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发展理念:传媒艺术学的建构及其评价
——读胡智锋教授等著《传媒艺术导论》
2021-11-28丁亚平
□丁亚平
【导 读】对于艺术探索而言,关键是在头绪纷繁、部类夥颐的艺术现象世界存在中寻求总体的本质把握。传媒改变了艺术的性质,大众传播及其影响使得传媒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传统艺术的边界。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并推动艺术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并进一步发挥艺术的职能。
艺术学是复杂微妙、丰富多样的学科,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在各个不同时代有着形态各异的继承和发展,在文学艺术的宝库中,音乐、文学、美术、戏剧、舞蹈、曲艺,荟集奇珍瑰宝,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深厚的关涉现实的传统和鲜明的特质。与近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相联系的新的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广播、摄影、数字艺术,相对于古老而悠远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元,注重观念变革与影响,传播力广泛,牵涉面很广而又千变万化,特别是目前传媒技术艺术迅速发展,对这些艺术有了更大的推动。胡智锋教授等著的《传媒艺术导论》对它们进行深入系统而又恰如其分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并推动艺术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并进一步发挥艺术的职能,普及基础知识,也使艺术学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上大大提高一步。
艺术的现实性:当代艺术学的重建
艺术研究的对象就是艺术的现实性。那么,什么是现实性呢?一般来说,艺术的现实性内涵丰富,指涉现在的“变”与“常”,更蕴含并预示着未来趋向。从空间上说,现实性的艺术世界存在,同样并不那么简单、绝对。布尔迪厄曾在《艺术的法则》一书中对“场域”(field)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不同的场域进行了区分。他提出,“场域”是相对独立的,并且具有自身的法则,具有与其他领域不同的特性,因此“艺术场”(artistic field)与其他场域是互相区分的。艺术一般被视为大于作为符号的国家,艺术理论具有显而易见的历史与文化性质,艺术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有着很大的不同,艺术的任务和功能以及艺术阐释现实的法则有了持续的转变。
从一定意义上说,艺术作品所折射透示的现实环境、社会世态、媒体境况等,只不过是现实性的浅显外在的方面而已。所以,对于艺术探索而言,关键是要在头绪纷繁、部类夥颐的艺术现象世界存在中寻求总体的本质把握。在这一过程中,媒体改变了艺术的性质,大众传播及其影响使得传媒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传统艺术的边界。对于新兴的传媒艺术来说,艺术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在科技深度介入和作为“传播”的“媒介”的大众普遍参与的情况下,艺术这个概念如今变得如此令人困惑,它的涵盖范围很不清晰: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人们把艺术的边界设置在何处呢?艺术和真实被认为是同一的,这种看法是艺术学建构中我们遇到的一切难点的根源,作品的审美性质和它的真理性,甚至对那些在审美意念上非常敏感的人来说也同样是问题。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在能被称之为艺术和真实的关系的历史中已经出现了某种新内容,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当我们今日来检视并讨论当代艺术的外部形态与内在特征或艺术的本质问题也即重建当代艺术学时,就需要求得一些更深切的启示。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当下时代,网络、数字的便利性与智能性及其影响越来越大,各种话语场和发声渠道越来越多,艺术发展与研究,因为数字时代下数码存储、虚拟艺术、海量数据与屏幕多元的发展,更突显了不能边缘化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再认识以及艺术学重构的迫切性。艺术是通向其他世界的通道,甚至就是世界本身。
文化空间、关系与受众
