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地方文化研究的新遵循
2021-11-28周海霞
周海霞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标志着新文科建设正式在全国全面开始实施。新文科建设中的“文科”属于广义的概念,可以说包括与自然科学相对的所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学者认为“新商科”也包含在“新文科”范围之中[1]。地方文化也是一个宽泛综合概念。从目前地方文化研究的现状看,地方文化研究涉及一个地方的物质、制度、精神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部问题。从新文科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看,地方文化研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新文科建设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科为回应新的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一场由内而外的全面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升,目标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更新升级。在全国全面开展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文化研究应该主动适应新文科建设理念,主动应变,积极求变,积极对接国家文化战略和地方文化建设需求,在继承中求创新,在交叉融合与协同研究中求发展,在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融合中革新研究方式,催生新的文化样态,在服务引领中实现地方文化研究的效能。
一、新文科的提出及其内涵
新文科是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在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的,当时提出新文科的主导思想是要对传统文科实施学科重组和学科交叉,要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文科课程的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综合性交叉学习。可见,新文科最早提出是针对教育理念革新的。2018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做的“培养堪当大任的卓越拔尖人才”主题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推出‘卓越拔尖计划’2.0版”,新文科建设正式在我国提出。2018年10月,教育部、科技部等六部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并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简称《意见》) 中首次增加了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意见》要求强化使命驱动,为形成“中国学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奠定基础,新文科建设内容正式在国家文件中出现。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新文科建设正式落地实施。陈宝生部长在启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文科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握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话》明确了新文科建设的最高目标和基本要求。
从新文科提出到正式落地实施,都没有明确规定文科的范围,但是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的系列讲话与教育部的系列文件表述中不难发现新文科中的“文科”包含全部人文社会科学。首先从“四新”战略体系看,“新文科”是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相对而言的。从《意见》中在原先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新增加的学科看,新增学科不仅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学科,还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等典型的人文学科。可见“新文科”建设就是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通常又叫人文社会科学。
新文科建设不仅要明确新文科建设的范围,更要明确新文科建设“新”在哪里。
(一)新文科的创新之新
新文科的核心体现在“新”。此处的“新”并非简单的“新旧”之“新”,而是“创新”之“新”,“新文科”就是“创新的文科”。2019年11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在第二届理工科见长高校文科发展工作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新文科的核心是创新的新,而不是新旧的新、新老的新”。陈跃红说:“眼下提倡的新文科,不是新旧之新,而是创新之新,是立足于新科技时代,为了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文科提出的新要求。”[2]葛红兵说:“我们召唤的‘新文科’是以创意革命为标志的,未来的新文科将以知识传承和文化传续为基础,但更以知识创新、文化创意为核心教育教学目标的新文科。”[3]通过新文科建设实现中国文化由过去的以传承传续为主转向创意创新为基本特质。
(二)新文科的服务之新
新文科建设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及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一项重大工程,要以新文科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话语权,服务国家文化建设新使命和文化战略新需求是新文科的内涵之一,也是时代给文科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新文科建设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服务导向,要有服务中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担当意识,聚焦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破解文化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新文科要用新知识的创造、生产和积累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铸魂培元,增强文化自信,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精神动力。通过创新文化产品新样态,满足人民日益发展的文化消费新需求,带动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发展,提升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总比重。
(三)新文科的技术之新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学技术是新文科提出的时代背景,新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模式、产业业态,也不断改变着人文社会科学的样态。面对新科学技术变革,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主动应变、积极求变,积极推进新文科与新科学技术深度融合,赋予人文社会科学科技性,使人文社会学者具备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利用新科学技术支撑新文科的创新和发展,以文科与新科学技术的融合催生新的知识积累、文化产品和文化样态。徐新建认为:“文科之‘新’体现在整体的知识生产及教育传承相联系的观念、形态、内涵、范式及体制、交往等各个方面,创建主动融入并积极参与到智能化与互联网之中的新人文,实现全社会都掌握科技,全科技都彰显人文。”[4]新文科只有与新科学技术深度融合,才有可能介入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如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道德、伦理、法律等问题,都属于全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文科介入。新文科要在发现、介入、解决新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催生新的交叉学科,提升新文科回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的能力。高建平说:“当科学技术向人类提出新问题时,人类就会创造出新学问来回应这些问题。科技越发展,人文学者的责任就越重大,当科技发展到具有毁灭世界的力量时,就需要人文学科来控制住这种力量。”[5]
(四)新文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之新
