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源优势构筑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2021-11-28魏学宏
魏学宏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 引言
甘肃省地形东西狭长,地域辽阔,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为甘肃省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在实现“文化大省”“旅游强省”的目标中,文旅产业规模逐渐壮大,文旅品牌开发持续推进,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继往开来,借力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地理区位优势和人文生态优势,甘肃省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核心景区为龙头、精品线路为纽带,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2 富集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2.1 自然遗产得天独厚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3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跨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质地貌独特。敦煌月牙泉、张掖丹霞、景泰黄河石林等一批世界级的自然奇观动人心魄、驰名中外。甘肃现有张掖地质公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2个世界地质公园,已认定的国家级自然景观主要有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地质公园、23个国家森林公园、12个国家湿地公园、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数据更新至2020年7月,查找时间为2021年7月)。
2.2 人文遗产独一无二
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境内有1600多km,现有敦煌莫高窟、玉门关、麦积山石窟、嘉峪关关城、悬泉置遗址、炳灵寺石窟、锁阳城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丝路文化、始祖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佛教文化、敦煌文化等文化交融互鉴[1]。全省古文化遗址7000多处,石窟寺206座,历代长城遗存3600余km[1]。全省馆藏文物近43万件,其中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市[1]。截至2019年6月30日,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土族格萨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高山戏、庆阳香包刺绣、夜光杯雕等6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批省级非遗名录中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493项[2]。甘肃是我国伏羲文化、农耕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黄帝相传就诞生在甘肃天水,华夏文明自此开启。周先祖不窋在庆阳“教民稼穑”,农耕文明自此发源。中华医祖岐伯诞生于庆阳,与黄帝谈医论道,留下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中华道教第一名山平凉崆峒山因道教始祖广成子向黄帝传授治国之术和养生之道而闻名[1]。拉卜楞寺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民间流传的“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河南、八千年历史看甘肃”是对甘肃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
2.3 民俗文化独具风情
甘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河西走廊,陇东大塬、甘南高原,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等地形区孕育了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多民族交流交融交汇,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节庆习俗丰富多彩,藏族的香浪节、晒佛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哈萨克族的叼羊、 “姑娘追”等民俗民风独具魅力。兰州的五泉山庙会、临夏的“花儿”会、庆阳的周祖陵祭祖活动,平凉的西王母宫庙会等散发出自身独特的精彩;香巴拉艺术节、伏羲文化节、香包艺术节、“天马”文化旅游节、嘉峪关国际滑翔节等现代节庆活动也是熠熠生辉。各民族服饰、饮食、居住习俗各具特色,东乡、保安、裕固等民族服饰民族风情浓郁,回族饮食独特可口的味道被赋予诸多文化内涵,各个民族的婚丧嫁娶习俗更是蕴藏着深厚的生活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甘肃民俗文化或以民族、地方特色浓郁见长,或以古老风俗本真性的存留在陇原大地,并凸显着其独特的价值。
2.4 红色文化独树一帜
甘肃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省,红色旅游资源有红军长征、陕甘宁边区、西路军血战河西三大区域。全省有682处革命遗址,48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73个革命纪念馆,12536件可移动革命文物为82家国有单位收藏;1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5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建成A级红色旅游景区15处,16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1]。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甘肃红色文化精神更是在陇原大地得到积极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航天精神”“庄浪精神”“治沙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3 甘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优势为甘肃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近年来,甘肃省在把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方面还有所欠缺。
3.1 经济水平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支撑不够
文化和旅游两者融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不高,对文化旅游的投入资金受到一定限制,致使很多文旅项目停留在谋划阶段,无法推进实施。政府投资的拉动不足,也影响了地方文化旅游服务配套体系的完善。
