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手机控”现象分析

2021-11-28邓雯菲

山西青年 2021年13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学生

陈 洁 邓雯菲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普及,手机使用率也越来越多,手机的各种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已经不局限只是打电话,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已是花样繁多,大学生对于手机带来的诱惑也无力抵抗,因而出现了“手机控”现象。手机控就是有手机情结的人,主要表现有:总把手机带在身边,否则就会心烦意乱,感到不适应;经常下意识地寻找手机,不时查看;总有“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当手机无法连线网络、收不到信号时,脾气也变得急躁等。而这一群体,在学生中比例突出。随着iPhone、iPad等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控的感念也出现衍生,根据聚焦智能家居行业的奇笛网阐述,在互联网、智能家居技术和产品的日益普及背景下,更多的用户已经不局限满足于使用手机QQ,微信,游戏,逐渐出现采用智能手机来对自己家庭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和互动需求,从手机控制家庭智能照明的灯光部署,到细致的家庭用电策略分析;从远程监控家庭智能冰箱的食材缺失,到深入的个人饮食健康分析等,智能手机成为人类与身边智能设备互动互助的真实平台,把虚拟的互动演变到真实世界。学生每月手机消费虽然不会明显增加每月生活费用负担,但是由于手机功能多元化和上网内容丰富,导致部分学生与手机“形影不离”,使学生上网流量超支逐增。[1]同时,学生课堂及课间手机使用率较高,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行为,以及整个课堂教学秩序。此外,部分学生对手机心理依赖程度也已经相当高,手机不在身边就无法专心做事等。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基本情况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费用每月使用情况

高校学生每月生活费与每月手机消费额存在很大的关系,多数学生每月手机消费额是从每月生活费中支出的。很多学生每月手机消费在100元左右,且大部分学生生活费每月在1500元以上。从这个情况上看,大部分学生每月手机消费并不高与每月生活费之间没有明显矛盾,手机消费不会明显增加每月生活费负担。并且现在各手机运营商推出了很多针对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种类丰富的手机话费消费套餐或专门的流量套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手机月消费总额度,但从中可以明显地发现用于手机基本功能——拨打电话的费用显著降低,而移动数据流量的使用额度却是在增加。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手机智能功能越来越多,使得手机用途获得明显扩展,因而对于少数学生来说也可能增加他们的月手机消费。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及每月手机流量情况

现代手机功能多元化,不仅能打电话、发短信,还能使用各项娱乐功能,如QQ、飞信、微信聊天、看新闻、听音乐等。大学生挑选手机时最注重的也是手机的这些扩展功能,且学生使用手机最多用于各种方式的聊天、听音乐等,而这些扩展功能的大量使用就必然会增加学生对手机上网功能及流量的需求,这可能是造成部分学生每月使用手机流量过高或流量包不够用的主要原因,这也为学生产生过度依赖手机的行为提供了条件。

(三)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及主要场所分析

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偏长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和手机甚至会“形影不离”,很多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仅有少数学生使用手机在3小时以下。并且从学生使用手机场所来看,学生主要是在“一个人的时候”“睡觉前”“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比较明显,而这些使用并非接打电话,而更多可能是在于玩游戏、视频、聊天、购物等。一个人的时候玩手机可以减小学生的孤独感、打发时间,而走路玩手机可能增加安全隐患,睡觉前玩手机则可能影响正常睡眠,不利于健康。[2]但更严重的是上课玩手机,不仅能明显影响自己学习,而且对班级课堂秩序及学风建设都存在较突出的影响。

