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2021-11-28马桂英

山西青年 2021年13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智慧

马桂英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高校图书馆是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主要辅助阵地,在信息加速集聚和爆炸的时代,高校教师需要借助新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显然当前阶段,传统图书馆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加快高校图书馆从传统向智慧化转型势在必行。

一、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特点和功能定位

高校智慧图书馆一般包括人、资源和环境三个要素。这些对高校图书馆建设智慧服务体系的建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特点

1.高度智能化

智慧图书馆要实现高度智能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是关键[1]。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虚拟现实与空间场景的完美融合,给使用者带来完全不同的视听触的阅读乐趣。

2.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是,高校智慧图书馆以使用者需求为核心,通过采用高端技术,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信息,从而实现图书馆的自由移动,使用者借助智慧图书馆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服务。

(二)高校智慧图书馆功能定位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往往有用户权限,教师只有在学校范围内或者是使用学校提供的账户和密码才能使用图书馆里面的电子文献。另外图书馆内还有很多藏书没有实现电子化,在应用便利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在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图书馆的功能强化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是必然的。图书馆资源库可以由用户凭借智能网络设备进入,并且根据用户较强的个性色彩和特定目标,通过推荐检索的方式快速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为用户节省时间,提供便利。

二、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势在必行。目前,一些高校已经积极尝试并进行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智慧借阅服务尚未全面开展

智慧图书馆最大的优势在于借阅的便利性。高校智慧图书馆实现了馆藏资源电子化和线上资源的共享,并且借助有关技术增设了自助借阅功能。很多高校图书馆普遍使用超高频RFIDA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但是由于不同图书馆受制于同类资源标签类型不同、RFIDA技术运用范围小等问题,使得其在跨图书馆借阅,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及数据增值方面做得不够到位,这说明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另外,现在公众所熟悉的手机借阅及刷脸服务等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普及。

(二)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有待丰富

目前,各大高校已着手建设智慧图书馆,硬件设施基本上已经配备完全,但在软件升级和应用上还不能达到智慧图书馆的要求。用户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与高校图书馆陈旧的基础设施,过时的管理理念和不太全面的内容形成鲜明落差对比,使得用户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对用户属性信息的收集分析,比如对于有借阅经历的用户,仅仅收集了姓名、电话等基础信息,而对于用户的阅读喜好及服务使用,却没有形成比较全面的记录,这对后续智慧图书馆精准化服务造成障碍。二是缺少对用户数据的挖掘。用户进入智慧图书馆,缺少对于用户行踪的跟踪和记录,对于用户比较偏爱哪些内容、使用时间等无法进行判断,进而就无法根据用户喜好进行相应内容推送和精准服务。三是智慧图书馆在后期的推送服务和向导服务比较缺乏,不便于新旧用户迅速熟悉图书馆,并快速找到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三)智慧服务设施普及程度不高

智慧服务设施是提高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一环,目前众多高校图书馆已经采购了多媒体设备、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服务设施。尤其价值不菲的3D打印机,一些智慧图书馆也已经投入到使用当中,但实际使用的比例并不高。另外,还有一些高校开创性地提供了一些新型服务。比如图书馆3D导航、全景VR等,但仅限于一些水平较高、智慧化程度较高的高校,智慧化设备的开发和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各大高校加强智能化创新科技的研发和使用乃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水平,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设施普及程度的有效保障。

(四)高校智慧馆员队伍亟待加强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对馆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传统的图书馆馆员一般只承担图书借阅和图书整理工作,业务内容简单,对于馆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要求不高,导致各大高校员工学历不高、专业对口性较差,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立过程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仅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非服务者,不太关心用户的体验感受,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应该经常以用户的身份到智慧图书馆去感受和体验,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从而对于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有效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践行到位。第三,图书馆馆员工资福利待遇较低,能够深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对于现有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进一批高素质、能力强的图书馆管理人才是关键。为此,解决图书馆馆员工资待遇、职称晋升问题是关键。另外为馆员提供国内外培训机会,也是留住高素质人才,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对策

结合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特点和功能定位,针对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优化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设计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目的在于给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智慧化服务,优化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是关键[2]。首先,开发智慧图书馆App,完善App主要功能,设置图书借还、图书检索、用户模块、图书下载等主要功能模块,其中图书借还模块包括借书、还书、预约借书功能,图书检索模板包括书籍检索、书籍信息,用户模块包括用户登录、借阅历史、我的书架、图书推荐、图书评价功能。图书下载模块包括电子书下载和书籍视频等,另外增加用户使用评价反馈模块,以不断对智慧图书馆进行功能完善和服务升级;其次,积极开发并引入个性化智慧服务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的价值与作用,优化服务,智慧管理,打造以数据为驱动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最后,高校图书馆之间要加强联系和合作,开发可以兼容和共享的智慧图书馆系统,最大限度实现图书馆资源优化和共享,以智慧图书馆资源为高校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二)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资源

单个高校图书馆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资源集聚提供了机会。首先,在新的政策环境和机遇条件下,高校要打破资源壁垒,整合资源、技术和人才,建立共享、共建开放型智慧图书馆,共同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其次,智慧图书馆不应当只有海量信息,还应注意资源的特色,图书馆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在信息网络时代,智慧图书馆应加强资源的条理和分类,强化资源的权威性,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智慧图书馆资源体系;最后,为用户打造微媒体服务平台,强化线上资源的丰富和完善,继续优化智慧图书馆的操作系统和服务内容,使得用户更容易获取个性化资源,从而激发用户的阅读热情。

(三)使用和推广微信服务平台

目前,微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较强的便利性。高校图书馆除了官方微博以外,可以借助微信服务平台,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快速建设。一方面,通过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良好沟通,实现用户之间关于某个问题的讨论,增强用户获取信息的延展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借用微信服务平台可以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方式,给用户提供多样的图书资源推荐功能,依据用户特色,为其提供差异化服务,以此提高智慧图书馆在用户心中的地位,增加用户黏性,和对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最后,借助微信服务平台众多的用户群,智慧图书馆可以定期推送关于讲座信息或者是新书发布信息,增加用户的关注度,为最新知识普及作出智慧图书馆应有的贡献。

(四)提高智慧馆员综合服务能力

英国知名学者伊安约翰逊指出[3]:“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只有依靠智慧馆员才能完成。”因此,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刻不容缓。首先,合理提升图书馆馆员的工资水平,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激励现有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升智慧图书馆管理水平;其次,定期开展对于馆员的培训,采取一些针对性培训措施,如论坛、讲座、宣传等,提高馆员的服务能力,促进馆员知识更新,增强馆员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馆员服务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图书馆员和用户之间的角色转换,让图书馆员深切地感受用户的需求,转变原先的被动服务理念和管理思维,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同时激发馆员在服务中的创新能力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五)加强智能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智慧图书馆的创建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尤其智慧图书馆多种功能的实现,信息平台的构建是关键。首先,可以借助VR、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框架。其次,充分发挥云计算所具有的资源集成功能,对数据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整理储存,实现用户模糊搜索下的精准查询、智能定位、过滤协同资源、预测用户操作等功能。最后,图书管理员利用智能技术和数据库,可以更好地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更容易完成图书更新、上架借阅等服务,缩短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学习体验感和学习效率。同时,在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既要提前做好云安全的防护工作,又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有,图书馆要加强对用户的技术训练,推动新技术在用户群体中的应用范围,切实保障用户能够获取更优质的学习与借阅服务。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智慧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