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顿党的作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2021-11-28高艺航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国化作风马克思主义

高艺航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0)

1942年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风》着重指出要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几种“逆风歪风”。《整顿党的作风》为延安时期全党范围开展整风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行动方向,是研究我党作风建设的经典文献。《整顿党的作风》扫清了教条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障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理论准备,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整顿党的作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扫清障碍

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毛泽东深刻分析党内外革命形势,指出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党的工作也是有成绩的,但是我们党还存在着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毛病,“有加以抵制之必要,有加以研究分析说明之必要”,因此,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812,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扫清障碍。

(一)主观主义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它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把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形式。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奉为死的宗教教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1]820,生拉硬套,不考虑中国革命实际,偏重于现成书本上的知识,伪装成马克思主义面孔,迷惑人俘虏人。经验主义偏重于个人主观的狭隘经验,不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二者都是片面的、不完全的。毛泽东指出要“有的放矢”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教条主义更为危险,教条主义容易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

教条主义是党内长期存在的难以克服的顽疾。党内教条主义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垄断解释,控制全党意识形态;通过对苏共“本本”的记诵获得共产国际的青睐,占据领导地位。教条主义“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吓唬工农干部”[1]819,并且利用工农干部理论水平弱的缺点,在思想上拉拢“俘虏”。毛泽东深刻认识到,要根本肃清教条主义,就要在思想上、理论上批判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根据中国革命实际情况、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造,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光辉著作,为全面清算教条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为全面清算教条主义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时,六届六中全会郑重提出把中国革命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与会同志的赞同。教条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与马克思主义不相符合。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方法指南,而教条主义恰恰最缺乏对中国革命实际的考量,一味照抄照搬,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苏联经验神圣化,将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割裂开来。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长期存在使中国革命遭受了很多困难和挫折,教条主义“唯上唯书”的特点更是与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道而驰。因此,肃清党内根深蒂固的教条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的一种表现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宗派主义的性质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的一种表现,并且认为“反对宗派主义和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应当同时并进”[1]826。毛泽东对宗派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出现“关门主义”,对小资产阶级和党外人士打压严重,宗派主义在党内蔓延,毛泽东批评了对党外人士的极“左”政策,可以说是反对宗派主义思想的萌芽;随后,毛泽东在1929年发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严厉批评了党内“本位主义”和“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的“小团体主义”[3],虽然没有直接用“宗派主义”来表示,但在毛泽东看来,“小团体主义”就是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对“小团体主义”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对宗派主义的批判;1937年5月,毛泽东第一次正式使用“宗派主义”这个概念,因当时党内在群众工作问题和宣传教育问题上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传统,“有严重的关门主义、高慢的宗派主义和冒险主义的传统倾向”[4],不利于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毛泽东用“宗派主义”来批判党内存在的对待党外人士的高傲态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战争的形势变化,宗派主义的危害在党内越来越严重,为了团结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及时纠正党内宗派主义的错误作风。

《整顿党的作风》中,毛泽东对宗派主义的批判主要从党内和党外两方面展开。首先,党内宗派主义的主要问题就是“闹独立性”,在个人和党的关系上,不能放下个人第一主义,为了名誉、地位、出风头,“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在同志中吹吹拍拍,拉拉扯扯,把资产阶级政党的庸俗作风也搬进共产党里来了”[1]822。在局部和全体的关系上,不懂得顾全大局,只看得见局部利益,看不见整体利益,“忘记了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体,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1]821。在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关系上、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老干部和新干部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宗派主义倾向,不利于党内的统一、团结和步伐一致。其次,党外宗派主义的主要问题是脱离群众。毛泽东认为,宗派主义对党外人士“妄自尊大”,“看不起”,“藐视”,“不尊重”,“不了解”[1]825,严重妨碍了党的路线的实行,不利于我们党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敌人,不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指出,要发展实事求是的精神,就要一切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就必须扫除党内外的宗派主义残余,必须使党内外团结统一。

