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上饶市实践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

2021-11-28唐志华

魅力中国 2021年41期
关键词:上饶市攻坚人才

唐志华

(中共上饶市委党校,江西上饶 334000)

一、脱贫攻坚的胜利为乡村振兴打基础补短板

2015年以来,上饶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和乡村振兴相关要求,不断加强资源整顿规划,实现精准发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得全市包括鄱阳县在内的4 个贫困县全部顺利脱贫,帮助一千余个贫困村,以及五十余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走向振兴。上饶市的贫困发生率,也从建档立卡初期的9.07%降至0%,全市减贫目标顺利实现。在政府带领之下,五年来的脱贫攻坚之战,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补齐了发展的短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社会民生短保全面补齐,扶贫产业为乡村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在整个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上饶市委、市政府不断建立相应责任体系,强化健全脱贫工作体系,此外,通过完善的政策指导,还有效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帮扶政策,以及全方位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的支持下,促使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广大人民群众也对帮扶工作有着高度认可,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群众发展信心明显增强。

为进一步保障脱贫攻坚成果,为后续乡村振兴衔接奠定良好基础,各地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意在厘清做法,归纳思路,总结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上的主要难点

习总书记指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结合当前上饶市脱贫攻坚实际情况,发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

从实践上看存在以下几个难点:基层组织不强、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发展粗放滞后、建设投入保障有限、农村人才短缺、人居环境治理缺乏规划、资源要素不活。

三、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在实际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相关讲话精神,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基本,以发展引领为要义,找准契合点,以此确保二者之间衔接的有效性和顺畅性。

(一)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帮扶向产业振兴衔接

无论是对于脱贫攻坚而言,还是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在实际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加强产业发展,明确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上饶市这种以农业产业为根基的城市而言,在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方面,不仅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还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良好的切入点。因此上饶市需要以当前扶贫产业为基础,加强建设新型高端绿色生产基地、旅游体验区等,打造“美丽江西·上饶样板”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一是需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强化品牌意识。在脱贫攻坚期间,农村产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规模小、基础弱等情况仍然存在,对此就需要在进行乡村规划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产业规划发展策略,针对广丰马家柚、婺源绿茶、铅山河红茶、万年稻米等出台种养殖标准,整合全市产业资源优势,打造市级品牌,推向全国。例如马家柚的种植,很多扶贫点选择种植,但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外销售价格不一,存在相互恶性竞争,导致经济效果不理想。因此,主导产业,主打品牌要从单纯考虑增产转向更加注重提质。以市为单位,提高主打产品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二是多维度统筹产业布局。产业布局上选择长效主导产业与短效特色产业相结合。规避自然、市场等外部风险。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理风貌、资源情况以及相应历史文化等,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建立具有乡村特色的发展格局。三是做好产业融合。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乡村产业链,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将传统单一种养产业,发展为多元融合产业,实现乡村产业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当前现代化发展背景之下,还需要加强农机、农技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开拓和发展新型农业,以及相关产业,以此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性、创新性,将农业生产、农业展示、农业生态以及农事体验等融于一体。此外还需要积极加强农村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向好发展。

(二)培育人才队伍,实现乡村人才帮扶向人才振兴衔接

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资源,因此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帮扶效果,有助于优化和改进帮扶方式,而且对于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和建设也有着积极意义和作用。人才队伍的培育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要激活人才存量“尖兵”。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各地区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才,积极帮助和带领乡村群众创业脱贫,作为工科贫困的尖兵,各级村委干部、书记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此,在政策上更加支持以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为主体的致富队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以“共享式”人才作为乡村人才的源头活水。搭建本地户籍人才服务中心,打造“云上智囊团”。便于在外优秀学子服务家乡、反哺家乡,助力家乡建设发展;引进技术,依托“周末工程师”型共享式人才解决乡村振兴中技术缺乏的问题。三是扩大人才培育“苗圃”。依托人才服务中心、“周末工程师”等外力,精心开展针对性、专业性相关技能培训。

(三)抓好基层党建,实现乡村组织帮扶向组织振兴衔接

基层党建工作是开展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保障。对此上饶市实施了“党建+脱贫攻坚”策略,进一步加强了对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顿,极大地激发了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视。一方面,强化人才选拔,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的引导和榜样作用。强化村民委员会主任、支部书记的责任意识建设,结合实际情况从致富能手、复转军人、村本籍大学生中选拔政治过硬、群众信赖、能力突出的人作为支部书记。另一方面,强化工作队伍建设。5年过渡期内,继续向发展薄弱的村,选派帮扶第一书记,派驻帮扶工作队。同时,在干部遴选、任用上给予村两委干部政策倾斜,吸引有能力、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人加入村两委队伍,以此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能力水平。

(四)完善乡村治理,推进乡村管理民主向治理能力现代化衔接

加强乡村治理,提高乡村现代化能力水平,是促进攻坚帮扶与乡村振兴顺利衔接的有效保障。现代化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点在于自治、德治以及法治三个方面。一是自治。乡村群众作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对象,发挥其自主作用对于乡村振兴发展建设而言有着积极意义,对此,就需要乡村领导干部,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原有的“脱贫之星”“感恩奋进之星”“村级广场舞”等形式,进一步丰富乡村文明建设内容,建立志愿者队伍等,同时还需要继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专题宣讲活动,让群众自己讲身边的致富、先进人物故事,抓好农村思想工作阵地。二是法治。在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之下,法治成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于乡村治理也不例外,一方面,应加强我国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另一方面,应结合当前乡村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农业农村立法,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应法律保障。三是德治。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农村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和鼓励乡村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同时挖掘和提炼具有自身特色的家风、家训等乡村文化内容。

(五)推进乡村建设,实现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衔接

随着广大乡村居民对生活环境期待不断提升,对农村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逐渐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强调城乡建设一体化,以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质的提升。要做好统筹,乡村建设坚持系统观念。以科学、环保的理念推进乡村建设布局和实施进程。遵循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和实际发展情况,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结合当前乡村发展实际情况,以及衔接乡村振兴需求,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要对旧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还需要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讯、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以及污水管网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由表及里,切实提升乡村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上饶市攻坚人才
人才云
上饶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基于可达性分析视角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评价与优化
上饶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探析
上饶市中小学跑操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