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群众动员机制运作过程研究

2021-11-28李智燕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动员抗疫机制

李智燕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H.麦克尼尔在其著作《瘟疫与人》中指出:“传染病在历史上出现的年代早于人类,未来也将与人类天长地久的共存。”2020新冠来袭,其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等特征决定了只靠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地方力量都不能战胜疫情,必须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调动全国力量。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讲到:“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在应对此次罕见的新冠疫情时,我国超强的群众动员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许多国家为之震撼,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曾称赞道:“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因此本文旨在对我国政治语境下以群防群治为核心的群众动员机制的运作过程进行解读分析。

文献回顾与框架分析

文献回顾。“动员”一词原是一个军事术语,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动员的含义向多领域延伸,泛指为实现特定目标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关群众动员机制研究成果如下:(1)关于社会动员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代表人物如甘泉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动员论》中详细分析了各构成要素,各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动员体系。(2)2003年SARS事件之后,许多学者开始更加注重研究突发公共事件与动员机制间的高度耦合性。如耿曙针对上海基层社区抗击“非典”考察研究了突发事件中的国家-社会关系。综上所述,在群众动员机制这个核心概念上,以及在突发公共事件与动员机制的高度耦合性研究领域,已经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学术论点,为本次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研究参照。

研究框架。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为打赢这场战“疫”,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坚持全国一盘棋,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也令世界其他国家为之震撼。疫情爆发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迅速组成风险利益共同体,在党坚强有力的号召下,广大人民群众被迅速组织动员起来,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群众动员局面;在主客体动员过程中,本文试图搭建起“信息共享——动员防治——反馈改进”的闭合循环动员过程模型,对我国的抗疫伟大成就进行理论性解释;最后对激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心骨”作用,高素质的参与客体、高效有序的动员过程以及健全完备的激励手段等因素也会影响群众动员成效。

防疫背景下群众动员机制运作过程分析

动员主体

疫情防控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防疫背景下群众动员的政治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疫情爆发后,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主动下沉一线深入人民群众,将党旗插在抗疫第一线;党及时关注人民最关切的问题并将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并承诺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实施综合保障,解决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了百姓很高的赞誉。我们要毫不动摇的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要健全党内管理机制,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提供坚强主心骨力量。

动员客体

在我国疫情防控背景下,群众动员客体主要为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疫情爆发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医护工作者、军人和公务人员到防疫志愿者及普通民众,都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共克时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超越了对未知的恐惧,他们主动请愿上前线,用生命照亮我们的信仰;广大党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与使命,并积极动员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全员动员、全民参与,真正实现群防群治;广大志愿者无私奉献、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那些连续几周宅在家里的人,也是疫情中的英雄。

动员过程

在主客体动员过程中,本文试图搭建起“信息共享——动员防治——反馈改进”的闭合循环动员过程,以此来对我国的抗疫伟大成就进行理论性解释。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的群众动员的必要前提,只有确保广大民众的知情权,才能更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群众动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以及创造者才智,为疫情防控狙击战役奠定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是疫情防控狙击战役的主体力量,疫情发生后群众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党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主动向人民群众进行疫情播报并积极动员、组织群众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党的坚强引领下迅速凝聚在一起,携手抗击新冠病毒,维护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共同利益。疫情发生后,党中央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由卫健委牵头成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时发布疫情最新数据动态,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给民众,既能减少谣言等因素带来的恐慌,也能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信息共享主要体现在线上媒体宣传与线下社会宣传相结合,线上媒体宣传主要体现在运用新媒体技术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其中不仅包括疫情数据播报、确诊轨迹速递等科学信息,也不乏防疫小知识等温情提示;线下社会宣传主要表现为横幅标语、宣传单、电子显示屏以及村广播等方式,用接地气的乡村语言传递疫情防护有关政策,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同时注重对网络空间进行舆情引导,及时推送正反典型案例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党的宗旨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及时主动公开疫情信息,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才能彻底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因此,信息共享是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的群众动员机制的必要前提。

动员防治。在我国政治语境下,疫情防控的群众动员主体主要为中国共产党及各级地方政府,民间动员路径尚处于较弱水平,党在动员防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动员防治举国上下齐心抗疫,并初步构建起联防联控的群众动员机制。在疫情防控方面,全国各个省市区制定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精准开展摸底搜查,并严格做好值班值守;在医疗救治方面,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在科研攻关方面,加大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通过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为战胜新冠病毒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在宣传方面,线上媒体宣传与线下社会宣传相结合,并注重对网络空间进行舆情引导;在外事方面,注重对国际舆论的引导,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最后在后勤保障方面,在党的统一号召下,全国各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快速分配及合理统筹。以上几方面工作分别由相关部委负责同志任组长,分工明确,形成疫情防控的有效合力。

反馈改进。反馈改进是完善群众动员机制的重要一环,在“信息共享—动员防治—反馈改进”闭合循环模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政府质量理论认为国家通过两个方向与公民打交道,一个是输入即获取公共权力,另一个是输出即行使公共权力,输出方面公平与否才是政府质量的真正基础。政府通过输出方面与公民打交道,通过群众反馈改进政策措施,增强政府与群众间的互信,提升政府质量。我们党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主动向人民群众进行疫情播报并积极动员、发挥主力军作用,人民群众在获取信息后出于利益以及爱国情感等因素的考虑,积极响应动员主体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实践并与动员主体形成反馈机制,进而实现动员主体与客体间良性互动,形成抗击疫情的有效合力。

激励因素

首先是完善评估指标,改变过去方法单一、内容老套且主观性因素占比更高评估体系,对评估办法进行细化及量化,增强评估科学性;其次为提升参与荣誉感及获得感,需创建一套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既要注重物质奖励还要兼顾精神激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动员客体目前所处需求层次,并对他们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动员客体适度的工作时间以及一定的经济层面保障,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在前者获得保障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精神层面的奖励,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以及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增强他们的荣誉感。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个层面的获得感不一定是循序渐进上升的,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满足低层次需求的激励,还不能忽视高层次需求的激励,要让两种层次需求的激励同时进行,更好地激发动员客体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的可能,为战胜困难赢得更强的群众基础。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我们的成就举世瞩目,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疫,这种情形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是不存在的,中国能够提前交出“满分”答卷,群众动员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当风险来临,民众会在一种主导力量引领下积极凝聚起来共克时艰,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承担主力军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战疫必胜的坚定力量来源。

本文重点试图搭建起“信息共享——动员防治——反馈改进”的闭合循环模型,从动员机制五要素出发,既强调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又揭示了动员客体、激励手段以及高效有序动员过程也会影响群众动员机制运行成效。疫情防控为人民,疫情防控靠人民,群防群治造福人民,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形成的以联防联控为核心的群众动员机制,不论是对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还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都有着极强的建设意义。在“信息共享——动员防治——反馈改进”这一闭合循环模型,信息共享是群众动员机制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动员防治是群众动员机制运作的重点,而反馈改进则是群众动员机制运作的“点睛之笔”,三个环节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素质的参与客体、健全完备的激励手段以及高效有序的动员过程也会影响群众动员成效。

猜你喜欢

动员抗疫机制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皮革机制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