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思考
2021-11-28石丽
石 丽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铜仁 55430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市场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所以,加强对当代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可以从专业知识、基础素养两方面进行。前者的针对性较强,学生需要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者涵盖范围较广,却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如:计算机运用能力。接下来,笔者便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教学改革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此门课程的教学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概述
(一)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相对庞大的数据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概念。大数据具有海量性、多样性、高速性、易变性的特点。海量性,指的是数据的规模庞大[1]。数据的来源广泛,单一数据集的规模突破了TB数量级。多样性,指的是数据结构的多样。大数据中不仅包含文字、图片、音频、网页等内容,还包含非结构性的资料。高速性,指的是数据处理的效率。网络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应该与生活节奏同步。所以,优化软件性能、创建实时数据流是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易变性,指的是挖掘数据信息的最大价值。大数据中存在高价值、低密度的信息,需要在全面监测后才能够探寻出其相应的价值。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让学生对于计算机基本概念、常规应用有所了解,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利用计算机实现无纸化办公。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使用进行重点讲解[2]。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课上、课下进行实际应用,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新增对计算机高级应用的讲解,如: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等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用性。
(三)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带来的影响甚是广泛。从课程的角度来说,大数据的出现在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建立更为完整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大数据的出现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大数据的出现推动了教师对教学改革地探索。教师应该了解大数据时代对于不同专业发展地影响,并在教学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数据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独立完成学习的途径。学生应该善于利用日益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将自主学习与教师教学相结合,进而提高最终的学习成果。
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缺乏教学规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缺乏教学规划。教学规划能够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使课堂的展开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是,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规划模糊。具体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压力不大,教学工作相对轻松。教师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授课很容易沿用以往的教案及教学经验,依据教材章节的设置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内容地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教学工作不会出现严重的失误,却也不能够取得更高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势头较为迅猛,“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概念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之中。高校学生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人物,理应熟练掌握大数据下的计算机应用。但是,各高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匹配的教材却相对落后。教材内容在不断复制以往的教材版本,并未新增当下计算机应用的热点内容,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只能让学生对于以往的计算机应用有简略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虽然学习的主观性较强,但是教师也不能忽略教学工作。目前,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选择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例如,教师会采取直观讲授法为学生讲解计算机应用知识。简而言之,就是对教材内容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后,清楚明白地对学生进行告知。学生无需进一步思考,仅需要聆听、实践即可。然而,这一方法的机械性较强,学生仅重复教师地操作即可,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
(四)信息化理念渗透不足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化理念渗透不足。计算机技术属于较为前沿的科学技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大都为年龄大、资历老、教学经验丰富的前辈[3]。
三、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策略
(一)制定教学规划
合理的教学规划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来说有增益作用。但是,如上文所述,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未明确教学目标、教案多年不变,致使学生在学习时找不到方向感。久而久之,便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失去兴趣。所以,合理规划教学方案十分重要。第一,教师应该从大方针上进行考虑,明确大数据时代对于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教学工作不断向信息化的方向靠拢。第二,教师需要细化对教学中每一步骤的改进,如: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良、教学评估的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等,保证教职人员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促使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转变教学理念
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教学观念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书籍、网络等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出更为生动活泼的计算机教学课堂。例如,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做”的课堂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课堂,即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通过单人学习或团体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再如,教师可以充分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制作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操作技巧、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其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更新教学内容
学习是一个不断进修的过程,教材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紧扣教材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材内容陈旧也是一个客观事实。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想创新,教师就不能够只从教材内容进行考虑,还需要将相对前沿的科学理论、科学技术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为学生拓展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应用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以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核心,进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拓展教学,帮助学生提早适应日后的工作需求。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上,教师还可以考虑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如:通过微课、慕课的形式,促使学生体会不同教师不同风格的授课,了解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的趋势,让学生可以主动探究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知识。
(四)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也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的有效手段。首先,教师可以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举例来说,讲授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教学的直观性,教师直接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教学的缺点也相对明显,课堂生动性不强,学生容易出现疲倦感。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时,可以在其中融合其他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实际案例弥补教学上的空白,让计算机教学更加具象化。其次,教师可以拓宽教学渠道。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不能故步自封,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并在此平台内上传最新的知识动态,为学生构建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区,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的培养。
(五)强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在大数据时代,想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能够进行创新,授课教师一定要具有创新意识。所以,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一是要求教师围绕“大数据”进行知识与技能的革新,二是要求教师交流信息化教学的授课经验。前者,需要教师时刻关注电子信息的发展,对前沿科技有所了解。同时,在授课时能够将以上内容融入课堂上,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发展有更为深入的印象。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具体教学策略的探讨,优化课程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且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有着紧密地联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落实教学工作时应该制定教学规划、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将教学工作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灵活运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