新文科强调学科重组与学科交叉融合。2018年,中国提出新文科建设,其范围已不限于人才培养领域,扩展到整个文科建设及相关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仍然是新文科的基本内涵并得到进一步强化。陈宝生部长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打破学校边界、学科边界、专业边界和课堂边界,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推动知识体系更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可见新文科提倡的交叉融合是多方面的,超出了学科本身,要推动形成多学校、多学科、多专业、多行业的全面综合性交叉融合,这种融合是基于问题导向的融合,是为了解决综合性的重大复杂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主动融合。夏文斌说:“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网络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和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诸多社会问题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在当代依靠任何一门单一的学科都难以解决现实的重大问题,比如贫困问题,既涉及经济学问题也涉及社会学、政治学,还关乎教育学等其他学科。为此,就需要我们运用系统思维,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联合攻关。”[6]新文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施跨学科、多学科甚至超学科的融合,交叉融合是新文科的核心特征。
二、传统地方文化研究的局限
近年来,地方文化研究活跃,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地方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也比较明显,尤其是与新文科建设理念还存在明显的距离,不利于地方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不利于地方文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一)传统地方文化研究多停留在基础性研究层面,缺乏推广应用研究
地方文化研究主要包括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调查、搜集、整理、阐发及推广应用等。目前地方文化研究普遍停留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调查、搜集、整理和初步阐发的基础性研究阶段,缺乏深入系统的阐发和研究,在文化传播、文化承续的基础上难以实现文化的新增长和新累积。地方文化研究中还普遍缺乏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意识。如:各地都有古籍文献、民间戏剧歌舞、民间文学、民间艺术遗存等文化资源形态,当前各地的文化人都对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资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查、搜集、整理,以及注释、翻译、阐发、研究等,涌现出了大批的整理研究著作、论文等。这些整理研究无疑是文化研究、文化承续的重要基础,但不是文化研究的全部。目前地方文化研究往往以著作、论文等成果的出版、发表作为某项地方文化研究的终结,使得很多研究成果难以走近普通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成了少数文化爱好者、图书馆、档案馆的收藏。可以说这种基础性的文化研究只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资源的“搬运”。同时地方文化研究者没有在基础性整理研究的基础上拓展研究,未能借助各种力量,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多途径、多维度开发利用,进而催生出新的文化样态和文化产品。停留在基础性研究阶段的地方文化研究发挥不出地方文化的应有价值,不能彰显出地方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达不到地方政府对地方文化研究的新期待。
(二)地方文化研究队伍老龄化、方法老套,研究手段比较陈旧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地方文化研究的热潮,首先介入地方文化搜集、整理、研究的队伍由一批地方文化名人或地方文化爱好者构成,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员都属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年龄都相对偏大。随后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科研任务要求,一批高校中老年文科教师也相继加入地方文化研究队伍。以上两部分人员是当前地方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由于地方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受限和研究成果发表相对困难,而新入职的青年博士、硕士往往不愿意甚至不屑于地方文化研究,即使迫于学校发展需要,也只是把地方文化研究作为主攻学术的补充。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地方文化研究队伍老龄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的困难。
年龄的老化自然带来研究方法的老套、研究手段的陈旧。受限于时代教育条件,在这支老龄化研究队伍中,地方文化名人或地方文化爱好者学历普遍不高,高校中老年教师也往往只接受了大学本科及以下的正规教育,系统的学术训练相对不足。这就使得地方文化研究处在边做边学的模仿状态。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老龄化的地方文化研究人员接受、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也有一定的困难,其中很多研究者到目前还没有学会使用电脑,更不用说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自己的研究,更无缘通过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发现新的学术研究问题,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研究队伍的老龄化带来的研究方法老套、技术使用上陈旧落后,导致地方文化研究在融入现代学术体系的通道上受阻,很难与新文科建设理念相适应。
(三)研究分散、单打独奏,缺乏交叉融合与协同研究
地方文化研究往往是出于研究者个体的兴趣爱好或个人所能够掌握的有限的、单一的文化资源而开展的个体化研究,缺乏固定的学术组织和研究团队,即使很多高校成立了地方文化研究组织、组建了地方文化研究团队,其内部联系和运行也表现出明显的松散性。地方文化研究还缺乏明确的研究计划和研究目标,表现为单点问题的散兵游勇式的离散研究,即使相同地域的地方文化研究者之间也缺少交流、沟通、协同和有组织的整体规划,很难形成交叉融合、联合攻关、联合开发、联合创新的局面,产生的成果也是以浅尝辄止式的零散成果为主,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和综合效应,难以全面深入地解决地方文化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
(四)问题意识、服务导向不明确,对国家文化战略和地方文化建设支撑度不高
地方文化名人或地方文化爱好者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基本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不去关注国家的文化战略和地方文化建设需求,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服务导向,没有明确的利益驱动和目标驱使,具有“超脱”的自娱自乐性。介入地方文化研究的高校教师往往基于当下的工作任务或个人的科研需求,往往根据获取研究资料的方便性、涉入研究领域的便捷性以及个人的爱好、基础条件等因素选择研究领域或具体研究问题,对国家的文化战略和地方文化建设的需求掌握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具有一定的“自娱自乐”性。这种“自娱自乐”式的地方文化研究所产出的成果往往与国家文化战略、地方文化建设的契合度不高,很难发挥地方文化研究的服务效能,难以支撑国家文化战略和地方文化建设。
三、新文科视域下地方文化研究的新遵循
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地方文化研究要自觉摒弃传统研究中存在的局限,自觉新文科建设理念,努力适应新时代地方文化建设的新需求。
(一)以创新研究实现地方文化新增长、新累积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7]“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8]中华民族具有创新的基因和创新的传统,以创新为基本内涵的新文科建设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创新发展理念而实施的一项重大革新工程。地方文化研究应该积极适应新文科建设和党中央的创新发展理念,主动改变传统地方文化研究中存在的浅尝辄止式的文化调查、整理、研究和简单的文化传播承续、机械的文化“搬运”现象,要积极开拓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实现地方文化的新增长和新累积。在新文科视域下,地方文化研究首先应该以创新的视角、创新的理论、创新的方法对历代传承下来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研究和阐发,赋予地方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增值、新增长,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助推力。作为地方文化研究者要善于发现、挖掘、积累、保存、沉淀新文化,要随时关注、跟进地方新产生的文化,要对在实践中创造的新文化及时进行凝练、汇集并逐步固化,在地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累积层,为后代积累新的文化财富,实现地方文化的新增长,形成地方文化绵延发展之势。诚如陈凡、何俊所言:“新文科的建设首先应该直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知识生产上寻求知识的增量建设,而不是知识的存量重组。”[9]