(四)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肃清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必须反对党八股,必须消灭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藏身之所,让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无所遁形。《整顿党的作风》中,毛泽东对党八股的论述虽然简单却直指要害,简明扼要指出党八股的性质和危害,提出“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重要任务。《整顿党的作风》演说发表后,紧接着在延安干部会上毛泽东作了《反对党八股》的重要讲话,是对《整顿党的作风》的重要补充,两篇讲稿一出,便拉开了我党在延安时期全面整风的大幕。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列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严厉指出若对党八股听之任之,必会使革命精神窒息,“害党害国”。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反对党八股就要“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5]839,也就是要“靠实事求是吃饭”[5]836。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就要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入手,反对空话套话、装腔作势、形式主义。一方面,对宣传内容要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入手,抓住事物内部的联系,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对宣传对象也要深入研究分析,“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5]836,不顾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一味“老鸭声调”,不利于密切联系群众、不利于革命事业发展。因此,毛泽东指出,反对党八股,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5]844取代形式主义、空洞抽象的党八股,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中国特点,“反对空谈马克思主义”,“联系中国的革命实际来研究马克思主义”[5]844。

毛泽东通过《整顿党的作风》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进行批判,使全党深刻认识到了党长期存在的作风问题,如不及时肃清、扫除学风党风文风存在的问题,容易使中国革命走上错误的道路,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健康发展。因此,肃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意义。

坝基基岩渗漏主要是变质岩风化层的渗漏。经估算,坝基渗漏量约为479 m3/d,建议对坝基特别是强风化层进行帷幕灌浆处理。

二、立足于中国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动力

毛泽东亲自参与并领导中国革命,对中国革命实践具有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理解,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创作大量理论著作,无不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时刻以中国革命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革命无数实践也证明,对中国问题熟视无睹,脱离革命实践只会使革命遭受失败。《整顿党的作风》批判了主观主义不重视中国革命实践、把苏联经验奉为圣旨,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同时还要把中国革命实践的独创性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整顿党的作风》来源于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

1938年开始,抗日战争进入极为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停止了在正面战场上的大肆进攻,转而集中兵力对解放区进行大规模的、反复的“扫荡”。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诱降态度,“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同时扶植傀儡政权。国民党方面也采取消极抗战态度,甚至将其政策重心由合作抗日转向反共。1939年1月国民党内部发动反共运动,并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共方针。平江惨案、确山惨案、皖南事变等将国共矛盾推向高潮。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我党需要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更加坚强、更加团结才能完成抗战大业,度过难关。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6]的科学命题,这也是我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随后在全党高级干部中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运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张深入中国革命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把党的独创性经验上升为理论,党的理论建设和思想面貌都需要有新的发展。

然而,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开始,由于一直接受和借鉴苏联经验,缺乏自己的革命经验,党的内部教条主义倾向一直存在。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不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提出“无间断革命论”“城市中心论”,对中国革命形势过高估计,对革命性质和阶段判断错误,导致我党在暴动中损失惨重。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仍然是对“三阶段论”和“不间断革命论”的教条挪用,对武装暴动的客观条件做了根本错误的判断,使革命力量遭受损失;扼杀党内民主,也使得党内政治生活混乱。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将苏联经验神圣化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危害。另外一方面,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党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加入共产党,从1937年到1940年三年时间,党员队伍由4万人增加到80万人。党员队伍虽然壮大了,但是理论水平整体偏低;革命热情虽然高涨,但是作风建设也急需加强。

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肃清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提升党的理论水平和改进思想作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1941年毛泽东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拉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整风运动开始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随着高级干部整风运动经验的积累,毛泽东深入分析研判党内外革命形势,结合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情况和党内长期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提出肃清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作出全党整风的重要部署,撰写《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开始全党整风,清算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毒瘤,不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奉作神明,树立全党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通过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全党理论水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因此,《整顿党的作风》深深根植于中国革命伟大实践,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也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继续向前发展。

(二)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

什么是理论家?这一问题在本质上是探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在党内很长一段时间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字句才是理论,而以王明为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原理熟读背诵、信手拈来的就是理论家。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恰恰是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正如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7],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书本上的字句,必须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能回答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我们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2]801,而这个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离开这个目的,教条地把个别字句奉为圣旨,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只能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里对“什么是理论家”进行了回答,“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1]814,也就是说,真正的理论家可以科学地解释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毛泽东这一明确的回答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指明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扫清了障碍。

毛泽东高度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不只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字句的生搬硬套,而是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的结合。正如《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到“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1]814;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到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8]。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把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创造了丰硕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

