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1-11-28王媛媛
王媛媛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一、“课程思政”背景与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思政,是指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与根本任务,通过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有课程教学,在教学中既能提升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引领,实现全面“课程思政”的目标。
二、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教学,一直是高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战场之一。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科目,高职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中受众面最广、安排学时较多、历时较长的课程之一,而语言课程在文化传承等方面所具备独特的优势,更赋予其思政教育隐性课程的功能。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国际交流的需要,语言作为国与国之间相互了解的“利器”[3],使得我国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更是担负着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角色。
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关注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侧重对英美国家思想与文化的讲授,忽略了母语文化的输入以及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学生无法主动、准确地向外输出、弘扬中国优秀的思想与文化,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此外,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英语国家语言、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问题,使学生更加容易受到其他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有些学生甚至更倾向于认同欧美国家文化,这不仅使中国的优秀思想与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更完全违背了“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
因此,在当前英语文化的强势背景下,迫切需要在高职英语课程中拓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与价值引导有机融合,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可以说,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不仅能使传统思政教育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赋予了高职英语课程本身丰富的思政内涵,有利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技术与技能人才。
三、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存在问题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提高,还要培养学生树立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认同感。这无疑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笔者所在的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高职英语教学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了检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笔者对学院已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部分2020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当前学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99份,问卷涉及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学习态度,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情况、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等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1)在对“课程思政”理念的了解程度方面,17.17%的学生对“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较为了解,52.53%的学生听说过“课程思政”,而有30.3%的学生此前对此没有概念。在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这一问题的调查中,82.83%的学生认为“英语课程思政是通过语言和相应素材的学习,树立和完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5.15%的学生认为“通过英语学习,了解国家大事、中央政策,提高政治觉悟”。
(2)在学习态度方面,89.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其中36.36%的学生认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33.33%的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学习很感兴趣,较感兴趣的学生为60.61%。
(3)在对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情况的调查方面,95.9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思政教育内容;80.8%的学生对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满意或较为满意,但仍有16.16%的学生认为当前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际了解较少,认为教材及思政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或不感兴趣。
在对上述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后,不难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对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可度较高,但目前看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仍面临以下问题:
(1)教材西方元素过多。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虽然部分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但现行高职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元素过多,缺乏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由于语言课程的特定性,大多数英语教材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西方文化,以笔者所在高校高职英语教材《新世纪高职英语》(Book1,Book2)为例,2册课本共包含20篇课文,其中80%以上都是介绍或涉及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内容涵盖地理风俗、教育模式、政治制度、文化生活、科学技术和历史名人等各方面。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和题材选择虽然符合语言课程的教学规律,但也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过多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导致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主观性较强,思政教学素材内容不够系统,无法真正有效地将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不足。一直以来,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强。此外,有些英语教师虽然有意识地想把英语语言教学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但由于自身能力和认识的局限,不知道如何准确寻找思政教育切入点和融合点,使得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
(3)缺乏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标准。当前的高职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还未完全脱离其传统的培养目标,即还是以英语知识技能的提高为教学目标和核心。此外,传统的高职英语培养方案和目标在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也大多数习惯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以“考试”、“就业”为导向的的教学主导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在实际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中缺乏一种指导性强的理论或实施策略,使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浮于表面。
(4)忽视学生课程思政学习需求。一直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就是教育供给和学生需求发生矛盾,教师供给被认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需求被认为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导致学生兴趣普遍低下,思政育人效果不佳[4]。如何有效解决教学供给与教学需求的矛盾,优化教学效果,也是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总之,以上问题最终阻碍了“思想政治育人”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及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效。
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优化路径
(一)改革课程标准,去除教学功利化
学校应尽快出台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课程标准和培养方案,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明确指引。同时,教师本人也要积极运用“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抛弃过去以应试、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思政教学和语言教学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二)改革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思政元素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输入的最主要来源,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取或编写过程中,要坚持把握“课程思政”的教育意识与理念,选取能够反映中国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素材;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内涵,注重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同时整合MOOC等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并传播中国优秀的思想与文化,重塑当代大学生的本土文化身份[5]。
(三)提高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首先,英语教师要主动提升自身的思政育人能力,积极寻找高职英语课程和思政育人的有效切入点与融合点[6]。此外,高校也应注重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地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与平台,使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实现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4.注重学生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教育供给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事实上,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涵盖多种领域,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美德教育、政治理论教育、跨文化思辨教育和国防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这些思政教学内容在同词汇、翻译、跨文化交际等英语语言点相结合时,知识点不够系统且教学难度差异较大。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必须以学生需求为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点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话语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本文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效果、问题及改进路径,认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应从改革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提高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以及注重学生需求等方面切实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真正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