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复杂肝内胆管结石35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21-11-28

医药前沿 2021年24期
关键词:肝段肝叶胆道

董 毅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贵州 毕节 551700)

肝内胆管结石疾病属于良性疾病,治疗难度较大,病因相对复杂,主要与胆管寄生虫、胆管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等相关[1]。临床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疾病主要以肝切除术为主,但是该手术未对手术范围及术式进行有效认证。规则性肝切除主要是肝叶、肝段为单位进行规则性切除,对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疾病疗效显著。本研究分析35例老年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诊治的35例老年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1.52±4.78)岁,病史2~15年,平均(8.56±1.23)年,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CT、B超检查。(1)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②临床资料均完整;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②肝断面胆道镜手术患者;③肝癌患者;④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1)手术指征:①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叶或肝段萎缩;②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出现胆管狭窄;③出现非病变肝脏组织,对病变肝组织评估发现,术后肝组织有代偿作用;④患者对该手术有较好的耐受力。(2)手术方法:术前,对机体进行评估,根据手术对肝脏切除范围不同,选择不同评估方法,如切除范围多于4个肝段,应采用CT检查行非结石肝组织体积估算。若患者为非首次切除术,需在切除前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避免手术对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若患者出现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切除前应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消除炎症后30 d可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行规则肝段或肝叶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在右肋缘下部作切口,对肝韧带进行游离,并对结石位进行标记,其标记方法临床采用电刀画线法,再沿标记线实施电凝分离。在对患者实施切除手术期间,需以肝叶与肝段为单位,通过管道对其进行结扎。多数患者完成切除后,易出现创面无法完全闭合的情况,期间手术操作者应对床面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同时将引流管置入其中,最后进行缝合。术后患者需通过胆道镜进行检查,若发现结石应通过胆道镜取石。(3)随访: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术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对肝功能进行全面检查;随后复查时间改为6个月复查1次。医护人员需对本研究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其中随访方式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电话、信件随访及家访等,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应进行复查后再计划随访事宜。

2.结果

2.1 治疗结果

对35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手术方法,共使用了多种类型手术,且以联合手术方法为主,如有25例患者行半肝切除联合对侧单肝段切除术,5例患者行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肝Ⅴ、Ⅵ或Ⅶ段切除术,4例患者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右后叶切除术,1例患者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左尾叶切除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T管造影和胆管镜检查,结果显示,有19例患者胆道镜经T管窦道成功取石成功,16例残余结石;术后出现13例近期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肠间脓肿各1例,切口感染5例,膈下脓肿、胆瘘、胆道出血各2例,手术围术期无死亡患者。

2.2 分析术后复发率

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3年发现,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失访,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其复发率为2.86%。对该复发患者行二次手术机体恢复良好。

3.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疾病由于病因相对较为复杂,易导致多种并发症,随着疾病不断进展病情逐渐恶化,严重者易导致死亡,其中并发症可同时发生于肝内胆管、肝或肝段胆管内,患者多数有胆道手术史,且胆道较正常者出现狭窄,部分患者肝脏功能异常,出现萎缩;由于肝内胆管分级不同,对于高于Ⅱ级的肝内胆管中分布了弥漫性结石,同时伴有多种炎性病灶,如胆管炎、肝硬化以及、门脉高压等。临床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以消除梗阻、取尽结石为主,以此确保引流通畅[2]。若患者为肝内胆管广泛性多发结石,需通过多区段肝叶或肝段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疾病病理特征为:结石一般出现狭窄,但狭窄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胆管狭窄是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若胆管出现长期感染或梗阻会使肝实质出现一定损伤,残留结实率升高,增加了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难度。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手术为主,如胆肠吻合术、肝叶切除术等,其中胆肠吻合术对胆总管梗阻的解除、胆汁淤积的消除具有比较完好的效果,肝叶切除术能够对结石有效清理,同时去除狭窄,降低残石率。但是术后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依然有一定复发率,需要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3]。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区及背部胀痛、腹痛、黄疸等,结石部位在肝段/肝叶区,极易导致该部位器官出现萎缩,胆管炎性狭窄,以此形成“萎缩-增生复合征”。患者在术前,需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对结石部位以及肝功能进行确定,同时评估肝组织体积,进行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术。若手术范围较结石范围小,极易导致胆管与病变肝组织出现遗漏情况,增加术后复发率,也是术后复发最为直接原因,但是在对肝切除期间不能随意扩大切除范围,确保剩余肝组织体积能充分代偿时,病变肝组织及胆管较正常组织而言便失去其功能,可将其切除,根据机体需要可评估肝组织的病变程度,并保留部分肝组织[4]。该疾病结石范围节段性高,且分布范围围绕胆管树,所以在手术切除期间,需以肝段为单位,规则性将引流区与病变胆管实施切除,应确保切除的完整性。由于肝功能是机体重要器官,因此应在术前详细评估肝脏功能的代偿性,根据肝功能以及病变范围对切除范围有效确定。该疾病在发展期间,可继发肝脏代偿性增生,但无正常肝功能,因此在对单侧(右)多发结石切除期间,手术操作者应谨慎,把握切除范围,避免过大或小,若肝脏切除面积过大,很难使剩余肝脏发挥正常的肝功能代偿,易出现肝功能代偿不足的情况,同时也会影响手术效果,很难确保机体快速恢复[5]。本研究中发现,有19例患者胆道镜经T管窦道成功取石成功,16例残余结石;术后出现13例近期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肠间脓肿各1例,切口感染5例,膈下脓肿、胆瘘、胆道出血各2例,手术围术期无死亡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3年发现,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失访。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其复发率为2.86%。对该复发患者行二次手术机体恢复良好。提示对患者行双侧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手术后,也会产生一定复发情况,主要是因患者胆肠吻合口或肝内胆管相对狭窄,胆汁很难顺利流出,致使胆汁出现淤积,极易引发感染情况;因黏蛋白分泌量增加,同时胆固醇基因受刺激出现结石,所以在是偶数期间,手术操作者需熟练掌握手术流程,确保引流通畅,可显著降低复发率[6]。由于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疾病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需术后并发症有效预防,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预防:(1)手术前对患者低蛋白血症有效纠正,对肝功能加强保护作用,同时使转氨酶有效降低,以此对凝血酶原时间有效纠正:(2)在选择手术时,在了解手术效果期间,确保手术时机选择的合理性;若患者在急性期需对胆道梗阻实施有效处理,需在3个月后处理肝内胆管结石;(3)手术期间应做好肝断面止血工作,冲洗与观察术野,确保引流通畅。

综上所述,对老年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治疗期间,行双侧规则性肝段切除手术,疗效显著,虽然术后随访有复发情况,但从手术整体疗效发现,术后可有效保护剩余肝组织代偿能力,将病变肝组织与狭窄胆管最大程度切除,可有效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肝段肝叶胆道
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探讨
ERAS理念下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观察
术中超声在亚肝段为主的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
用实时超声定位下肝段切除术对中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分析
规则与非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