对于任何一种新兴艺术说来,空间和市场都起到了推动并加速其发展的关系作用,关系就是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的统一。艺术的发展,唯因其在一个他物之内与他物相联系,它才是自身联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国际视野,之所以有魅力,并不只是因为作品表现出现实与历史的真实,而是因为电影家凭借本土的文化和卓越的艺术在作品中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光辉。陈凯歌导演于1984年执导电影处女作《黄土地》并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张艺谋导演在1987年导演的《红高粱》于1988年获得当时中国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等等。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受到国际电影节和国际影坛的关注,并不单凭视觉本身的精良,而是依靠影像中本土、年代印记与关系诗性,与叙事文本、历史文本紧密相关并受到作为他者的解读与接受。跨国/跨地的空间生产内含一个本体性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样形成的一种不断振摆的开放的文化空间与本质的关系,为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无可置疑的确定性基础。“直接的关系就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就是全体,并且是由(形式的)诸部分、由它自己的对立面所构成。这些部分彼此是不同的,而且是各自独立的。但只有就它们相互间有同一联系,或就它们结合起来而构成全体来说,它们才是部分。”[1]关系是现象也是本质,全体的概念必定包含部分,艺术的本质也主要基于关系证明其自身与他物的同一方面。艺术的总体概念与艺术门类之间的真实性质,艺术与社会和文化相互间的同一联系,艺术各别活动中不断确立和建构的公与私、政治与诗学、存在与观念上的差异与关联,正是由这种深邃的关系的统一体决定的。影视等传媒艺术的演进与传播,重视艺术创造与艺术现实的现实主义联系,但只有在艺术与创作、传播和接受的关系意义上成为展现艺术存在的凭借时,才能转化为在其总体结构中获得艺术作为文化空间以至市场存在的意义。
传媒文本与传媒艺术学
艺术即媒介,本身就传递着这个时代有意义的讯息。加拿大知名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认为讯息不仅仅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媒介本身也极具价值。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中提出了“5W”传播模式,认为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和效果是传播的五大要素。美国惠特尼艺术博物馆馆长丽莎·菲利浦斯则认为:“大量复制的影像以及这些影像在媒体中的反复传播改变了当下生活的性质。在饱受广告、光面杂志、电影大片和电视入侵的世纪里,我们从媒体获得的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已经和我们直接从世界和自然现象那儿观察得来的一样多。”[2]媒体在改变人类认知的同时也改变了艺术的形态和性质,作为艺术家和艺术研究者们必须直面摄影、电影、电视和数字媒体艺术不断发展这样的事实和问题,认真探讨如何定位传媒文化作用下的艺术文本即传媒文本的问题。
对于当代艺术说来,它的发展和“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传媒环境紧密相连,所以像一部影视作品也才有那么快的传播速度和效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考察一种开放的文化空间艺术的发展,探索艺术与现实的本质问题,重建当代艺术学,从狭小的各自为政的圈子里解放出来,增加整体的认知和设计,使艺术学的发展达到新水平,艺术学效能得到新提升,需要艺术研究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重视艺术在当下的运动与发展,重视艺术理论与艺术学科建设,艺术研究也就一变而为视野广大、内涵丰富的艺术文化探索与研究了。
《传媒艺术导论》在长期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融入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再认识,坚持系统观念,从影视、摄影、数字艺术等大量传媒文本出发,拈出传媒艺术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映寓着长久以来关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探讨和认知,更新着我们对于艺术的读解、阐释及其方法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科技进步,体现在影像的光学透视与复刻的摄影中,继而在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以至视频游戏诸多艺术形式及其认识中,构成传媒艺术与现实的一种关系建构,通过切换与参与或抽象与混合,召唤大众参与,艺术开始显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本质。
