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多元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南充市为例
2021-11-28胥彬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文/胥彬(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一、前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1]。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配套下,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再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该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要求,如日常生活需求、医疗护理需求和体育休闲需求和对养老产业整体水平的需求大力提升。
健康养老产业是以产品的消费对象的指向性类群作为界定的依据和标准,以老人为目标客户的产业,即为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而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2]。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被看好,市场上涌现了一大批潜力大、具有示范作用的养老服务企业,部分地区还形成了融合产业集群,成为养老产业的品牌企业。养老产业应包含老年群体照料、日间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和家政服务等各项业务内容,产业提升的方向增加了养老产业的设施,以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充分发挥了产业优势的示范和带动作业。
二、南充市养老服务体系现状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南充市拥有“朱德故里”、“阆中古城景区”5A级景区,和“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升钟湖景区”“凌云山景区”等6个4A级景区。这些旅游景区配套和设施完善,各种类型多样和丰富的资源为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南充市类型丰富、类别齐全的旅游资源,为养老产业与旅游产业、医疗行业的深度结合发展,以及多元养老服务体系的形成创造了先天和优势条件。
通过分析市场情况,南充市养老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存在前期运营投入额度较大,中后期经营和持续加大资金的成本较高,养老产业在短期内的收益较低,资本回收周期长等情况减缓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养老机构的规划主要是对老年人生活要求的实现,没有达到关注老年人体育休闲需要、医疗护理需要等方面的目的。目前,老年群体以居家养老为主要方式,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大,并形成和发展了其他形式的养老模式。
产业的份额大,同时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发展速度也不相同。对于专业设施齐全、专业人员齐备、运营资金充足的养老机构,可以开展各项专业的医疗服务项目。而在设施、人员和资金相对不足的养老机构,因条件限制,不能或仅能开展个别的养老服务项目,致使机构建设进度缓慢。另外,制约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因素,还有人才缺乏和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健全该体系中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子体系建设,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养老产业,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同时,体系中各种新型的养老模式,部分人群认识度较低,老年人接受新模式的群体扩大的比例较小,多元养老服务体系还需要加速建设,进一步推广新模式,才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三、完善南充市多元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为了建设多元养老服务体系,保障养老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需要采取覆盖面更广、层次更为丰富且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现有的养老产业的设施、设备和机构作为基础,南充市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专业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异地康养养老等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一)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
根据目前的养老产业情况,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并且规划的内容能够阐明南充市多元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产业链主体和核心内容,明确南充市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情况相符合的发展道路,从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出台这些有关于养老产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能够进一步规范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制定扶持政策,规范和管理市场,将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以多元养老服务体系为中心,在产业链上进行统一的规划,以区域养老产业发展规划作为行业发展的总方针,明确细分产业门类选择、产业项目定位、产业功能布局等内容。着力发展养老产业与旅游、文创、医疗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旅游养老、文创养老、医疗康复养老等融合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
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群体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养老产业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因而老年群体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企业根据养老产业的特点,开发、设计和运营相关的产品,消费市场进一步活跃,体现养老产业的潜在价值。
(二)各类新兴技术共同建设多元养老体系平台
在多元养老服务体系的养老机构中,除了基本的医疗服务设施设备以外,如食堂设施设备、体育设施、文体娱乐设施等生活辅助类设施,对于养老服务的各项需求的关注也很重要。生活辅助类设施的产品或者是服务与需求不匹配,或是达不到要求,也会产生诸多问题。5G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设施和设备结合高新技术,让其在多元养老体系中发挥作用,在该体系中对老年服务机构、老年群体进行分类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机构档案和个人档案的联网体系,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的群体都纳入其中。设计老年人便于掌握并且人性化的移动设备,在需要询问专业人员的意见时,利用远程视频的方式咨询疑问,以减少因往返路途带来的身体不适。如果是居家养老或是社区养老的群体,在需要医疗时,还可以直接联系医护人员,这也是目前医疗行业升级的一种模式。
对于各项养老服务,还可以通过这个体系平台进行优化和评价。关注和关心老年群体的心理情况,鼓励老年人参与学习新知识,发展新的爱好兴趣,并鼓励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调节心态的同时让生活更丰富。多元养老服务体系的社区养老,不同社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居民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社区养老服务子体系平台,不断扩大该体系服务的覆盖人群,社区养老模式不仅是基本的生活护理,还有医疗护理、文体活动、心理咨询等内容。平台的建立,通过不断地优化多元养老服务体系,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养老产业的有序发展。
(三)人才培养规划融入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在多元养老服务体系中,专门面对老年群体服务,提供养老服务工作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建立,也客观存在着体系中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人员缺乏的问题。南充市多元养老服务体系中,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周期和内容,定期开展人员职业能力培训,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能力提升,提高养老服务能力。
针对人才培养,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优化培养目标。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人群采取不同的培养目标,通过体系来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建立资格认证体系和标准化考核,设定合理的薪酬分级制度,促进其职业发展方向。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在传统的课程安排上增加老年管理学、老年心理学、老年体育学课程。第三,优化教学手段。利用新技术、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开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学。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养老服务能力的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保障,能够增强老年群体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四、结语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龄人口基数较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在不同地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模式、多种形式共同发展,因地制宜地对这种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其可以有效、规范地长期运行。对南充市的养老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养老设施建设的专业性规划,落实产业的发展路线、阶段性任务和建设目标,明确养老产业的扶持政策,激励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