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探索巴山“背二歌”传承方式研究
2021-11-28肖珺
肖 珺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指出的,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也多次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的尊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本文通过探索巴山“背二歌”这一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使我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扬光大!
“传承”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在代与代之间不断传递、承接的意思。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会涉及传承的问题。民间音乐自然不会例外。传承方式即传承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由于“背二歌”在古今不同时代演唱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它的传承方式势必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要掌握其传承的真实情况。就需要先从历史阶段的不同分为传统传承与当代传承两种情况来考察。这两个时期的传承方式有诸多不同特点。
所谓传统传承,指无公路(大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时期,此时期还存在山路人力运输的劳动形式,其传承的方式主要是脱离劳动场合的家族式和结合劳动环境的剽学式,前者是一对一的私传方式,后者是多对一的模仿学习方式。而当代传承,指有公路(大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不久)时期,此时期由于公路修建起来,原有的人力运输方式不复存在了。因而其演唱和传承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传承方式主要有一对多的师徒式与社会化教唱的公传方式。以上两个时期传承方式的共性联系是都用口传心授的民间方式,尚未运用依据乐谱教材传承的方法。下面分别论述之。
一、传统传承方式:家族式和剽学式
论及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2002年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口传心授”乃其主要传承方式。之后,蒲亨强教授发表论文《剽学—值得注意的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自此,对于传承方式的认识又多了一个途径,那就是“剽学”,即偷听模仿而学的方式。那么,对照巴山“背二歌”的传统传承方式,大致有“口传心授”的家族父子式与劳动场合的剽学式两种,下面分别分析概述。
(一)家族式传承——以代表人袁吉芳①为分析标本
家族式传承是常见的一种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的形式居多。自古以来,很多的民间艺人为了自己的手艺不被外人传去,一般他们都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把自己的技艺传授于自己的长子或次子。据考证,巴山“背二歌”的传承,最开始也是这样一代一代把“背二歌”流传下来的,以前的背二哥家族,世世代代都是“背二哥”。这个现象从传承人袁吉芳讲述他的身世就可以得证。袁吉芳打小就生活在大巴山偏远的农村。据本人讲,解放前,由于家里穷他在南江县城靠背运货物为生,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背二哥”,父亲是旧社会的老高中生,文人、读了些许书,经常在家中教他唱山歌和背二歌。他父亲活到97岁,现已去世。他现在掌握的大量背二歌,很多就是从他父亲教授中学来的。至今,袁吉芳唱歌的热情仍不减当年,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袁吉芳的女儿也特别爱唱歌,尤其“背二歌”唱的好。袁老激动的说,“我女儿像我,她的歌都是从我这么学的,现在我老了,再过几年就唱不动了,我就是想让背二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至于消失。”可见,家族式传承在当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剽学式传承
所谓“剽学”就是偷听旁听而学,即“基于兴趣动机的,采用偷听模仿式的,教学关系、内容、目的、场合、时间极其灵活自由的传承方式”,无固定的师父和学乐方式。据袁老讲述,虽然他在爷爷和父亲的私传中学会了不少民歌。但另有相当多的歌曲,则是他在劳动场合旁听其他非血缘关系的背二哥长辈们唱时,自己模唱而习得的。这就是一对多的“剽学”方式。1964年他在南江县东榆镇响水村参加集体生产,开始随祖辈们从事长途背运,他自己也成了背二哥。在往返于川陕两地的运输途中,当背累了打杵歇气时,背二哥长辈们都会吼上一曲“背二歌”,立刻感觉浑身是劲,一口气直冲山顶。他在听长辈们唱时,很感兴趣,就偷偷跟着学,久而久之,也唱得一手好歌了。由于袁吉芳本人自幼热爱唱歌,也颇有音乐天赋,逐渐成长为一个著名的歌手,以唱“背二歌”而远近闻名,成为一个重要传人了。袁吉芳成为歌手的成长道路典型地反映了传统传承的基本方式和特点。从中可以得到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歌手在他学习传承的经历中,并不单纯运用一种方式,而是兼用了家族私传和剽学两种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传承,这应该是过去民间歌手学习音乐的普遍规律吧。其二,一个民间歌种的世代传承过程中,有突出才能的传人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这类传人具备一些特殊的品质,比如,酷爱唱歌,音乐已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爱好。在我采访过程中,不论袁老走到哪里,只要有人喊他唱,只要有几个听众,他就会非常投入地唱起背二歌来,完全旁若无人的状态。他唱歌完全没有功利的希求,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希望更多的人来欣赏。可见,他是多么热爱民歌啊!又如,具备相当程度的音乐素质,也是很重要的。像袁老,从来没受过专业教育,更没专门学过音乐技术,但他唱歌音准节奏都很好,而且充满表现欲和激情。这就只能归结为他具有一定的音乐天赋了。这些品质,也正可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人民都会唱歌,但真正唱得好的,能成为传人的则屈指可数。从这样的研究结论中,我们还得到另一个重要启示,在当代继承保护优秀音乐遗产的工作中,重视和保护好代表传人,给他们创造更好的传承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二、当代传承方式:师徒式与社会化传授
