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021-11-28张彬
张彬
(潍坊市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山东 潍坊 261021)
引言: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中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不强、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管理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是最主要的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优化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信息化质量管理控制系统进一步把握施工细节。还要做好施工成本控制,树立科学控制理念,不断加强成本预估的精细化水平,保证施工各环节成本控制有效性。同时,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全面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一、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一)质量控制力度不强
随着我国施工造价成本的不断提高,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施工成本造价的投入,物资材料设备的周转、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配置等都各个施工环节,都关系着施工质量管理结果和水平。就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整体水平来看,许多施工建设单位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多采用分段施工的承包管理模式,无法全面地落实各个施工放到具体责任和质量管理范围,造成了管理混乱局面,无法保证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不仅如此,建筑施工设计大量的资金运转,趋利避害是大多数施工队伍都会选择的方式,受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限制,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阻碍到了正常的管理秩序,十分影响整体进度控制水平。
(二)成本控制效果不佳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施工建设单位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和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保证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现阶段,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控制施工成本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不仅未能有效控制在施工造价成本,确保成本应用与管控的合理性,也无法实现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利益的最大化。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一些施工建设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全过程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许多成本管理的相关人员往往将管理重心放在施工后期的成本结算,忽略了建设施工各项目中整体成本管理过程的成本支出,未做好施工前的充分预算,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体系,导致大量成本无端流失,增加了企业施工阶段的运行成本投入[1]。
(三)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提升,建筑建设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质量水平却参差不齐。许多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单位,不仅监管水平不到位,还常常出现自主监管的问题发生,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整体水平,影响了建立工作质量和效率。还存在少数质量监管单位为形成专业的监督领导队伍,未能充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全过程监督,许多安排调度工作都未能面面俱到,少数施工环节未得到深入监督监管,难以达到施工设计方案中的预期目标,为后续施工留下了极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不仅如此,由于质量监督体系的一应问题,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足,许多不合规格的材料,施工效率水平不高的设备流入施工现场,导致工程频发质量问题,在造成严重社会恶劣影响的同时,还极大地扰乱了建筑市场的良好有序发展。
(四)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工序相对复杂,参与建设的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建筑理论还是,还要具备丰富技术应用手段和理论结合经验。就我国当前的施工质量管理整体来看,施工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质量控制力度
1.优化质量控制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必须优化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发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健全的工程质量控制机制,确保质量控制工作实施效度。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全面创新施工质量管理办法,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特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施工建设方案,以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在施工作业的实践和发展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顺应时代发展大背景。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中期进行和施工后期处理等三方面分别入手,保证施工管理的分层、分段,保证有的放矢,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依照施工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工程交叉专业的要点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以优化施工管理体系为基准,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水平[2]。
2.构建信息化系统
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施工管理技术被用于施工质量管理中,作为建筑构成的施工单位不仅要及时地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还要进一步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此来实现统一的管理。例如,可以深入探究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应用,利用BIM 技术和软件的模拟性功能,打破以往平面设计施工图纸的局限性,更具体、直接地表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使各个工程施工安装的专业交叉点能够得到全面显现,便于技术人员和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以及有冲突支出,保证前期施工准备的全面性和规范化水平,使建筑的方位、样貌更好地观察,即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临时变更与调整也不用大费周章。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在信息化平台中录入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应信息,提高岗位分工和责任分工的精细化水平,确保及时发现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便于追究责任,也便于施工质量监督监管。可以通过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APP 或移动端软件,加强施工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共同联动,提高信息分享传输效率,保证质量管理人员工作开展的质效水平。
3.把握施工细节
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施设备,就以具体施工环节来说,在施工的每一环节都会用到混凝土材料,拌和、浇筑、碾压、养护等施工工序都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都能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既要把握施工建设的重点,还要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细节,依照高质量工程建设的实际标准,合理设置工程建设的具体目标,严格把握工程各环节的管理质量水平,以此达到既定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质量管理目标,必须通过要及时反思,加以全面、深刻的总结,确保及时反馈质量控制水平,以便灵活调整施工质量控制细则,确保施工各环节都符合国家建筑工程建设标准。
4.严格控制施工影响因素
在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也比较繁琐,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作业中,存在许多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例如恶劣天气、施工条件、周边市政工程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3]。针对这些问题,作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采取科学的质量管控办法,采取有效的预警方式,避免因外部客观因素影响房屋建筑的建设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保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相应地,考虑到建筑工程可能会在施工阶段临时有建设图纸的变更,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施工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配合,全面考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施工方案,优化施工设计,以此保证施工各流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二)做好施工成本控制
1.做好成本估计
施工成本控制水平决定了建筑工程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着建设企业的长久稳定的现金流和资产,因此,为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必须从施工成本控制入手,做好施工成本的估计和预算工作。就当前的施工造价成本来看,材料、设备、人员是最主要的支出方向,其中,施工材料的建筑占整体支出的比例最大,必须要加强对材料造价成本的计算,科学合理地估算整个工程建设需要的材料,既要节约资源经费,也要合理花销避免材料不足或过多浪费,更要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保证低碳、环保、绿色以及生态友好。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对上报价格的审核确认,保证专款专用。其次,还要做好对工程量的预估,以此确定设备机械的数量和参与建设人员的数量、技术、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数量。最后,还要合理估算工程的时间成本。通过反复核查确保成本预算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全面规范施工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以便及时发现成本支出过大问题,加强监控调整,提高成本预算的精确性和综合控制水平。
2.加强工程成本控制
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水平。为了企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必须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工程成本控制,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人员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宣传教育,使其科学控制成本支出,节约生产建设资源,保证利润水平的成本管控观念,以此来保证施工各环节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提高工程成本控制的综合质量和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在确保统一成本管控思想后,还要以健全的科学成本分析机制为支持,保证更科学合理的预算分析,使施工项目的整体支出与成本预算相协调,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优化成本支出,合理有效的支出,在各个施工环节设置相应的成本投入定额,确保成本控制举措的效度[4]。
(三)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施工质量监管体系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水平的关键因素,必须要确保施工质量监督检查的质量水平,以此来不断完善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体系。严格依照国家相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细则开展施工活动,全面考虑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重点和影响因素,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基准明确施工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全面规范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操作行为,保证行为的标准规范,防止出现违法违规的施工操作,保证施工技术水平和工艺标准,严禁在施工作业中任意妄为,漠视质量安全规范。相应地,还要提高监管力度和水平,加强对各项施工建设手续的检查,确保施工人员符合资质,加强现场材料设备和安全施工装备的检查,随时、密集抽样,保证各生产资料的质量水平。
(四)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在我国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也处于高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才能科学灵活地开展施工作业,而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在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要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同时不断完善人才考核机制。在施工准备阶段就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的考核和交底,在施工开展阶段,还要全面激发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可以以管理业务评比的方式,及时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鼓励表彰。相应地,还要为其创设良好的在职学习条件,不断提升施工质量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知识,提高其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效性。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决定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决定了建筑成果的使用寿命,为了更好地满足预期工程建设方案需要,必须全面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客观地正视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和策略,全面创新优化,保证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