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探析
2021-11-28庞文静
庞文静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0)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分析学生的未来就业趋势以及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引导学生不断清晰人生规划的基础上,完善教育体系,细化教学内容,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学生的成长需要合理的引导与技能培养,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比较侧重于学生学习技能以及学习素养的培育,合理掌握因子分析技术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问题与不足,能够有效提升院校的教育改革效果,并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引导方式,督促学生纠正学习错误,掌握有效就业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不断成长以及综合素养的持续进步[1]。下面主要根据个人以往经验以及当前一些比较成熟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集中研究不同因素对因子分析结果以及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期望个人的意见与想法能够为同行以及学生就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方向与意见。
一、因子分析方式的有效作用简介
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就业数据总结期间,会采用因子分析等方式进行相关的数据整合与研究,尤其是在现代化技术发展水平比较先进的背景环境下,因子分析能够发挥更加直观的数据解析效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会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子分析方式的合理运用,能够结合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及就业期间的相关情况进行数据对比,了解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能力偏差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能够在不断满足高职学生未来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快掌握工作适应能力、工作岗位就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转化能力,避免过于局限的教育理念或者教学手段,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与进步,限制学生的就业发展与进步[2]。
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因素
根据现有的因子分析结果来看,影响学生就业能力发展与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其一,个人基础因素,例如:基础学习能力、内部动机、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成长需求等因素。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决定了学生的自身的成长可塑性。高职学生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可能在技能练习以及专业课学习期间会展现出不同的学习优势与状态。多数学生的具体表现多为:个人学习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小部分学生的表现会存在较多的差异性,可能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虽然并不突出,但是在创新意识以及思维转换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就业期间的工作能力成长与发展情况一般比较稳定,进而在个人追求以及自我成长与进步方面并没有比较突出的目标。少部分学生虽然就业或者学习期间具有较为突出的目的性与上进心,但是由于自身规划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定力不足,可能会遇到众多的就业困难与成长挫折。归结其隐藏原因,可能是多数学生的个人追求比较稳定,对于自己的成长与就业情况比较满意,进而在就业期间也表现稳定,会主动承担工作责任与就业任务,但是缺乏持续性或者工作上进心;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可能上进心、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个人能力以及实践经验有限,进而在就业期间缺乏一定的坚持动力与成长定力,需要学生主动调整心态与工作状态;其二,能力成长因素。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实践以及工作期间,单纯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不能够有效保障个人能力的成长与进步,亦或只是长期处于工作稳定状态,缺乏一定的就业成就感以及团队合作意识[3]。理论上来说,关于学生就业能力成长方面的外界影响因素也较多。其中,就业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人能力转换意识,就直接决定了其团队合作关系的优劣。学生们一般能够根据自身的探索以及长辈或者单位同事的教导,主动改进自身的问题与不足,但少数学生可能由于校园环境学习与日常生活成长期间,缺少挫折体验,进而在团队关系相处期间,缺乏积极主动性以及协同协作意识,进而缺少一定的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心理承受调节能力。针对个别学生的成长问题,高职院校也应当及时进行教育计划调整,避免学生在就业期间遇到众多挫折与磨难,无法快速调整心态与工作情绪,影响工作状态或者与团队、同事间的友好相处。
三、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教育培养目标,发挥因子分析作用
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养,高职院校不仅需要深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及表现,进行综合研究以及教育体系调整。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树立学生清晰的就业发展观念,给予学生合适的就业发展意见,方便让学生在未来就业以及成长发展期间,快速融入社会环境以及工作岗位。首先,可以结合院校内部的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关因子分析公式、模型进行优化改良。传统时期,由于数据信息传递相对麻烦,很多高职学生的就业数据信息统计结果也相对笼统,进而对于学生在就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情况的了解也相对有限。现代化教育发展背景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育以及管理手段,能够在有效提升数据分析结果精确性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问题以及就业困难,并结合学生就业期间反馈的相关问题与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与完善;其次,针对学生就业期间遇到的多种问题以及情况,进行集中化解决与深入分析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指导效果。其实,多数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不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可能只是由于对就业岗位的初始预期过高,进而导致在实际就业期间产生了落差感受。想要提升学生未来就业期间的工作稳定性,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以及未来就业、创业指导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就业发展规划目标,以及找到合适的职位能力定位方向;最后,加强与院校合作单位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因子分析一般只能根据数据结果来判断学生就业期间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够完全用数据了解学生的具体问题。这时,作为教研人员,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合适的调整与处理,避免过于依赖数据分析结果,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影响学生的就业成长与发展[4]。
(二)总结教育发展问题,完善教育体系制度
高职院校在因子数据分析总结后,也需要结合院校的实际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与完善。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实习以及就业情况分析来看,很多学生都存在就业期间,专业能力发挥不足或者岗位工作内容与院校学习期间相差较大等问题。结合数据化的分析结果,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薪资水平来看,多数学生依旧存在工作压力大,薪资水平上升较为缓慢等问题。造成这些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就业适应能力不足与专业化技术水平差异等问题,也存在学生心态意识不坚定、就业流失率较大等问题[5]。首先,院校在技术教育培训以及课程教学期间,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养培育,以及相关就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其次,积极考虑学生的核心就业需求,完善教育内容与数据分析方法。其中,缺乏清晰的工作定位,可能是导致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缓慢的重要因素。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以及能力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指导体系,能够在有效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岗位工作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就业适应、应变能力。单一的技术操作能力只是学生未来工作成长的基础性能力之一,与团队合作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配合能力,也是学生应当主动进行完善的能力调整计划。清晰地自我定位与成长目标,能够避免由于个性化想法过于突出,或者其他能力意识的不足,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与成长。
(三)加强实践锻炼培训,培养综合就业能力
实践锻炼是检验学生就业能力是否合格的有效教学策略。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很多学生在专业化知识学习以及未来就业期间,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经验积累等方式,不断提高工作业务水平以及自我检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但是对于工作压力或者工作挫折的处理,往往比较仓促或者缺乏比较清晰的自我舒缓意识。加强实践锻炼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指导研究,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素养等问题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完善。高职教育培养期间可以着重锻炼学生的挫折应对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岗位工作期间,工作任务并不完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可能是完成工作任务以及目标,引导学生清晰未来就业发展理念,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挫折以及工作压力的存在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水平以及抗压能力。
四、结束语
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关注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成长,能够在集中解决不同影响就业能力因素的同时,指导学生清晰未来工作发展目标以及就业计划。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不仅需要主动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技术,也应当结合当前大数据、因子分析等方式,完善教育发展理念,细化教育课程体系,进而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稳定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