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扬州486非遗集聚区非遗保护探究

2021-11-28陈付权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扬州技艺文化遗产

陈付权 马 娟

(扬州工艺坊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经过千百年来发展与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与象征,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与历史意义[1]。因此,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扬州非遗作为世代传承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于留住名城风貌和气质起到了独特作用。

扬州486非遗集聚区创立于2015年,主要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文旅融合与发展、文创设计与研发等,将非遗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商业价值融为一体。经过六年多的投入打造,集聚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独特影响力的特色文化街区,对外展示古城扬州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重要窗口。

关于扬州486非遗集聚区

截止到2021年10月,集聚区内共有传承项目68项,入驻非遗传承人近40名,园区内共有企业(个体工商户)近300户。近年来,扬州486非遗集聚区已获得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打造非遗集聚窗口,扩大品牌传播效应

集聚区内非遗传承人向市民及游客进行常态化活态展演,并通过开展线上线下讲座、研学传习、普及教育、特色课堂等活动,宣传扬州非遗文化,发出扬州非遗声音,讲好扬州非遗故事。集聚区根据非遗项目,统筹安排,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看非遗的沉浸式非遗体验。工美大讲堂和非遗讲坛定期开展相关研学传习、普及教育等活动,成为传统非遗技艺培训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抖音、企业网站等社交新媒体,扩大宣传途径,让更多手机终端用户感受到扬州非遗的非凡魅力。一是借助专业公司,不断尝试打造新媒体5G短视频+直播网红孵化基地;二是争取流量变现。目前,企业抖音账号扬州四八六(非遗文化)、纸上飞花(剪纸大师张秀芳)、珠珠通草花、斫琴师卢荣、玉雕大师朱士平、翠玉菜缘(玉雕大师时庆梅)账号粉丝数已达40万,通过矩阵将账号粉丝互导,建立私域流量池,通过社群营销和直播带货模式来实现流量转化,形成非遗产品销售。

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坚持自主创新,与南艺、南林大学共建研发平台,合作开发工艺美术新产品。发挥玉器、绣品、漆器、民间工艺四个专委会的作用,把全市可利用的工艺美术资源和非遗资源整合利用,壮大产业规模。扶持发展民间工艺,开辟可容纳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发展的展销场所,目前,已有60%以上的工艺美术大师在集聚区内设有大师工作室。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近年来,扬州486非遗集聚区加快新建服务性项目,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对集聚区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主动开展产业化服务,解决园区内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创意研发、技艺传承、新品展销、会展平台、连锁经营、产业服务等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企业、商户及客户服务。

扬州486非遗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重点打造“六大中心”板块,即创意研发中心、展销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国字号”会展中心、价值评估中心和自主产权保护中心。从而进一步完善集聚区服务功能,不断提高集聚区自身服务能力和组织带动社会服务资源的能力,推动集聚区建设的上档升级和扬州非遗产业的整体技术进步,促进集聚区的综合、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荟萃名师培养高徒,推动乡土人才发展

运河“扬家匠”乡土人才“三带”创业园入驻非遗集聚区,聚焦人才建设,发挥“三带”作用,以技能大师为项目带头人,传绝技、带高徒,为企业及社会培养技能骨干,为技术研修、创新、教学改革等提供交流平台的新途径。

集聚区深化校企合作,以企业办学为基础,争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院校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非遗文化学习纳入学校教育,吸引学生进入非遗技艺传承实训基地。与江苏省技师学院合作开设的“扬州工艺美术非遗项目传承班”已获省厅批复。玉器、漆器项目和江苏旅游职业学校联合办班,集中培养传承人,保证“扬家匠”队伍后继有人。

集聚区在运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文旅融合不理想。集聚区内虽非遗资源富集,但体验形式单一,非遗课程设计相对简单,在氛围营造、情景还原、突出项目特点上,还未将手艺课程变成寓教于乐的研学模式。

产业化规模小。除漆器、玉器、琴筝、毛笔等产业化程度较高外,其余非遗项目传承人甚至只剩一两人,难以创造较大的影响力。同时,集聚区内主营业态相对重复,商铺整体个性化风格不显,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不能提供游客与消费者可观、可感、可触、可享的文化旅游休闲环境。

部分项目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承后继乏力。集聚区60岁以上传承人占比50%以上,老一辈的传承人主要专注于产品传承,产品创新乏力,在市场营销方面主要还是靠上门生意,缺乏市场竞争力。

集聚区在新型营销模式尝试中出现人才短缺,特别是缺少策划、设计、新媒体运作方面人才。

文创和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不足。产品与老百姓生活日用化结合不够紧密,符合旅游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审美品味的产品仍不多。

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想法和建议

当下,不同非遗的生存状态苦乐不均,有些非遗在被保护起来之后,逐渐失去活化利用的功能,荣光不再。激活传统非遗基因,使之有效融入当代生活,为历史名城再续风华,是扬州486集聚区也是全国更多的非遗保护单位的一项重要课题。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见人就是体现在非遗传承者和有文化自觉的普通百姓身上;见物就是非遗技艺和作品上;而见生活,就是要把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今天的现实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让非遗不仅仅成为对昨天美好回忆,更要成为建设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针对集聚区多年运营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前非遗保护的各类政策措施以及国家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为了更好的推动集聚区的建设,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集聚区将积极探索更多的发展路径,将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落实到实处。