当代传承方式发生了诸多重要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出现了师徒式与社会化传授的方式。下面分别论述。
(一)师徒式传承
“师徒式”传承,指传承音乐过程中,已有明确的师徒身份关系区别。教与学双方都有明确的对象,形成了清楚的师承关系。徒弟要拜师学艺,师傅只传授技艺于徒弟,均可称之为师徒式传承。这就改变了传统传承中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也改变了剽学中模仿而学,并无明确师徒身份的格局。如笔者采风过程中曾问及袁老是否有师傅教唱民歌,袁老讲述,文化大革命以后,到各地参加比赛,曾拜有两位老师,都是南江县文化馆的老馆长,一位是何文浩(已故)、郑开江(71岁,已退休)。他说,这两位老师主要从歌唱方法上对他进行了培训,教他如何正确发声,如何对歌曲进行处理。如:巴山“背二歌”最后一句甩腔,不能唱的太弱,必须要符合此时歌者的心境,必须长吸一口气,把“耶-嘿!”叹上去!经这两位老师处理的歌曲,他提高了演唱技能,后来去各地参加比赛就他得到更多好评,获得了很多奖。他心里非常感激师傅的教导。在近些年来,为了推广普及背二歌的演唱范围,袁老自己也开始招收喜欢唱歌的青年人当徒弟,教他们唱歌,他自己也当起了师傅,成为新的师徒传承人。
(二)社会化传授:建立传习所
在背二歌演唱的生态环境不复存在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将它有效地传承下去,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好在这个问题同时得到代表传人和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由此,逐渐建立起社会化传授的思路和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首先得力于代表传人将“背二歌”世代传承下去的强烈愿望,其次,也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在袁老和一批传人的呼吁和身体力行中,利用背二歌已产生的艺术影响和社会力量的扶持,在当地借用寺庙场地,挂牌建立了“巴山背二歌传习所”,由袁老主持教学活动,免费招收周边热爱唱歌的妇女和青年人,每天下午到所内演唱各种民歌,并由袁老亲自指导教唱,俨然像一个音乐课堂,人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和演唱,使“背二歌”音乐走向社会,形成了良好的传承氛围。此外,当地政府在开发旅游文化时,也有意识地将背二歌演唱纳入到景区文化活动中。背二歌代表传人也经常到景区为游客演唱,在丰富景区文化项目的同时,也将“背二歌”向更广大的人群宣传和传承下去。
三、传统传承与当代传承的异同
传统与当代的传承方式各有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结合或脱离原生的劳动环境,由此引发了在传承方式上的一些差异。虽然有这些差异,但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依靠于代表传人的有机传承,当代背二歌仍然保留了其词曲上的传统特色仍然在口头传承。
(一)传统传承的实用性与情感性
传统的巴山“背二哥”产生于“无公路时期”,时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漫长历史年代。这个时期山区还未建设公路,才可能产生这一人力背运过程中的特殊民歌,它是实用性与情感性交融的产物。所谓实用性即体现在背二哥们在翻山越岭贩运物资时非常劳累,休息时唱起这种歌,有解除疲劳、鼓舞干劲、提高工效的功能。因此它原来目的是很实用的。与此同时,在实用功能之外,“背二哥”们在打杵歇气时唱起这种歌,也有消除烦闷、愉悦心情的冲动,这时情不自禁地吼唱山歌,也就具有了自由抒发情怀的情感艺术功能。这样,就在实用性与情感艺术形态的交融中产生了“背二歌”这种特殊形式。境时,人们也把它作为一种纯艺术形式在运用。在传统时期,背二歌既是实用与艺术融合的形态,但更多还是一种艺术形式。
(二)当代传承的艺术性与表演性
我们在当代所能听到的“背二歌”,实际上是从新中国建立后“通公路时期”的纯艺术形态的“背二歌”,由于已经脱离了长途运输的特定环境,只能依靠一些传人将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传唱。这些歌虽然已经脱离了劳动环境,但由于传承人的父辈或祖辈都唱过或听过传统的“背二歌”,他们本人也不同程度地参加过这种劳动歌唱,所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其传统的音乐特色,我们在当代,仍然能欣赏到这种独特精神产品的美。应该归功于这些热爱民歌的传人,他们现多年事已高,如果再不注意保存和传承,这一宝贵财富将永远消失。这种当代“背二歌”虽已不与劳动场合结合,但这些传人非常喜欢唱,经常参加县里、市里参加各种比赛,使得“背二歌”的传统特色得到发扬。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它的美,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事实上,据民歌手袁吉芳讲述,他幼年时听到父亲在家中休息时也不时唱起“背二歌”,说明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的传统时期,“背二歌”在劳动中唱,在脱离劳动环境。但由于传承人的父辈或祖辈都唱过或听过传统的巴山“背二歌”。他们本人也不同程度地参加过这种劳动歌唱,所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其传统的音乐特色,我们在当代,仍然能欣赏到这种独特精神产品的美。应该归功于这些热爱民歌的传人,他们现多年事已高,如果再不注意保存和传承,这一宝贵财富将永远消失。这种当代“背二歌”虽已不与劳动场合结合,但这些传人非常喜欢唱,经常参加县里、市里参加各种比赛,使得“背二歌”的传统特色得到发扬。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它的美,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事实上,据民歌手袁吉芳讲述,他幼年时听到父亲在家中休息时也不时唱起“背二歌”,说明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的传统时期,“背二歌”在劳动中唱,在脱离劳动环境时,人们也把它作为一种纯艺术形式在运用。在传统时期,背二歌既是实用与艺术融合的形态,但更多还是一种艺术形式。当代背二歌,严格地说,正继承了传统时期纯艺术的形态。含混地将当代与传统时期的“背二歌”视为一物是不对的,这会使我们看不到历史真相。但认为当代“背二歌”与传统“背二歌”是两个东西,也是不正确的,它会使我们看不到历史与当下的有机延续性,从而不能认识传统与当代“背二歌”的特色和当代意义。■
注释:
① 袁吉芳,现年60岁,巴山“背二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