《整顿党的作风》不仅来源于中国革命经验教训,是革命经验的总结升华,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的历史,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9]。毛泽东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中国革命伟大实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国历史实际、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实践过程中创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不断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在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而这样一个结合的过程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有的放矢”,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另一方面就是把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毛泽东论述了党内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不相称的现状——“我们还没有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1]813,对革命实践的问题缺乏深入分析,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阶段。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没有真正合乎中国实际的理论著作,我们翻译的西方书籍不少,阅读的马列经典也不少,但是却不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不算是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毛泽东深刻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1]8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必须以中国革命之土壤培育中国革命之理论,分析社会各领域遇到的问题,形成独创性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整顿党的作风》强调“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1]817,中国革命的理论必须来源于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共产党人在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独创性理论,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的国情出发,始终肯定农民群众的力量,发动农民群众争取革命胜利,并在大革命失败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各阶级特点和状况,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在党的建设方面,毛泽东分析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错误倾向,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整顿党的作风》强调立足中国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源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解决中国革命现实问题,就要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指导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并且坚持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理论支撑

自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全党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党内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的现状,批评了经验主义者虽然有丰富的革命经验,但是却缺乏系统、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为了破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弥补党内理论水平的不足,全党上下掀起了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理论支撑。

(一)加强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强调反对主观主义的学风,指出要想不受主观主义思想的毒害和麻痹就必须秉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就要宣传唯物主义,就要宣传辩证法”[1]827,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全党理论水平,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全党经历了一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发表,高级干部整风开始,中央到地方各根据地成立高级干部学习组,毛泽东亲自拟定学习材料,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学习内容;1941年底,毛泽东亲自主持编写《六大以来》一书,理清党的历史,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1942年2月,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发表;1942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中为整风运动选取了《中央调查研究决定》《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央增强党性决定》《整顿党的作风》《论共产党员修养》等学习文件,涉及马列关于党的建设的经典著作、党中央文件、毛泽东的报告等,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撰写读书笔记,并结合国情、党情、革命实践和自身革命实际进行反思,这一年被称为“整风学习年”。

整风运动期间,全党破除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开展全党理论教育,明确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形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提升了全党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理论准备。

(二)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内容

如果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养分补给,就不能化腐朽为神奇,不能为中国革命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宝贵精神财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应该割裂这份历史遗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的内容。

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毛泽东强调“工农干部要学理论,必须首先学文化”,“学好了文化,随时都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818。延安时期,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都较低,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等都有明显的西方特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依靠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媒介,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真正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在延安时期,依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路径。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报告或著作中经常大量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故事、谚语等。毛泽东在阅读马列原著或译介著作时,也经常用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或典故做批注,帮助理解消化,例如批阅《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有“韩信将兵”“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1]等批注。可见,要使人民群众接纳、理解、吸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鲜内容不可或缺。

四、坚持走群众路线,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整顿党的作风》指出:“一切脱离群众的行为,并没有任何的根据,只是我们一部分同志自己造出来的宗派主义思想在那里作怪。”[1]826毛泽东批判了宗派主义不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为,强调要肃清党内宗派主义残余势力,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

(一)坚持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智慧来源。“将群众工作上升到无产阶级政党话语体系的最高层面‘路线’高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1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仅仅依靠领导人自身的理论创造是很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最深厚的力量之源;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反对妄自尊大,看不起、藐视、不愿尊重群众的宗派主义倾向,由此看出毛泽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国革命积蓄力量。只有让群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才会行稳致远,不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理论始终是空中楼阁。延安时期,党中央为了加强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物资条件非常匮乏的关键时期,翻译出版大量马列经典著作和其他西方经典图书,帮助人民群众更新完善知识体系,更好地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将其转变为内在驱动力,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深入人民群众,到人民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中国革命实践的真实具体情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需要以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为动力和检验标准,而且还需要吸收、汲取人民群众革命实践的丰富营养来完善发展自身理论。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二)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相一致,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被人民群众所吸收理解,进而转化为巨大的革命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途径。《整顿党的作风》发表后,在全党掀起了整风运动,实际上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活动,这场活动使全党认识到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对革命和党的危害,全党上下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提高了全党理论水平,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让人民群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使看似深奥、神秘、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延安整风运动时期,领导人的讲话、报告大多运用俗语和贴近群众的事例等来解释深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理论宣传上也经常运用戏曲、歌舞、诗歌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运用“有的放矢”这个成语生动形象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在《反对党八股》中,用“开中药铺”这个贴近生活的细节指出八股文的形式主义严重性。再如我们熟悉的歌剧《白毛女》,用戏剧作品传播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通俗化的宣传教育,可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可以让马克思主义不再神秘,增加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使人民群众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有力思想武器,在伟大革命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猜你喜欢

中国化作风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