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设计未来战争研究的源起及其影响
2021-11-28付双龙
★ 付双龙
战争设计作为运筹战争的必要步骤,始终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简称人民解放军)的成长战斗。革命战争年代的战争设计,主要是在直接的战争进程中,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战场情况研究,筹划制订近期作战方针、预案及计划。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人民解放军逐步调整紧张的战备状态,开始主动科学地预测、设计未来战争,把战争设计的时间维度向较远的未来延伸,被誉为“军事理论界一次新的思想解放”①黄友富、李海英、李炳彦:《在模拟仿真中实现科技大练官》,《解放军报》1998年12月29日,第6 版。。受技术、知识水平所限,最初的未来战争设计研究虽具有一定的简单化、零散化特点,却展现了科技特征、创新勇气和探索精神,使人民解放军更加科学地认识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重新审视自身作战能力,创新思维观念,把制胜战争的重点聚焦于发展军事技术与创新军事理论的结合,为开展系统专业的战争设计研究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改革开放初期,现代战争发展给人民解放军带来强烈冲击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冷战格局不断深化,新的军事技术使局部战争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景象,军事理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概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思想解放和视野拓展,人民解放军逐渐意识到自身陈旧的战争理念、落后的武器装备与现代战争新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胜现代战争的巨大阻力。
(一)以新视角观察现代战争,认识到战争环境的巨大变化
人民解放军解放思想的一个重点是恢复科学、全面的战争观。邓小平、叶剑英、徐向前等中央军委领导多次要求,虽然军队装备还没有现代化,但是思想一定要跟上,要设想到现代战争,加强对外军的研究,让部队了解现代战争烈度和复杂程度的极大增强,学习现代军事知识,研究现代化战争。①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 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8~59 页。《叶剑英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695 页。徐向前:《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1979年1月2日,原件存解放军档案馆。随着国际军事合作的广泛开展,人民解放军改变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闭目塞听、漠视外军经验、盲目鄙视敌人的不恰当做法,不断加强与外军交流,翻译外国军事著述、期刊等,开始正确认识先进军事技术的巨大作用,以着眼于特点、着眼于发展的眼光观察战争。
这一时期,第四次中东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美军空袭利比亚、英阿马岛战争、两伊战争、以黎战争等世界局部战争陆续爆发。新型武器装备、新式作战方法不断应用于实战,机械化武器效能在射程、火力等方面得到极大提升,精确打击、自动化控制、电子对抗等信息化因素初露头角。人民解放军通过观察这些战争发现,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使现代战争的进程与以往截然不同,甚至令一些原本势均力敌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也变成了“不对称”作战。战争的快速发展,给人民解放军带来强烈震撼,冲击着传统的战争理念。1980年10月,叶剑英在分析中东战争时指出,科学技术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新的问题、新的特点”,“未来战争将有很大变化”,“同我们过去打仗是不一样了”。②《叶剑英军事文选》,第717 页。1982年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战机发射的一枚“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军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防空导弹驱逐舰,空射反舰巡航导弹大放异彩。这个出人意料的“不对称”战果,令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震感叹“现代战争是这样一个打法,与过去不一样啊”,并提醒全军要注意未来战争远程化、精确化、自动化的趋势。③《张震军事文选》下卷,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第256 页。以黎战争后,有人提出电子战必将成为“战争的中心和支配因素”,认为现代战争“永远也不能靠人对人、坦克对坦克或飞机对飞机来与敌人相匹敌”④赵拴柱:《电子战是未来战场的支配因素》,《解放军报》1983年5月13日,第3 版。。
当时的人民解放军虽然尚不具备较强的现代化作战能力,但是出于应对现代化战争的紧迫需求,开始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特点,用技术与战术结合的新视角观察战争,以认识战争新面貌、抓住战争新趋势。1983年,军事科学院结合毛泽东军事学术思想讨论会开始从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现代战斗特点。《军事学术》杂志提出“只有从探讨现代战斗特点入手,才能叩开现代战术的大门”⑤《写在刊前》,《军事学术》1983年第11 期,第2 页。,并在1983年第11 期至1984年第9 期上开设研究现代战斗特点的专栏。一些院校和部队还专门召开了“现代战斗特点讨论会”⑥济南陆军学校:《“现代战斗特点讨论会”纪要》,《军事学术》1984年第1 期,第22 页。。研究者们认为,现代战争将在使用核、化学武器或存在核威胁的条件下,以及激烈电子对抗的环境中进行,突破了原来的时空“禁区”,具有全天候、全方位、全纵深等特点。现代作战合同化、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体现出高度的突然性、快速性、机动性、连续性,人力物力的损耗将空前增大。⑦参见《军事学术》杂志社:《〈关于现代战斗特点的讨论〉情况综述》,《军事学术》1984年第9 期,第15~19 页。通过对现代战争特点的研究、概括,人民解放军逐渐认识到以往的一些作战理论赖以产生、可供应用的战场条件已大为改变,必须发展现代军事技术、更新作战理念,才能跟得上世界军事发展步伐。