以人为本,尊重主体,注重活态传承

在非遗的价值内涵中,核心的要素其实是“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倾听传承人的真实想法,向传承人确切了解非遗项目存续、传承的真实情况,真切感知传承人群的生存境况和诉求愿望。

一是加强非遗保护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非遗传承和发展水平不可或缺。将非遗作为系统性的文化现象来研究,不仅涉及各非遗项目的专业知识,也涉及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哲学和伦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广泛的实践。搭建非遗传承、保护者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合作桥梁,让研究成果为传承人所用,为保护实践所用。

二是为传承人提供学习平台。在当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很多传承人不是不想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而是没有条件接触;不是不愿改进材料、提高技艺,而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学更好的技艺。要鼓励非遗传承人,尤其是具有一定创作水平的传承人走进高校,补上理论知识、思维创意等。帮助传承人获得一些材料、色彩、构图、造型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辅助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加深对所持项目技艺特点的理解,提高对材料、色彩和图案、结构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俗话说,艺不压身。多一门知识,就多一些技艺精进的可能;多一项技能,就多一片发展的天地。

三是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由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为了让非遗文化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需要组建一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并配备相应的设施与仪器。招揽人才时需要选择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并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组织定期的培训,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人才招揽与培训机制,为非遗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逐步将非遗人才向专业化、职业化上发展,通过组建非遗文化“专家小组”的形式对每一项非遗都进行有针对性地传承与发展与利用。

追本溯源,跨界融合,拓展生存空间

“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五百年。[2]”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让非遗面向未来,是实现传承的有效方式,让非遗追本溯源是探究保护的根本动因。

目前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非物质”层面,从“静态保护”层面上升到了“活态保护”层面,从“器物保护”层面上升到了对器物制作者——“人的保护”层面,全面实现对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可持续传承。[3]不啻如此,非遗文化活态保护,还可与其他遗产保护领域互相结合,共谋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与文物保护相结合。文物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由于极易损坏,因此保护难度大。但是部分文物可通过能工巧匠手中的传统技艺成功修复、复制。例如集聚区的雀笼技艺,风格秉承宫廷式样,涉及锯、刨、乓、磨、车、钳、焊、钻、雕刻等各种手艺,成功复制了多件明清时期的宫廷鸟笼。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以强调“活态传承”的文物修复模式,必将对其文物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二是积极探索与史学研究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是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还保留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基因,因而也就具有了与文物相同的性质,具有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认识价值——如雕版印刷技艺,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清代。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运用传统工具手工操作,雕刻还原了一大批珍贵古籍。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研究典籍记载与文物表达所无法尽意的某些传统文化事项,将会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

三是积极探索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说到遗产,我们总和过去相联系,认为这是昨天的事,然而它要延续就必须得适合今天的生活。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就是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重视当代性,比如说,“中秋拜月”是集聚区中非遗项目之一,作为扬州的一项传统的民间风俗仪式,它更能体现团圆喜庆的节日气氛。扬州是著名的月亮城,举办与中秋相关的拜月活动,更能彰显扬州传统文化的意义,更能提升扬州城市的文化品位。而拜月中所涉及的汉服,已经逐渐回归,走进寻常生活。非遗文化在转化创新中要注重其实用性和保持传统印记,要注重传统印记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与当代的审美相融合,让传统的成为时尚,然后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提高民众亲近感和认同感。

完善机制,创新发展,保证有效传承

非遗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品,也并非束之高阁的技艺绝活,而是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将非遗项目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能让非遗散发出绚丽光彩,更好发挥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文化不是静止的,而必须因时因需而变。非遗文化只有走进人们的生活,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

一是积极探索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习总书记提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5]。在习总书记的关怀下,运河沿线城市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发展契机,汇聚沿线城市各类文化遗产,构建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通过大运河串联文化高地,携手沿线城市交流合作,结合大运河沿线特色景观风貌,共同打造代表性非遗研学、体验路线,共同维护非遗本体的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二是完善对非遗传承及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要构建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需要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开发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地吸收社会资金,形成多源的资金投入机制。非遗企业可以选择与民间团体或是企业合作,吸收来自民间的资金,适当进行商业化与产业化运作,以达到双赢目的。

三是重视并加强对非遗保护的宣传力度。在信息时代,要想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了解,就必须借助新兴的工具与手段进行宣传,例如通过网络等平台,为非遗项目建立网站,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开通短视频账号等,直接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信息与资讯,及时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要积极引导非遗项目融入到省、市各类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表演演出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代表着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已经深深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不仅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更是应该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非遗必将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注释

[1]湖北宜昌市兴山县文化馆《非遗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福建池氏委津光会长一行走访福州市闽侯县荊溪镇池家厝语录

[3]苑利.中国非遗保护的启示[J].光明日报,2021.02.08

[4]王春梅.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才能真正焕发生机[J].中国艺术报,2021.03.22

[5]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考察时提出.2020.11

猜你喜欢

扬州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