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
——以国网固原供电公司开展定点村帮扶为例
2021-11-28郑珍
郑珍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宁夏 固原 756000)
一、实施背景
宁夏南部山区历史上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国家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特别是位于南部山区的固原市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里的发展变化和群众冷暖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关怀,习总书记多次深入固原视察指导,坚定了固原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脱贫攻坚,电力先行。为如期完成服务地方脱贫攻坚任务,国网固原供电公司党委高点谋划、高位推动、高效落实,始终坚持主动作为,引入“外部视野、利益相关方参与合作”的工作理念,联合政府、村委会、村民和媒体四方外部力量,在“树立脱贫志向-铺平脱贫道路-添彩脱贫美好”等致富“造血链”关键环节,创新思路、协同发力。经过“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掌握脱贫技能,让贫困群众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动能十足。
二、思路创新
(一)整合内部资源,建立扶贫工作小组
把完善机制、创新内部管理作为重要切入点,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以营销部、运检部、党建部、人资部、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专班,编制扶贫工作要点,确定10 个方面20 项重点工作任务,召开扶贫工作双周协调会,统筹推进扶贫整体工作。选派党性强、业务精、作风优的5 名党员,开展固原市西吉县马湾村、玉皇沟村、彭阳县太寺村、隆德县神林村4 个定点扶贫村的驻村帮扶。
(二)引入外部视野,联动各方协同推进
引入“外部视野”的工作理念,秉承“社会问题社会各方共同解决”的工作思路,联动政府、村委会、村民和媒体四大相关方,借助利益相关方的资源优势共同解决贫困村“思想基础薄、人员技能短、产业底子弱”等发展困境,切实在扶贫工作中形成合力。
(三)转变扶贫思路,输血造血并重发展
转变以往由单方面“输血”的方式,向“输血”和“造血”并重转变,通过“思想上树立脱贫志向”“技能上给予指导培训”“电力上进行农网改造”“产业上因地制宜发展”“产品售卖上开展消费扶贫”等方面,打造了“思想-技能-电力-产业-消费”全环节造血链,为贫困户持续增加创收增添动能。
三、实践举措
(一)志智双扶,播撒“要脱贫”的种子
1.唤醒脱贫斗志,宣传引导促转变
一是政策宣讲
固原供电公司坚持“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安排驻村干部深入扶贫一线,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准确把握贫困群众的思想动态。通过兴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村民大会等形式宣讲政府在养殖业、金融贷款方面的惠民政策。
二是案例引导
为了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脱贫效益、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斗志,固原供电公司的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进入村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贫困户的困难与需求,与贫困户分享通过发展养殖业及外出务工而成功脱贫的鲜活事例,从思想上拔掉贫困户的“精神穷根”,引导他们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2.提升村民素质,技能培训传真知
一是开展电工技能培训,让贫困户脱贫“有方”
固原供电公司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为目标,与村支部联合开展电工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可被介绍加入电网建设的施工团队,在缓解施工团队用工难的同时增加村民的收入。
二是开办养殖扶贫专班,让贫困户致富“有术”
针对定点帮扶村的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养殖技术不高”的现象,固原供电公司采取“走出去拓宽视野”与“引进来现身说法”并重的方式,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养殖大户走进先进地区农户家中学习养殖技术。同时,邀请县专业技术人员围绕养殖的工作要领进行技术服务和科学指导,助力贫困户成为养殖业的行家里手。
三是组织村民外出务工,让贫困户就业“有路”
针对贫困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的现象,固原供电公司主动联系当地工商贸企业,对接劳动力需求,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宽了贫困户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
(二)三辆快车,铺平“快脱贫”的道路
1.电网改造升级,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固原供电公司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井井通电、小康电示范县等工程项目1326 项,先后完成81 个小城镇(中心村)、337 个自然村的通动力电配套建设,实现动力电按需全覆盖。在西吉县偏城乡马湾村,固原供电公司把动力电线架设到农户家门口。由动力电驱动的铡草机替代人工或柴油小型铡草机,加工饲料省时、省力、安全,帮助村民扩大养牛规模,脱贫致富步入良性循环。
2.建设光伏银行,积蓄脱贫“阳光存折”
一是解决光伏发电并网问题
目前固原市内有光伏扶贫电站205 座,占宁夏的67%。为了让农民的分布式光伏切实取得收益,固原供电公司借助技术和资源优势,投资新建和改造配电线路和设备,解决电“发出来、并上网”等关键问题,切实让固原农民拥有“阳光存折”。
二是及时转付补贴费用
固原供电公司全面落实“同步接网、全额消纳、及时结算”要求,严格按项目合同约定时间支付电费资金,确保光伏收益及时结算。初步估计,光伏扶贫每年可为每个贫困村增加收入10 万元以上,增加公益性岗位3237 个。
