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策略探析

2021-11-28蒋志伟

山西青年 2021年18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数字化

蒋志伟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图书馆,宁夏 石嘴山 753000)

伴随着高密度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该项技术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越来越加普遍,建设数字化的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必然结果。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

(一)资源数字化

传统图书馆,多以纸媒为介质存储资源。相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数字化图书馆以数字化的方式来存储资源,可以存储音像、声音、文字、软件、影视等多种数字化的内容。这比传统图书馆所存储的资源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可以充分满足不同阅读者或用户的需求。

(二)传递网络化

传统图书馆,书籍传递多通过到馆借阅的方式进行传递。数字化图书馆由于其特定的资源存储特性,利用互联网就可以进行资源的传递,这种资源传递的方式是基于数字化图书馆本身的功能与技术特征实现的。而且通过网络化的传递能够充分提升传递的效率与速度,大大提升数字化图书馆应用的便捷性。

(三)信息资源共享化

传统图书馆,由于多以纸媒为介质存储资源,所以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无法实现互通互联。在联盟发展过程中也通常是实现了会员的共享或一卡多馆多用。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应用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共享化能够充分实现共享的便捷化,这种共享化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信息资源的流通与分享。

二、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

(一)可以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存储的自由化与便捷化

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的来源,一方面可以是对现有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加工;另一方面还可以引进互联网上的一些实用资源,将这些数字化的信息进行下载、分析、整合、编辑,最后转化为馆藏资源;此外还可以直接购买相应的电子书籍作为资源。在数字图书馆中,鉴于新型数字资源的特殊性,可以进行再次的编辑修改,而且在文本文件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格式的转化和加密,最终实现客户在终端的阅读需求或下载需求。运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对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可实现再次编辑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源存储的自由化与便捷化。

(二)可以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传播的链接化与网络化

将制作好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存储于图书馆资源库,应用互联网链接技术与检索技术,我们可以对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查找,而且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还可以实现通过转链接的方式达到数据资源的共享,使用户能够在不同的区域内实现网络化的检索。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之间的独立性。这种数字化的资源信息可以存储在固定的网络硬盘空间,也可以储存在云空间,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链接与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传递的网络化。

(三)可以实现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的开放与共享

传统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共享过程中,即便是在联盟状态下用户也只能通过网络检索到该馆是否藏有该书籍,但是借阅必须到现场才能够实现。而实际上图书馆之间的联盟合作等模式在现实中是不多见的,即便是实现了一卡通管理模式,客户也要到实地才能够进行馆藏书籍的借阅与使用。将文献资源制作成数字化信息,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查询、检索、下载和使用,即便是不同区域内的数字化图书馆或者图书馆之间乃至用户之间,都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

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要点

(一)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其关键要点不是在于设备的先进程度或馆藏图书的量,而是在于拥有专业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人力资源团队。传统图书馆多以纸媒图书的存储与管理为主要业务,但是数字化图书馆需要更加注重的是“人与书”的结合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这就要求数字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学会“人机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来获取信息。这不仅需要馆员要具有传统图书馆的相应知识,还需要兼备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专业方面的知识,并充分了解知识产权或版权的保护要求,力争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技能,才能够逐步确立“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建设目标,最终实现图书馆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深度结合。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才能够切实促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改造、发展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注重文献资源数字化资源的整合

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其基本都是对于资源的存储与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文献资源数字化的整合不仅是要注重对原有馆藏数据的数字化制作,在此过程中要深刻分析馆藏书籍本身的价值,并结合当前阅读用户的个人喜好与借阅频率,据此制定合理的数据制作计划,将现有馆藏图书进行整合制作。对于社会资源馆藏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要注重网络资源的下载收集与整合,另一方面则需要注重与同行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分享,特别是在同行图书馆的资源分享过程中,要注重对于现有资源的分析应用,力争创设出能够符合当地用户需求的数字化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的整合过程中,不仅要立足当下,还要着眼未来,能够对各个学科的科研方向与日后发展趋势进行辨别,力争所制作出来的数字资源能够适应用户的多样化与长远化的需求。[1]

(三)搭建可及时扩展和维护的硬件平台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建立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灵活的结构化系统。具体实践中,只有为日后的发展趋势留足一定的空间,才能够在数据处理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馆藏资源整合功能,特别是在硬件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具有相对的先进性,能够实现可及时扩展且易于维护的目标。首先,其网络系统应以当前比较流行的千兆以上的光纤系统为主,确保满足日后数据信息或多媒体信息的交换与传输需要。其次,还必须要建立多媒体阅览中心等机构,以此在满足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的传输,可供用户拷贝、传输,来实现用户的使用需求。最后,在硬件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平台安全性的维护功能,确保电子图书馆的运行能够在安全可控的状态下投入使用,避免受到一些网络黑客的攻击造成图书馆的瘫痪或数据资源的损坏。

(四)注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软件技术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难题和问题。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些软件技术的实际应用,一方面,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时,建议采用国际数字出版的权威OEB标准发起的 Adobe PDF技术方案,旨在实现便捷的复制、缩放、批注和复核检索功能,而且其存储格式先进,占用空间较小,还可实现在线与离线的下载阅读。另一方面,关于数字图书馆还应该注重加密技术,从原始图书文本或PDF文件的格式入手进行编码加密和调制,以此保障数字资源图书的安全性,可以充分保证用户在获得数字图书馆的合理授权后,才能够进行阅读和使用,避免数字图书被非法用户盗取、拷贝或未经授权进行修改利用。

(五)注重与国内主流数字图书馆的合作

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去做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是涉及技术难度还会涉及一些经费的难度。因此,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与国内主流数字图书馆的合作。例如,当前国内的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图书馆等,都是可以借鉴合作的数字图书馆。可以依托当前各个图书馆已经成型的丰富的馆藏资源、有效的知识组织和网络服务建立节点链接,通过开通终端链接寻求资源的补充。再通过有偿服务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资源。通过合作化产业化的模式为全社会的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最便捷最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传播平台。将合作模式扩展到实际应用过程之中,并不断学习改善自身的技术短板,促进公共图书馆在区域内的整合与应用。

(六)注重数字化图书馆的组织架构重建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不仅要实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而且还要实现对于用户在不同的终端进行查询、借阅等基本需求;还需要满足其基本的社会组织功能,实现对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基本职能。因此,在具体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其组织架构需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信息的收集功能,要充分满足人文、自然科学等部门关于数字信息的收集、采集、整合、咨询和传播等基本工作要求;数字系统,制作部门要充分应用数字化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整合,最终存储至相应的空间;系统维护部门,要实现当前数字化图书馆为用户所提供服务时满足客户需求、确保图书馆的数字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对于涉及一些版权诉讼的相关问题,还要能够进行及时地调整与处置;外联部门,为了实现图书馆的根本职能,还需要建设相应的横向与纵向之间的业务沟通联系或对标,以此明确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制定图书馆的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

四、结束语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能够实现数字化信息存储的自由化与便捷性,信息传播的链接化与网络化,实现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要点是: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注重文献资源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搭建可及时扩展和维护的硬件平台,注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软件技术,注重与国内主流数字图书馆的合作,注重数字化图书馆的组织架构重建。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