传媒艺术学适应了艺术发展的新变化,是传媒技术与艺术实践的创新结合,体现了艺术理论、艺术学科和教学研究者探索新的框架、思路、策略、方法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突出显现了艺术学研究者为促进艺术和实践结合、获得更新阐释力效果的努力。《传媒艺术导论》开辟了艺术研究的新途径,反映了传媒艺术以至未来的新兴艺术形式的涵盖性、延展性与开放性,精心构思,力求创新,富有特色。作为教科书,《传媒艺术导论》系统阐述了传媒艺术的本体内涵、意义、特征、传播、价值和发展,有助于读者和学生了解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等问题。在科技快速发展和大众传播改变艺术功能的语境下,人们阐释艺术的法则有着重大转变和新的需求。传媒艺术发展的复杂多面背景,一是显示各种“窄而深”的门类研究的言说范式不统一,二是各自的致思及问题隐而不显,整体的构建系统与范式的基本内涵与形成的问题意识未得以突显,而存疑之处也是颇多的。这使传媒艺术学进行整体的关系建构变得至关重要并影响深远。《传媒艺术导论》一书贯穿艺术新发展理念,对一些基础性的概念进行新的细致辨析,它的本义、源起、传播,以及使用与变异,作用与影响,等等,得到比较仔细的解读。传媒艺术“这一艺术族群在创作、传播、接受的艺术活动全流程中,都基于传媒科技的参与,借助现代大众传媒的传播,依靠传媒社会环境的影响”[3]8。传媒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处于动态之中。当传媒艺术进入不同文化场域时,其讯息通过媒介接触到异文化背景的受众,传播与接受效果发生一定变化。艺术的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传播,传媒和媒介属性使得传媒艺术产生了独特的性质和特征,其理论建构势将对艺术理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传媒艺术开拓了新的领域,创新机制,促进艺术进入新发展阶段,提高了艺术创新的整体效能。“正是由于传媒艺术对于人类艺术格局的改变,进而使得传媒艺术研究在整个艺术学研究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影响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迫切地需要从传统的艺术认知理念和方式中解放出来,用全新的思维与方式重新观察、解读与表述这一新兴艺术族群,不仅予以新的命名,而且对其特质、构成、功能、价值等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为艺术学的研究贡献全新的思想与理念。”[4]传媒艺术学倡导艺术学的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在当下人文学科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呼唤并推动艺术学术激发创新活力,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传媒艺术导论》自觉担当责任使命,从历史出发,追求艺术发展新理念的时代内涵,具有重要的突破性的价值和开拓性的贡献。首先,实践论。传媒艺术数字媒体本身跟时代有密切关系,传媒艺术在事实上已远超传统艺术。该书以传媒艺术学解释艺术使用媒介的手段发生的变化,艺术紧扣时代,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传媒艺术及其思想体系对于人类艺术格局、艺术学研究格局,乃至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的作用,使艺术达到了新水平,获得了新的重要影响力。其次,国家观。传媒艺术学善于将外来理论、方法进行本土化中国化,从中国发展与实际出发,对新媒体时代艺术呈现出的审美特性及发展进行探讨。《传媒艺术导论》指涉现实与社会,对传媒艺术的研究使艺术理论与研究获得极大的丰富、增容与拓展,推动了包括影视、新媒体艺术等的当代中国艺术的新进步。再次,有机性。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传媒艺术导论》加强传媒艺术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整体的观照与借鉴,所倡导的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5]的传媒艺术学,从总体上研究传媒艺术的本质、特性与规律,解释今天传媒领域内的诸多艺术现象、艺术思潮、艺术动态等的发展,具有基础的整体性、开放性和有机性。传媒艺术起始端被设定为摄影艺术的诞生,但它不必“边界过于清晰”[3]30,而且“它的末端是开放的”,需要在理论、历史、评论与方法给予追蹑、贯注、指涉和持续的研究。最后,实用性。《传媒艺术导论》一书独具整体建构和知识框架的清晰性与可传达性,有着作为教材教学的实用性,读来深感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立论新颖而平实,论述不无启迪性的动人之处。值得一提的是,与《传媒艺术导论》构成姊妹篇配合研究与教学推出的《传媒艺术经典导读》,围绕传媒艺术学的基础性的相关学术名著进行遴选,还分别由专家学者做细致解读,这对传媒艺术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它也为传媒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读本和学术地形图。当代艺术包含传媒艺术参与建构的整个知识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不消说,《传媒艺术导论》《传媒艺术经典导读》让这种学术参与有了重要导引并相应地增大,功莫大焉。
注释
[1][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81.
[2][美]丽莎·菲利浦斯.艺术与传媒文化:大众传播改变艺术的功能[J].凌珺,梁卉莹译.美术学报,2004(02).
[3]胡智锋,刘俊等.传媒艺术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4]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J].现代传播,2014(01).
[5]欧阳宏生等.理念、范式、方法——传媒研究方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