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馆校结合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8杨颖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7期
关键词:科技馆展品场馆

杨颖

(苏州青少年科技馆,江苏 苏州215222)

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了新的《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的通知,新课程标准强调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四维目标涵盖了科学知识和技能,侧重于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培养。随着科技对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对科技创新,青少年科普素养的培育,公共事件的科学释义以及对科普知识的普及都存在浓厚的求知、求真的追求。科普场馆在青少年科学素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青少年科技场馆也成为儿童科学启蒙的重要体验场所,在科普场馆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参与一些动手活动以及利用交互式展品等完成科学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科技馆实物展品为教学资源,还原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工作环境,浸入故事情境,在问题、兴趣的双重驱动力下,开展探究式学习,完成科学研究性课题。在后疫情背景下如何让科普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对馆社结合下的科学研学活动的教育模式的探讨也对科学普及、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1 目前国内外馆校结合探讨

在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馆校合作的类型已经扩展到教师专业发展、博物馆学校、校外访问、学校拓展以及区域合作这5种。其中以美国最具代表性,其在90年代初期就已经制定了完善的教育方案,实现了博物馆与学校的教育协作。如美国科学工业中心,为各年龄段的观众提供知识含量丰富、激动人心的展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生存环境、发展成果、文明遗产并获得更好的自我认识。中心力求在展览、展示以及多种教育活动与体验中激发观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他们了解科学、工业、健康和历史的热情。通过展览、表演、互动等方式让参与者沉浸式去体验科技创新成果,每个展品展项都赋予了生命的历程。

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发布,2017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出台,以及近几年兴起的STME课程的开发,很多研究都表明,一些很重要的科学学习通常都发生在学校之外的环境中,有很多人将科学和工程作为终身的职业或是终身的爱好以及家庭经常开展的活动[1]。科普场馆蓬勃发展,场馆教育活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下面以苏州青少年科技馆为例,分析这些年馆校结合模式的探索。

苏州青少年科技馆是一个主要面向青少年的综合型场馆,自2008年科技馆就在积极探索如何扩大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职能,把科技资源从等着参观者上门学习转为主动输出科普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联合,一起开展综合性学生素质培养活动,这种模式运行了一个阶段之后,发现这样的结合模式由于受场地和学习课程安排时间的限制,可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类型方面,学生接受的都是统一的教育内容,选择面窄,且容易重复而单调。2010年把馆校活动的主阵地重新回归到科技场馆内,创设了“心灵、艺术、科学”探索日活动,从认知、情感、思维能力等多个维度,融合现代美学欣赏,让科技富有美感,融入心灵。通过此项活动,我们开设了一系列菜单式的课程体系,开设了“动感4D”“纤维家族”“三模”“机器人”“天文”等结合展品展项的科学课程,涵盖了全区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实现了普惠式馆校结合模式。这种馆校结合方式,覆盖面广,受众群体包括所有在龄的小学阶段学生,实现了全民的科普教育。在这种馆校结合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一门科学类型的课程进行科普知识的学习,但由于受课程培训短,且以一次性教育为主,因此,这种模式的科学教育方式缺少后续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大多比较局限于认知层面,以及启发学生对校外的科普教育有初步的兴趣,至于是否能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深入研学的概率较低,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还有待后续的指导和延续性活动的开展。

2012年,科普场馆科学教育展评活动开始在各个场馆引起热烈反响,围绕展品设计的教育活动,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活动如科普知识竞赛以及科技夏令营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悄然兴起,借助展评活动,科技场馆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理念、形式、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近年来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在2017年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科学教育开始注重四维目标评价方式,除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与能力外,更重视科学教育中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科技成果后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在科学教育展评项目化的推进下,科技场馆结合自身科普资源优势,一方面把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展教活动的方式丰富科技馆展览活动内容;另一方面科学展评培育的项目送教到校,在各区镇学校推广实施。同时借助新媒体力量,2020年度的展评项目中,苏青馆的“植物之液的探宝之旅”还入选“一带一路”虚拟科学中心科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线上资源库。

2020年,从“两弹一星”精神到新时代北斗精神,今后科学教育的发展必将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馆校结合的科学探索机制也必将把科学家精神培养、人文关怀和个人积极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2 馆校结合创新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据《全国科普统计2016》,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科技馆444多个,年观众量达4695.09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11.99%[1]。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科普场馆日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欢迎,同时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国外,科普场馆要求成为城市创新之源,带动公众学习热情,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体型科普场馆让儿童和成人都能畅游其中,从中去获取科普学习的乐趣,科技创新、科技发展成为全民素质提升的必要组成部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49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要求,学校的科学教学、校外的科普教育资源如何更好地整合在一起,在科技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都需要在今后馆校结合中探索新机制,开创新思路。

2.1 融合馆校科普教育资源,依托展品开发沉浸式场景的教育活动

随着人们对STEM课程的关注,科学教育活动在未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占比日益加重,作为科学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科普展品的教育模式日益增多,现代科技馆展品众多,涉及声、光、电、机械等各个领域比较成熟的科技成果,甚至一些比较前沿的科技产品的模型,可以通过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的方式给参与者提供直观认识。如美国探索馆的基础物理展区面积最大,该馆最具魄力的行为,是将开放式的展品研发车间放置于主展厅中心区域的“黄金地段”。创始人强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观众看到木屑横飞的施工现场,或者聆听钢铁在机床上加工的声音”,这样的身临其境之感会让人们觉得科学和创新与自己并不遥远[3]。这就需要联通校内校外资源,把学校的科学课程建设和基于展品开发的课程整合起来,从感性直观体验到理性思维培养的结合,让科普更具探索性。

2.2 馆地合作探索馆校结合新路径

一直以来馆校合作的科普教育资源比较集中体现在科技馆或一些学校的主题展区,科普教育的内容也比较倾向于既有的科学理论知识的获取,貌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点距离,学习者会以此作为比较高深的理论在研习,缺少跟生活实际的联系,这种缺少沉浸式的科普教育减弱了学习者参与科学教育的兴趣,更无法去体验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家精神。因此,需要拓展科普资源,把科学教育和各个部门的科普教育相融合,从身边的科普入手,多方引入,探索馆地合作新科普教育模式。如在2020年推行垃圾分类新时尚活动中,苏州青少年科技馆和当地现代化垃圾回收处置的光大集团合作,从现场体验讲述了身边的垃圾处理科学技术,让科普更生活化。

2.3 掌上馆资源开发扩大馆校际交流新空间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公共科技场馆停止了线下的参观游览和科普教育活动,如中国数字科技馆分设了“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三大类型的网络科普学习;中国科技馆“云享”科普大餐;还有各个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推荐和制作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资源,很多科技馆都衍生开发了“掌上科技馆”,如云端科技馆游览、科学实验和创作、空中科普课堂等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媒体传播模式,丰富多样的科普资源受到大众的青睐。我们可以居家窥馆天下,这种模式打破地域限制、空间限制,接受别样的科技馆探索经历。“掌上科技馆”科普资源的开发,可以更好地链接国内外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形成科普教育联盟,跨地域解决科普资源的不足问题。现在,很多衔接校内教育的学科类校外培训都采用了线上线下两种教育阵地,而我们的虚拟科普展览馆对标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校内科技教师的力量,以弥补场馆专业类教师不足、课程开发脱离教育和生活实际的问题,把两类资源结合起来,在开拓创新青少年科学思维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贯通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和力量,让科技场馆成为青少年实现科技梦想的地方。

猜你喜欢

科技馆展品场馆
科技馆一日游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深圳科技馆新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国宝展品被盗案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