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

2021-11-28邓晓靖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信息技术

邓晓靖 杜 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0)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起自身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下,外界的各种诱惑会影响到学生们尚未发育成熟的心智,而且由于自身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通常会产生各类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传统的说教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在此基础上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从而保障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实现综合素质由内而外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面临的问题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目前我国校园内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学生受到成长环境、生活条件或家庭变故等因素的影响,从小在心中产生自卑感,不愿意向他人倾诉心声,在与人交往时一般表现出怯懦、紧张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常见于贫困学生和单亲子女这类群体。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卑心理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于影响到个人的正常交往和生活。

(二)心理压力

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影响,作业负担和考试成绩也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家长、老师对学生过高的期待值,一旦学生不能达到预期标准,心中的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不能及时排解,抑制的情感无法得到合理宣泄,极易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导致心态失衡。进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产生情绪失落、精神颓废或者一蹶不振等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冒险精神

由于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具有躁动、不安等特点,所以在性格上,大多具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冒险精神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拼搏意志力,但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做决定时往往容易冲动、冒失。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仅凭冒险精神行事,则容易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到学生们未来的人生。

(四)缺乏自制力

学生们普遍存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情况,大部分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因此在面对金钱、名利、色情等充满吸引力的诱惑时,难以保持良好的自制力。如果学生们的自制力不足,难以抵制各种诱惑的影响,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形成负面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学生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盗窃、诱骗、威胁等违法手段获取不正当所得,不仅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而且还对全社会的安全稳定产生相应的危害。

二、心理教育新模式的建构

(一)改革心理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工作时,要与学习人际交往关系结合,要根据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方法,正确面对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和调控[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摆脱传统的说教式授课法,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收听心理健康广播、展开心理知识科普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指导服务。同时,在编写心理健康教材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教材中针对各项问题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借鉴外国学校先进的心理授课方式,革新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倡导心理健康教学的同时,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

(二)鼓励学生写日记和绘画,做好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宜疏不宜堵,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纠正学生错误的心理认知和是非观念,但加强心理疏导工作也十分重要。教师可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写作期间,可制定诸如“美好的一天”或“多姿多彩的生活”等题目,让学生在劳累的学习生活中,回忆并记录下有趣的生活细节,使其将注意力多多关注到精彩的生活瞬间。绘画则是另一种心理表现形式,在心理教育课程中传授学生绘画技巧,能让其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感受。在构思图画和作品上色期间,也能让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写日记还是绘画,都能拉近师生关系,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培养彼此的信任感。

(三)加强家校联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时,也要强调家校联动的重要性。因为来自家庭方面的因素,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品行的培养产生较大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也会左右学生个人素质的养成,并且影响终身。所以应当加强家校联动,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开展一系列的亲子互动的小游戏,增加父母跟孩子的交流沟通,让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及时了解其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并给予其正确的引导[2]。而且教师也应该与家长加强沟通,定期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在家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后,选择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干预。

三、心理教育新模式的整合

(一)教学思路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所以在实施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转变一下教学思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其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掘,心理素质的提升,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全方位发展服务。所以,在心理健康课上需要兼顾到心理教育的整合,使其能树立起正确的认识,进而塑造优秀的人格。

(二)教学方式的融合

要想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就需要对现有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采取创新的授课方式。引入开放式课堂的教学方式,可将学生带到室外开展心理健康教学,例如组织学生游览博物馆、春游野炊等活动,在宣讲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采用小组管理的模式,实现小组内不同学生之间的彼此鼓励与监管,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3]。期间观察每位学生的言行举止,对其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评价,逐步实现教学方式的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与建设力度,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让他们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

(三)教学内容的结合

高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方面应该采取理论和实践并存的方式,首先应该重视课程,使学生们有一个整体的理论框架思想体系,这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5]。在课堂上预留相应的教学时间,教师甄选当下社会心理问题案例进行辨析,邀请学生阐述自身看法,再对其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纠正。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加深学生在心理层面的认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也有较大帮助。

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对学生们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事件,拓展个人视野,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血腥、暴力和色情资料,此类信息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严重者还会留下心理阴影。因此,教师应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心理教育模式,即将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传统课堂进行结合,将网络话题与教学主题进行融合、将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同时在心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多向学生们展示积极、健康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心理健康

在我国,由于缺少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部分家长与学生通常在心理教育问题上持忽略的态度,如果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则极易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所以,教师应当借助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强调心理健康对每位学生的重要性;通过贴吧、论坛、BBS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微课、视频教学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不能一味地进行灌输式宣传,需要通过分析、劝导等方式来实现,而信息技术的参与则进一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因此,借助网络强化家长、学生双方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能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倾听学生心声,寻求解决方案

网络树洞和校园留言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产物,也是学生表达内心想法和正常诉求的网络窗口。借助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开放性和匿名性特点,学生可以倾诉与发泄心里的负面情绪,借助网络途径大胆倾吐内心的隐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又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师整合网络窗口中接收的各类诉求,可以使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进而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风险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各位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校园中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的源头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才能辅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提升心理素质水平。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做好学生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