3.深植特色产业,解锁创收“财富密码”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为了鼓励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政府担保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贷款5 万元。固原供电公司争取扶贫资金50 万元,为马湾村125 户村民新建和改造牛棚。马湾村牛存栏由2014年不到200 头耕牛增加到2020年1000多头肉牛。2018年,驻村干部为马湾村引进了短平快的“月子鸡”项目,按照贫困户出资2 元,固原供电公司出资9 元的方式将“月子鸡”苗分发给140 户马湾村村民进行饲养。如今,马湾村每产月子鸡4000 多只,月子蛋30 万枚,牛存栏1000 头。
二是形成农民稳定增收新机制
为加快养殖生产效率,固原供电公司打造农村经济合作社,经济合作社95%的售卖收入返还给贫困村民,5%的收入归于村委会,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大力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其中,西吉县马湾村与某市场企业开展售卖合作,将月子鸡蛋以1.3 元的价格售卖给富阳集团,将其中1.2 元的收益返还给农户们,0.1 元的收益提交给村委会,该扶贫模式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三)纵深发力,添彩“真脱贫”的美好
1.着力拓宽消费扶贫渠道,助力产品销售
一是主动牵线搭桥,畅通消费“致富路”
由于贫困村的信息不畅通,时令蔬菜集中上市后存在售卖难的问题,为帮助农民拓展销路,固原供电公司主动搭起“生产-销售”桥梁,及时联系固原市润农供销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并由该公司派专人上门收购农产品,进行质检、包装、运输,并通过国网电商服务平台销售,建立起了国网电商公司、当地农业合作社及贫困户之间的产销对接机制。
二是设立扶贫展区,扩大扶贫“消费群”
为引导广大电力客户积极参与到消费扶贫中来,固原供电公司在所属办公场所和供电营业厅张贴“消费扶贫倡议书”展架86 个,摆放消费扶贫宣传资料4000 余册,大力推广“爱如电”和“惠农帮”APP 线上销售渠道,引导电力客户优先购置属地扶贫农产品。
三是线下积极订购,鼓足农民“钱袋子”
固原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将扶贫农产品用于国家法定节假日慰问及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慰问等活动,号召公司系统职工积极参与扶贫农产品“爱心订购”。
2.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保障可靠供电
一是建立档案,定制个性化服务
针对当前特色产业发展迅速、用电需求增多的情况,固原供电公司认真排查摸底,积极走访扶贫车间,为170 家扶贫车间量身定做“一户一策”优化用电方案,指导扶贫车间经济合理用电,平均降幅达到0.25元/千瓦时。
二是定期跟踪,打造持续化服务
每月组织六盘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对养殖户进行走访,加大线路、设备的巡视力度,对用电负荷增长过快的配电台区开展低电压治理,提升用电质量;发放“便民服务卡”,电话预约,服务上门,帮助养殖户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用电技术难题,全力为养殖户的可靠用电保驾护航。
3.充分借助社会主流媒体,宣传扶贫成效
固原供电公司主动与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省级媒体以及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等行业媒体联系,宣传报道固原扶贫成效。联合中国企业报以“一切为了脱贫”为主题,采用“1+10”模式,既1 篇西吉县脱贫专稿,小康电示范县、农网改造升级、光伏扶贫、定点扶贫、驻村干部等10 篇专稿,利用中央、省、地市媒体资源开展固原电力扶贫典型宣传。《宁夏西吉:调整产业结构肉牛养殖助脱贫》中央电视台3月30 日新闻播报《马湾村:一个贫困村的“逆袭”之路》《“扶贫电”照亮六盘山—宁夏固原供电公司助力脱贫攻坚纪实》《脱贫故事:“红河谷”的致富经》《电力扶贫添动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扶贫成效报道,增加社会公众对于固原扶贫的关注度。
四、工作成效
(一)切实改善供电质量问题
“十三五”以来,固原供电公司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村的用电环境,为村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截至2020年底,固原市农村供电可靠率已经达到99.76%,电压合格率达到99.97%,户均容量2.24 千伏安,村村动力电覆盖率100%。“两率一户”指标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标准。城乡群众真正实现了由“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
(二)有效提升产业扶贫效益
国网固原供电公司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找准路子、突出特色,紧扣产业基础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通过线上入驻国网电商平台,线下设立营业厅扶贫农产品展区、鼓励员工购买等方式,在提高产业效益的同时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截至2020年底,国网固原供电公司已在马湾村投放月子鸡苗两万余只,扶贫消费月子鸡、月子鸡蛋36 万元。马湾村民收入一年一个台阶,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2730 元提升至2020年的10500 元,人均收入7年翻倍,全村脱贫,实现了由“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马湾村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转变。固原供电公司帮扶的隆德县神林村、彭阳县太寺村、西吉县玉皇沟村和马湾村先后退出贫困序列。
(三)彰显国网卓越履责形象
国网固原供电公司将固原扶贫模式作为打造“国家电网”公益品牌的重要抓手,不仅转变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让贫困户获得了可持续的脱贫致富能力,促进了社会各方对“国家电网”品牌形象的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2020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央广网、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固原供电公司扶贫工作188 条次,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省级媒体报道243 条次,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等行业媒体报道147条次。国网固原供电公司扶贫工作专班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