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发展研究

2021-11-28

山西青年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书籍师生

纪 辉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普及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将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把各种信息传输给受众。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学习、交流习惯,获取信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新媒体技术手段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刺激着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形式的创新,满足广大师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学习、交流需求,积极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为高校图书馆管理高质量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内涵及现状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内涵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内储藏文献资料、书籍、信息资源等资源集中整合点,是整个高校内资料信息最全、文献书籍最多的学习场所。[2]高校图书馆管理是服务的对象是高校师生,管理的主体是图书馆,对图书馆内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管理和配置,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师生对图书馆的综合评价,影响到图书馆配置信息资源的能力。高校图书馆管理一直伴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运营,纵观高校图书馆管理发展史,不难发现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着一些不足。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1.管理机制比较传统

虽然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在方式和形式上有了不少改进,但整体上来看,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机制为主。[3]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服务形式上,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形式依然以传统的采购书籍、整理书籍、对外借阅;其次,高校图书馆员整体素养有待加强,尤其是服务水平主要停留在整理书籍、借阅服务上,对新设备、新传播渠道了解较少,不能跟上新技术、新手段的投入使用;再次,管理机制缺乏激励性,不能有效推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

2.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高校图书馆增加了相应的新电子设备、新技术手段,但相关的应用水平却不高。表现在:新电子设备和新技术手段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仅作为简单的借阅服务和检索服务,服务方式仍以人工操作为主,电子设备承担辅助作用。另外目前高校图书馆对互联网技术的资源共享功能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在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仍处于初步阶段,信息化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高校师生相关信息获取需求,即使建立相关新媒体应用形式,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给予有效利用。

3.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互联网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管理智能化、服务数字化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远远达不到数字化和智能化要求,与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相比,高校图书馆与之差距相当大。[4]一是图书馆作为借阅文献资料、学习交流的场地,多数是由师生及读者选择是否前往,图书馆管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图书馆员与服务对象之间沟通互动少,缺乏交流,管理意识、服务意识薄弱,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变化要求。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面对的新需求

随着信息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电子设备、各种新科技产品在高校广大师生的应用,高校师生在学习、交流、获取信息等各个方面在内容上、形式上、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与广大师生直接接触的高校图书馆而言,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信息类型需求日益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服务对象群体较为丰富,既有紧跟信息化产品的大学生,还有队伍日益庞大的年轻教师。这部分群体与大学生一样喜欢电子产品、电子设备,偏向通过互联网学习、获取信息。服务对象中相当一部分年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这部分群体学习、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查阅纸质文本。[5]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满足不同类型用户不同渠道的信息获取。这种情况下,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类型上要全面,满足不同类型用户在高校图书馆能够及时、准确获取信息。

(二)信息需求更为多元

虽则新媒体手段的应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再仅仅是校园内的广大师生,还有校外人员,服务对象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生,从专业课教师到行政人员再到后勤服务人员。不同人群在阅读书籍、查阅文献、学习目的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要求着高校图书馆需要在信息获取需求上实现多元化,从文献、书籍储藏到检索再到电子设备投放,都有着严格意识上的区别。

(三)网络资源共享需求增多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学习分享广受高校师生欢迎。[6]为了方便、快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借阅书籍情况、掌握书籍储藏基本情况,高校师生更加愿意通过电子移动设备在线解决需求,希望图书馆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需求。这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是目前图书馆面临的最大挑战,实现线上、线下两种途径满足读者需求,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一)健全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主要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发挥图书馆内现有先进电子设备最大利用价值,比如通过设置查询功能的智能化操作,读者需要查阅、借阅书籍一键查询就能准确知道书籍收藏准确位置,进而获得自己想要查看的书籍文献;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化管理,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良性互动,从网络平台信息记录了解读者兴趣偏好,掌握不同群体停留馆内时间。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图书馆管理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提高网络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的有效融合,管理机制的智能化、网络化是高校图书馆高水平管理与服务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方法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方法以图书馆自身为主,对读者体验感关注较少,而新媒体的服务原则把用户体验感、用户喜好、用户需求、用户评价是放在第一位,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对外宣传。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法需要进行改变,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为中心,满足师生尤其是年轻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首先利用移动互联网设备,开发建立手机App软件,以方便师生实现借阅、阅读需求,开发有声读物新功能,创新阅读形式,提高图书馆管理实效性;其次加强宣传,高校图书馆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满足师生需求的同时,利用新媒体加强自身宣传,提升自身服务价值,微信、论坛、qq、短视频、App等多种与广大师生密切相关的新媒体传播渠道,成为当下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方法的可选之路。管理水平与管理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将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发挥最大效用。

(三)强化图书馆员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养

新媒体视域下,对高校图书馆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列高科技产品、新电子设备的投入,对高校图书馆员相应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相关系统、规范的培训内容,从计算机操作、电子设备使用、网络信息查询等培训课题,提高现有图书馆员的业务能力。同时,想方设法引进高技术人才队伍,既具备图书馆员基本管理能力,能适应图书馆工作环境,又能在图书馆员综合素养培训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除了加强具有高学历、专业性强的图书馆员的培训外,还要注意对专业性水平低、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原有图书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图书馆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水平。另外,实施动态化的图书馆员管理办法,充分把图书馆员的工作性质与新媒体技术特点结合起来,树立图书馆员竞争意识。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高校师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主要新媒体渠道有微信平台和视频平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微信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建设,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对外发布相关文献书籍数据信息、图书馆相关服务内容、图书馆组织活动开展以及图书馆管理动态。一方面让受众随时随地掌握图书借阅情况,更加了解图书馆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自发、主动对外发布相关信息,进而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丰富微信公众号多样化运营建设,满足广大师生的多样化需求。另外,通过创建专有短视频平台,增加图书馆曝光率,从文献书籍收藏到阅读,实现借阅从线下走到线上,解决师生借阅时间和空间受限问题,丰富阅读多样化形式,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到线上阅读的交流互动中来。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科研等服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坚持新理念,用新技术、新手段优化管理策略,另一方面要建立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尤其是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人是关键因素。既要重视新媒体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提供的机遇,又要认识到新媒体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的目标,推动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发展中有效进行转型,进而提升高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实现高校图书馆高水平服务。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书籍师生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应对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中人效理论带来的启示
书籍与少年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