(二)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催生新的文化样态
地方文化研究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既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理念,也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地方文化研究者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全新的研究环境、先进的研究工具、全新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使得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以及纸墨研究工具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时代需求。地方文化研究只能主动适应新文科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动应变,积极求变,自觉革新,积极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大潮之中,推动地方文化研究的高效、科学发展。地方文化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使得研究资料的获取更加便捷、数据掌握更加全面、研究过程更加高效、资料共享和研究协作更加容易、研究结论更加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更加方便和及时。地方文化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不仅使研究本身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更重要的是拓展、革新了研究成果的承载、传播和储存介质。传统的地方文化研究成果主要以研究论文、著作、报告为主,以纸质介质承载、传播和储存。在整个社会进入移动、泛化、碎片化的文化学习和文化消费时代,地方文化研究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拓展、革新研究成果的承载、传播和储存介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研究成果进入云端、进入互联网,满足现代社会移动、泛化、碎片化的文化学习和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地方文化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的承载、传播和储存介质,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展文化研究成果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催生新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增长点。如借助声、光、电技术及A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地方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增强了地方文化成果传播的现实感和体验感,使地方文化研究成果更容易走进普通民众,更容易被接受,发挥了地方文化研究的普惠性效应。
(三)实现交叉融合和协同研究
地方文化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概念,需要有交叉、融合、协同的综合性研究组织形式。地方文化研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问题,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协同。如:地方宗教、婚丧嫁娶、节庆、饮食等文化形态,都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即便是一项简单的地方文化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也涉及历史学、美学、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单一的学科门类很难解决综合性的地方文化问题。再如:目前各地进行的综合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综合性的地方文化研究。综合性的地方文化研究需要多职能部门协同、多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协作,实行交叉、融合、协同研究。传统的单打独奏、自娱自乐的离散式的研究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地方文化研究的新需求。交叉、融合、协同既是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也是地方文化的内在特质。现代地方文化研究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发现和解决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以交叉融合、协同协作为主要路径,组织多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进行交叉、融合、协同研究,开展联合攻关,形成研究的整体效应,促进研究的转型与升级。
(四)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服务导向,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
新文科视域下开展地方文化研究,首先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服务导向和使命自觉。从宏观角度而言,地方文化研究首先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要在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方面聚焦力量,与国家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总体战略同向同行。从微观角度而言,地方文化研究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努力破解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地方文化研究要挖掘凝练地方文化精神,以文化人,强化育人导向,发挥地方文化的育人功能,塑造地方新民风,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研究凝聚地方奋进力量、讲好地方发展故事、弘扬地方人文精粹的作用。高校教师参与的地方文化研究除了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需求外,还要做到将地方文化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使地方文化研究成果服务教育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把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精神融入课堂,拓展课程教学资源,开设地方文化特色课程,打造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固化地方文化研究成果。
另外,在新文科视域下,地方文化研究要积极构建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吸引年轻的学者加入研究队伍,为地方文化研究注入新鲜血液,形成地方文化研究的代际传递,为在新文科视域下实现地方文化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催生新的文化样态提供可能,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协同研究提供条件。同时地方文化研究要在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提升创新创意能力,带动地方文化产业、文化经济的发展,发挥地方文化研究成果的后续功能。
总之,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新文科理念必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必将极大地促进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全面革新升级。地方文化研究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深刻理解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和内涵,主动践行新文科建设的新理念,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努力适应新时代地方文化建设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