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探究
2021-11-28张颖
张 颖
(重庆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行政学院一直关注着世界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增长,并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重视中国社会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研究,已基本成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学方法等具体教学科目上对知识有了新的要求,社会对毕业生招生需求项目的条件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在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应根据不同的需求作出相应的回应,客观的界定和描述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地定位培养目标,科学地设计课程,重构具体的教学过程,适应人才的就业预期,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分析
(一)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效果的差异
以培养“高级人才”为目标,采用“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教学方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复杂的高校公共管理问题。这种多功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就毕业生的培养效果来看,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结果还有较大的差距。该委员会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知识结构较为复杂。然而,作为管理者,他们却无法把握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如效率、实际计划和理论分析等。从根本上说,它是“跨学科、复合型”,而忽略了“应用型”[1]。
(二)就业预期与实际就业方向的偏差
政府机构、民间公共机构是高校公共管理者就业的重要部分。但是,只有少数高校毕业生能通过公共服务部门、公共机构和社区组织的考试,大部分毕业生也能进入中小企业。专业学生人数众多,其不能胜任公共管理工作,势必导致学生职业信心下降,对其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潜力产生困惑和疑虑。
(三)社会需求与实际人才供给的偏差
社会对人才的选择,更多从实际出发。高校公共管理学的毕业生需要在人际沟通与公关、项目策划与组织、洞察力与判断力、理论应用与实践能力、工作分工与团队合作等方面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我国许多高校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应用性知识的实践比较薄弱。公共管理学对社会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决策技术、项目设计和创新技能的要求较高,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训,就业竞争力不强,有社会实际应用需求,公共管理对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存在偏差。
这种偏差客观存在,与当前高校就业难的现状有关,使高校教育更加功利和浮躁,甚至有不少学生依靠第二学历或“考古学”来忽视专业学习。因此,在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着社会适应危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普遍偏低。
二、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案、教学方式等手段有待改进
高校公共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知识领域,多个学科共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公共利益的本质决定了公共利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公共利益的本质又决定了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科学专业应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知识型、实践型人才。在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的选择基本准确。其次,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定位、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学科的互补特性,向复合型交叉培养模式转变。正确的目标定位和实际培养效果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因应该是不恰当的,也就是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具体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二)主观认定社会需求主体吸纳毕业生的条件和要求
公众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的期望是从理论研究领域和对象向主题化、专业化发展。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机构对公务员的录用都实行“招考”制度。就业人数和应征人数与经济、会计、计算机、法律、中文等专业相同,也就是具有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比较容易学习和工作于公共管理领域(专业准入壁垒),而政府部门不是,民办公共部门和机构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较低,行政、公用事业、政治科学和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仍然较低。招聘高校学生的主要主体是中小企业,而管理岗位的数量和招聘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会计、公共管理类、营销、计算机、经济等专业技术人员。事实上,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并不像社会发展那样迫切。所以,学生们对未来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因此,他们在工作中迷失自我也不足为奇。
三、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建构
(一)科学、精致的教学方案设计
根据行业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我国高校其他财务管理专业的优势与效益进行分析,对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新设计与调整。因此,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内在知识的组合,确定其课程设置。以此为基础,更新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使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由于缺乏在社会环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也缺乏专业技能,语言的易理解性、判断力和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会出现一种跨学科的课程,即在总量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第二,系统地整合各理论课的知识体系,科学地整合课程内容与知识的一致性,学校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通过压缩理论课,进一步压缩教师讲授的理论课,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由、轻松、愉悦,以及对角色意识的淡化,在课堂气氛中促进了高校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萌发。
(二)重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改革
1.理论课的项目教学。根据课程性质和知识内容,选择公共管理、人事管理与公共部门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等实践性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教学。具体做法是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控制在每门课程学时的2/3以内,要求其他1/3学时;学生利用课程知识设计完成一个小项目,解决政府的实际问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依靠课堂,还要超越课堂,靠课程,还要超越课程,在学校,还要超越学校,立足教学,还要超越教学“项目教学理论课就是它的实践研究。通过参与项目管理的实际过程,如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项目实施、项目准备、项目实施与监控、项目实施与评价,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超越“知识只吸收不使用”的僵化,感受到“实利”力量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新的教学方法,有学习的成功感,激发新的求知欲,从而形成积极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良性循环。同时,收集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将对收获信心产生积极影响。
2.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许多学生的公共管理学术和研究生工作,从选课到结业,都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社会现实和流于形式,没有社会推广的“效益”,这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中是不必要的。学术论文和实际问题的期末论文的准备要求学生设计和完成一个项目,以解决政府、企业和其他公共或私人组织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学生从课题领域、课题、理论与方法学习、数据收集、实地调查、分析论证、技术方法的运用、最后的思考、课文写作、实用型员工与培训师的反馈与指导、修改应用和推广应用这套知识的最终成果程序,通常持续三至六个月,涉及多个学科(经济、管理)科学与政治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符合公共管理人才复合交叉培养的性质[2]。
(三)多样化方式获得专业学分
应更新学分制的规定,以便给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获得学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精细性要求学生完成最少的理论课和培训课,创新集中实践框架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交社会调查并接受调查对象、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者、“项目化”课程或推广社会应用价值的项目、学术期末、期末、其他类型设计等“服务”的。
(四)丰富公共管理类课程考评方式
在新时代公共管理类教学改革中,除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调整外,还围绕公共管理类课程考核进行了丰富和创新。对于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评估,要与教学过程相匹配,即引导学生获得知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引导学生实践验证知识,引导学生巩固消化知识。在此过程中,要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因此,应丰富公共管理类课程的考核方式,把握以下要点:第一,要调整考核目标,转变原来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论学习情况,确定学习等级和学习效果。第二,教师在考核学生的时候,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传统考核观念,从活学活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第三,设立考核小组,由成员对学生在理论、课堂和实践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增加实践考核的比重,指出学生知识与实践结合运用的薄弱环节,便于学生后续纠正不足。只有这样,公共管理类评估才具有真正的评估和筛选价值。
四、结束语
毕业生通过理论课程、科研实习和研究生工作的“项目化”设置,以及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专业学分的可能性,进入社会反复实践。在与社会的交往中,“知识的生命力”大大增强。作为管理者,他们拥有必要的人力和公共资源能力,以及项目规划和组织能力,并能够洞察项目设计和组织。每个“专案”的完成,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评估能力、理论与实践运用能力、分工与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细节意识、挑战创新品质。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具有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