3.2 宣传推广依然缺乏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
当前甘肃旅游宣传推广主要还是依靠政府,人、物、财等力量相对有限,宣传方面并不到位,很多景点知名度低。缺少专业化的旅游营销机构,缺少鼓励企业参与文旅宣传推广和公共营销的扶持奖励机制,文旅行政主管部门、文化旅游行业协会、文化旅游企业在促进旅游宣传推广方面缺少合力,还没有形成政府战略主导、企业联盟、线上线下媒体整合、游客参与互动的全方位旅游宣传推广工作体系。
3.3 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挖掘缺乏深入融合
甘肃自然景观数量多,地质地貌资源丰富,且天然条件比较好。人文资源更是得天独厚,从伏羲文化到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祖脉寻根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从秦嬴非子、三国名将姜维、唐朝诗仙李白一直到近代爱国和平将军邓宝珊,所岀现的历史事件、拥有的人文景观多如繁星[3]。但当前对这些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遗迹开发尚处在单点小景区开发,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的特色互融共进不够,缺乏深度、广度,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品相对不足,景点吸引力弱[4]。
4 推动甘肃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为了使文旅产业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还需进一步盘活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甘肃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1 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给予政策和财力的支持
树立文化旅游一体化和省、市、县一体化发展的观念,在省级层面做好甘肃文化旅游发展政策规划的顶层设计,形成全域统筹、重点突出、梯度推进的发展模式,实现、落实涵盖14地(州)市的旅游精品、交通以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各级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积极岀台支持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更加细化,以可操作性和持续性,促进本地文化旅游业长远发展。开发中可以采取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企合作型开发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投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5]。
4.2 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构建宣传推广体系
积极开展数字化旅游营销。提升甘肃旅游资讯网专业水平,与全国知名综合网站、精品旅游网站、境内外有旅游合作的旅游局、旅行社、航空公司、品牌酒店等实现连接,开展网上促销,发展文旅电子商务。建设好甘肃旅游“两微一端”官方平台,完善“一部手机游甘肃”,通过互链、互赞等活动,及时提供最新文化旅游实用信息[6]。扩大名人代言和普通游者真实感受效应。利用名人代言的宣传片和宣传海报提升甘肃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感,采取办法吸引鼓励国内外普通游客在旅游网站撰写游记,发表景点评论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旅游经历。通过普通旅游者的真实感受和旅游经历、体验来宣传甘肃文化旅游[7]。另外,可以在电影、电视剧中植入旅游目的地,深化人们对甘肃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重视海外社交媒体营销。维护好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官方账号,利用广告投放、媒体公关等方式,吸引境外游客关注甘肃文化旅游[6]。
4.3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把数字内容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内涵,注重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6]。二是深耕细作自然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紧盯历史文化、生态体验、民族风情、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科技等资源,利用丰富的自然风光,深化文化旅游的内容与形式,规划推出精品旅游带。深度开发和打造乡村旅游,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发展品牌,实现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旅游的转型[7]。三是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继续挖掘丝路黄金段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把文化、历史、旅游融合在一起,再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6]。
4.4 注重文旅发展的区域协同,促进文旅产业升级
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的跨区域合作,一是积极与陕西、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区联合制订市场拓展规划,实施区域资源整合,开发优势旅游产品,塑造旅游精品。二是促进省内区域联动发展,推进河西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嘉峪关五市、沿黄兰州、白银、临夏、甘南四市州和陇东南庆阳、平凉、定西、天水、陇南五市的协作[8],以三大跨区域联盟形成各具特色的大景区,增强区域旅游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5 结语
甘肃省发挥资源优势,构筑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需要以文化引领为先,把自然山水景观融入其中,全面拓展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使文化旅游的内容与形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注重文旅的数字化旅游营销宣传,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吸引境内外游客关注甘肃文化旅游,进而到甘肃旅游。政府需要发挥好主导作用,积极引进旅游项目,岀台利好政策,文旅融合开发中创新筹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重大文旅项目。培育旅游消费要注重文旅发展的省内省外区域协同,增强大联盟小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促进甘肃本地文化旅游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