瓷雕塑造型与文化底蕴相结合的思想
陶瓷雕塑作品能够有效突出艺术的精髓,因此设计人员便需科学把握。在不同的文化发展时期,文化的形态均有各自的特征,因此在对陶瓷雕塑作品进行创作时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也存在差异。如宋代文化较为恢弘,因此,此时期的陶瓷雕塑设计者便表现出宏大的气势,造型也较为典雅。明代时期,思想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较大,因此陶瓷雕塑作品的类型也相对素雅。当前,我国的文化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因此陶瓷雕塑的造型也相对多元,且具有简洁性的特征。陶瓷雕塑造型可充分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特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深度而全面地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思想内涵。
四、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
(一)现代陶瓷雕塑的成型手法
1.直接成型法
该种方法是最基本,也是发挥最灵活的造型方法。陶瓷作品的创作者可直接通过手工盘完成作品的初步造型创作。该种方法的原始性较为明显。在外形的塑造方面也更为追求淳朴的风格,不会对比例和华丽感进行过多的追求。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技术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有效的继承,基于优秀的创作思想,通过作者的反复实践和加工,对以往雕塑中创作的规范性进行了改良,从而体现出作品的独特艺术特征,以原始的创作手法来呈现出当代浮华社会中的清新自然之风。在选择材料方面,该种方法并未对原料的类型提出过高的要求,自然也不能随意选择原料,而需考虑到材料的实用价值,如若想创作瓷器,则倾向于选择高岭土而非黏土作为原料。由于高岭土的可塑性和粘性均较高,且在绝缘性和抗酸溶性也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因此使用该种原料制作瓷器便较为适合。在成型的方法方面,可使用盘泥条、泥板相间等方法实现成型,其中盘泥条方法便是通过垒积的方式将粗细适中的泥条有规律地盘筑起来,表现的手法相对随意。泥板成型的方法便侧重提出碾、切等手法,充分发挥泥的柔韧性和可塑性特征进行创作。泥条、泥板相间的造型方法倾向于使用“斜围”等方法,同时可综合运用挖、堆等方法来形成立体的空间艺术效果。
2.间接成型法
该种方法也被称为模具成型方法。对模具的使用需更为重视,从我国各大瓷器制作区域来看,瓷器的成型方法多数以模具为主,对于陶瓷作品的创作者来讲,运用模具也可作为有效的方法。在对陶瓷作品进行创作期间,艺术家可通过模具来完成作品的初步造型,借助模具来完成作品造型的方法,能够对以往的单一造型进行优化设计,提高陶瓷雕塑作品的艺术性。艺术家也可通过对模具的创新来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作品,为人们展现出不同风格美感。虽然利用模具来成型具有较高的便利性,但在造型的精细度方面还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模制成型具有难以达到作品的预期制作效果的特点,因此在运用模具成型时,只能基于翻制塑型胚体,在作品还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前,复制出塑性的胚胎,完成雕塑作品的再创作,通过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来提高陶瓷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装饰手法
1.装饰手法的反借用
陶瓷艺术作品设计的成败主要拒绝与艺术家所使用的具体装饰方法。陶瓷作品的艺术美感主要可通过泥、火和釉三种媒介来客观呈现。上述三种媒介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可充分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能够促使人内心的自我认知和审美获得提升。基于火的作用,原始泥土的颜色和釉色会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造成收、张相悖的效果。由于釉自身的弹性和抗张力均较低,因此陶瓷雕塑作品在烧制期间便会出现开裂的情况,从而使艺术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此外,艺术家为追求装饰技艺的优化创新,还会运用油脂或食盐等物质来造成作品形成一定的缺陷,这样陶瓷雕塑作品便可表现出独特的缺陷美感。艺术家通过采取创新性的方法来塑造出独特形态和艺术美感的作品,不再一味追求艺术形式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样便可极大丰富陶瓷雕塑造型的风格,明显优化了作品的艺术性。
2.材料本身的直接借用
陶瓷原料自身便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陶瓷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方面的创新,艺术家们便会在作品创作时,运用雕塑材料的差异性特征,将不同原料共同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从而表现出作品独特的美感。如在制作农用陶罐期间,通常会选择质地较为粗劣的陶泥完成制作,而在制作精细度较高的瓷器时,则倾向于选择细度较高的瓷泥,如高岭土等。上述选择的倾向不但考虑到了雕塑作品的实用性的价值,同时也能够迎合社会的审美追求,是大众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前者主要体现出淳朴和自然的美感,后者则体现出精细化和高雅的艺术性。二者的共存发展全面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现代陶瓷雕塑创作者为传达出自然和本土的艺术气息,基于陶泥本身的性质特征,人为干预其自然成型的过程,运用泥和浆的不合特征来使作品呈现出自然的裂痕,这样便可产生出自然的缺憾美特征,让受众能够从中感受到艺术的不完美。这样不但不会削弱作品的艺术价值,反而会呈现出难得的艺术美感,从而极大迎合了当代人对陶瓷雕塑艺术的精神追求。
3.装饰手法的创新
在制作陶瓷雕塑作品时,釉的使用频率较高。但在使用釉的过程中,由于其操作的难度较高,便提升了陶瓷作品制作失败的机率,也会给人们留下一定的遗憾。在对陶瓷作品进行上色和烧制期间,创作者需精确衡量釉的使用量,如果使用的精度不足,则会直接影响到陶瓷作品的成型效果,主要表现为开裂、流釉等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作品通常会被列为残次品,也不会作为成品进行展示和销售[5]。但当代的陶瓷雕塑创作者却独具风格,其通过艺术的角度来欣赏和衡量原本的“残次品”,通过新的创作视角来进行衡量和加工,从而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将原本开裂、气泡的部分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为人们营造一种缺憾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家陆续将上述制作的“缺陷”运用到现代陶瓷雕塑作品中,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在不断丰富雕塑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也同步提高了雕塑艺术的艺术美感,充分迎合大众对艺术作品的新的审美追求。
五、结语
总之,随着现阶段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现代陶瓷雕塑也有了新的认识,人们的审美要求更高。现代陶瓷雕塑过程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通过以上分析,从多方面研究了具体的表现手法以及运用策略,希望分析能加强实践研究水平。同时,作为陶瓷雕塑技术人员,更应该全面地学习先进的手法,科学地应用到雕塑过程,从而提高表现手法的创新性,以为人们提供更高水准的陶瓷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