(四)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用手机情况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会认为课堂上玩手机会影响学习,也能清晰认识到课堂玩手机对自己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但实际行为中选择上课玩手机的学生却居高不下。在短短一节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悄悄地使用过手机,也有一些学生使用手机时间竟高达大半节课乃至一节课,可见在大学课堂里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频率较高。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成绩,更严重的是会增加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使学生的自控能力明显降低,增加学生课堂交流障碍,从而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行为,以及整个课堂教学秩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1)一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水平和能力相对偏差,知识储存量也较少,同时由于他们对理论学习存在一些偏见和较大困难,加之自控能力差及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导致这些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普遍,而这会对其学习效果和学业修读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2)老师讲课内容枯燥,尤其是很多同学特别反感概念特别多的课程和纯理论型的课程。(3)老师授课方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多数学生不喜欢“灌输式”、无师生交流互动的,以及照本宣科、照着PPT念课件等教师教学行为。而究其核心问题,还是学生对学生的重视程度较低以及其自身对手机用途的迷恋而不专心于课堂学习。[3]

(五)大学生在课间休息手机使用情况

课间休息是为了放松和调节心理,清醒大脑,为下节课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但是在短短的课间休息十分钟时间里,会发现使用手机的人数居高不下,而不愿意在室外活动肢体或是其他方式清醒头脑,学生不仅仅在课间休息时使用手机,课堂上也在使用手机。可想而知,部分学生对手机已经形成了一种“迷恋”的心理。

(六)大学生对手机的心理依赖程度调查

一些学生在手机没有收到任何信息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手机有动静了”“是不是手机出问题了”等成瘾性的心理暗示,导致他们会间隔一小段时间就会有不自主查看手机的行为。还有很多学生会因为手机不在身边而无法专心做事,且在手机停机和忘记带手机出门的情况时,也会给大部分学生带来许多消极心理影响。如:感觉身边好像缺了什么,心里有些烦躁,坐立不安,无法专心学习等情况。[4]

(七)使用手机对现实中大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影响

即使很多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多功能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与他人的交流和联系,但在现实中他们却对自己的这些正确认识丢在一边。学生目前对自己的自控能力、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能力较差,未能学会适时、适度地利用手机。很多学生在睡觉前、起床后的第一件事都与手机有关,例如:目前学生普遍都有浏览同学或好友的状态、日志等网络“交流”的习惯,渐渐导致同学之间实实在在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下降,网络中熟悉程度增加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现实生活中的陌生程度。也有甚者虽然在与人说话交流,但眼睛始终盯着手机屏幕,大大丧失了人与人之间起码的尊重和信任。很多话、很多事情都想通过网络传送,如此继续必将增加学生在现实中进行交流的困难,出现越来越多的面对面时不想说、不愿意说、不敢说、不知道怎么说等沟通障碍。[5]

二、建议

(一)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自控能力和自我意识

作为一名成年人,大学生应每天安排好自己的行为计划,严格要求自己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后才有时间玩手机。学校也应通过心理讲座、现实案例解析、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和多样化的形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觉之前的半个小时一定不能碰手机,最好是睡觉前能够把手机关机或者调为飞行模型或者关闭网络推送功能。

(二)多方法丰富课余活动,充实个人情感

学生应多关注身边的生活,多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可以通过多加强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手机控的程度,对于改变他们过度依赖手机的坏习惯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多读书看报,不仅是获取知识内容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手机,也能很好地提高个人修养。

(三)教师应严格课堂纪律管理

教师要以身作则进教室手机静音或关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管理好课堂教学秩序,有责任对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给予劝导教育和制止批评。[6]

三、结论

很多高校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偏长,频率过高,甚至出现吃饭、走路手机不离手,与人对话时也是边看手机边与人交流,而且部分学生在骑车的过程中也会经常使用手机的严重情况。他们使用手机最多用于各种方式的聊天、听音乐、看小说、抖音刷屏等。学生虽能认识到课堂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但依旧有很多的学生忍不住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就连课间仅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也不放过。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手机根本就没有收到任何信息的情况下,有不自主查看手机的行为。这些现象足以说明现今很多大学生对手机和使用手机已经出现了高度的依赖性心理,不仅威胁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也极大地影响了自己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堂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嘻游课堂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