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以中餐烹饪实践教学为例
2021-11-28高伟
高 伟
(乌鲁木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的工匠精神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为中餐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指导方法完善提供支持,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职业学校劳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劳动水平现状
从职业教育近几年的生源来看,大多数生源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生源的家庭情况来看,对孩子都比较溺爱,家长大包大揽,孩子缺少责任感,劳动意识更加被淡化,更加缺少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及社会责任,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等诸多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通过劳动教育认知专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认识到学习专业后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烹饪专业学生品质的培养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爱岗敬业、勤学苦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责任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有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把爱岗敬业、勤学苦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教育和深化引导,从仪容仪表、遵守纪律、每次实训后的打扫卫生时的负责态度等方面开始学习,这样学生才会转化为行业岗位上的遵章守纪、尊敬师长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学生基本功训练时切土豆丝的标准是,一个土豆在5分钟内要完成去皮切片再切成火柴棒粗细的形状。这就要求学生在训练中进行成百上千次的勤奋练习,才能达到行业上的标准。
(三)加强劳动教育树立崇尚劳动的观念
在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作为厨师的必修基本课,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到位,劳动观念淡薄、独立完成工作意识差、团队意识薄弱,欠缺精神层面的培养的问题,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无法满足企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实训中以身示范,严格要求。卫生不仅要做而且要从实训前的准备,实训中的要求,到实训后的清扫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劳动习惯,以此来加强劳动教育理论的同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劳动意识、具备规范严谨的操作习惯。[1]
二、崇尚劳动是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结合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教育需求,融入中餐烹饪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劳动教育理论的同时实施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有效提高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充分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高质量需求。第一,发挥课程教学引导的标准性。在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受到“劳动教育”理念的影响,将烹饪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与行业厨师规范职业资格考试进行融合,可以在提高专业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提高行业对学生的职业认可度;第二,发挥教学实施的融合优势。根据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在基础专业知识讲解中,通过与岗位课程的融合,可以引导教师结合典型的烹饪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并通过岗位知识以及技能的融合,增强学生的劳动素养,展现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例如:冷菜岗位的要求是刀工精细,装饰精美。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完成菜肴制作,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色彩搭配,同时还要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第三,发挥教学评价的优势。通过对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状况分析,在烹饪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实训过程性、实训内容等环节实施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逐步加强过程性评价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烹饪专业学生,为烹饪行业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做合一有机结合
(一)以技促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和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指通过学习积累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心理等符合职业的标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中和所有的专业课程中。
通过中餐烹饪专业课程教学状况的分析,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讲解以及学生专业技能强调中,通过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从而实现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人才培养的目的。我校中式热菜制作、中式面点制作、冷拼与食品雕刻、学生实践四门本课程是中餐烹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常情况下,在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培养中:第一首先应该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传承与发扬,提高学生对中华美食的认同感。同时逐步渗透基本职业道德中的着装要求、礼仪要求、个人卫生要求。第二,在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中,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心理等符合岗位职业的标准,在技能实训中需要做到规范操作流程,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2]第三,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为学生设定周期性的技能指导方案,例如:在中餐烹饪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每三周进行一个模块的循环,精准地掌握菜肴烹饪的味型、烹调方法、技术标准等规范操作,逐步渗透劳动教育中的安全意识、卫生达标意识、协作意识。加强实践教学的劳动教育环节,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二)以学促劳,发挥模块流程化的教学优势
在学生劳动技能培训中,中餐烹饪专业需要逐渐拓宽学生的实践途径。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充分展现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指导的优势。中餐烹饪教师要改变轻实践、重讲解的思想,结合中餐烹饪的课程特点,将整体课程分为热菜制作、冷拼与食品雕刻、面点制作等专业课程,学习烹饪的起源和发展;菜系菜点的形成和特点;厨房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工作流程以及营养等基本知识,提升学生中餐烹饪文化底蕴和职业能力。
教师需要认识到以学促劳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明确课程流程。第一,实训课程开始之前,一定要进行课程准备。教师需要结合实训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实训内容、实训时间、实训地点以及实训材料的准备,并通过实训教学活动的过程设计,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从而增强中餐烹饪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展现实训课程教学引导及问题探究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训中,组建实训合作小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促进团结协作。如,在中餐烹饪实训课程中,学生需准备烹饪原材料等,实训后清洁卫生区,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训技能培养劳动能力。第二,在“以学促劳”的情况下,教师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的习惯养成教育、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另外一定要要求学生保障操作安全,通过教师中餐烹饪动作的学习、理论的问题等,掌握专业的烹饪技能,从而展现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3]第三,在实训课堂结束后的评价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菜品色、香、味的评价,使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劳动观念。最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展现学徒制的实训指导优势。在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依托我校食堂作为烹饪专业实训基地这一有利条件,强化学生的基本功实践、熟悉厨房工作流程,达到职业院校工学一体的办学理念。
(三)以劳促技,拓宽学生的实践探究途径
根据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在实际的教学方法整合以及教学方法创新中,教师需要及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劳动技能的强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训探究途径,帮助学生在实训中提高自身素养,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价值,为中餐烹饪专业的实训教学创新提供支持。例如:从每年合作企业反馈的信息总结来看,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可以强化学生技能水平。我校技能大赛训练每学期寒假、暑假我校都会挑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参赛队的预选,这些参赛学生每天需要按照参赛项目的工艺流程练习1到2次,从刀工到火候,从规定品种到自选品种认真操作每个流程,枯燥的训练不仅磨炼学生的意志,也锻炼了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学生通过实训提升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强化了操作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从而实现中餐烹饪专业课程中以学促劳的目的,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在学生实训中,认识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之后的能力提升以及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有利于职业教育学生提升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水平,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性强,良好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劳动态度决定了学习成效。通过劳动教育课程提升知识和技能训练,丰富知识体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劳动品德,在学生亲身参与劳动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熏陶大国工匠职业责任和劳动光荣的精神,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