(二)关注世界军事理论新发展,认识到战争理念快速更新的重要性
战争博弈,既是技术手段的比拼,又是思维理念的竞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段时间内,人民解放军曾较为片面地认为,外军的优势在于武器装备,劣势在于战略战术上的呆板、不灵活。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人民解放军深刻反思“不敢承认敌人的长处;或者只承认敌人在武器装备方面比我们强,不承认敌人在合同战术、组织指挥和训练等方面,也有它的长处和经验”⑧《军事学术》评论员:《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军事学术》1978年第11 期,第17 页。这种错误思想,并开始实事求是地研究外军军事理论。人民解放军发现,在冷战格局、核战争阴云下,美苏虽不敢轻启战端,但除了争相发展军事技术外,在军事理论的“寂静战场”上也展开了激烈角逐,双方作战理论针锋相对、频繁更新,正在勾勒崭新的未来战场对抗图画。
最具代表性的是苏军“战役机动集群”理论和美军“空地一体战”理论的对决。为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提出了前沿防御战略,规定把主要兵力集结于联邦德国东部边境20—40 公里防御纵深地带内,以图顶住敌人。然而,到了1982年,北约突然发现前沿防御战略面临严重威胁。英国人唐纳利在《国际防务评论》1982年9月号上揭露,苏军正在发展“战役机动集群”,它由炮兵、航空兵、防空兵、工兵和后勤部队等加强坦克部队组成,具备出色的快速机动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担负摧毁敌纵深内重要目标的任务。①[英]C.N.唐纳利:《苏军的战役机动集群》,王天成译,《外国军事学术》1983年第11 期,第2 页。北约对苏军新的战役理论大吃一惊,认为当时地面部队的作战理论无法应对这一挑战②参见[美]博伊德·萨顿、约翰·兰德里:《纵深攻击理论和中欧的防御》,参见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编:《现代外军战役理论》(上),1987年,第436~437 页。。为此,美军针对性地提出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提出了“打击后续梯队”理论,作为北约新的作战原则。他们认为,只要依靠强大的空中、地面突击力量打击苏军大纵深梯次配置的后续部队,苏军就失去了向纵深持续突破发展的能力。
苏美两军在作战理论领域的对抗,引起了人民解放军的高度重视,并开始从中探寻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研究者们认为世界军事理论的新发展“是一次战役作战的彻底变革”③王建军:《突破的由来和发展》,《解放军报》1983年10月7日,第3 版。。“战役机动集群”“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的突出之处,都在于“纵深”。人们认识到,现代战争战场范围极大拓展,前后方没有明显界限,交战重心“不一定在边境的坚固筑垒地域”④黄培义:《战线模糊的战场》,《解放军报》1983年8月12日,第3 版。,而是“转到对方的纵深”⑤江勤宏:《进攻者在连续突贯中避短扬长》,《解放军报》1983年9月2日,第3 版。。有研究者提出,针锋相对的两种理论存在同一性,“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战争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纵深打击”是代表时代的军事思想,也是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战争的显著特点。⑥李健:《战争发展的一种趋势》,《解放军报》1985年3月22日,第3 版。冯志道:《以纵深打击对付纵深打击》,《解放军报》1984年9月28日,第3 版。纵深不复存在,对于人民解放军来说,许多重要的作战原则受到了冲击。更重要的是,人民解放军意识到用理论“设计”战争的重要性,提出“‘寂静战场’已成为军事抗争的主要形式”⑦总参军训部战役训练处、解放军报《学军事》编辑组:《适应战略转变,加快改革步伐》,《解放军报》1985年10月18日,第3 版。。
(三)重新评估自身作战能力
早在1977年8月,邓小平就指出人民解放军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的“两个不够”问题,并要求全军“承认这个现实”,正视敌我差距。⑧《邓小平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1 页。中央军委也多次指出,部队对现代战争了解较少,教育训练水平离现代战争要求较远。
当时,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指挥员缺乏现代战争知识,部队教育训练脱离战争实际,战争思维停留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经验上,军事素质在低层次徘徊。1981年,张震指出:人民解放军的训练内容基本是20世纪50年代的,阵地编成仍然是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付德军的一套。他分析认为,其中原因,“主要是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还不够清楚,局限于过去的一套经验和做法,考虑恢复过去的多,研究探讨发展、创新的少”⑨《张震军事文选》下卷,第228、231 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解放军在作战能力的认识和培养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滞后。
世界局部战争带来的技术上和观念上的震撼,对人民解放军提高现代战争条件下作战能力提出了新要求。1980年3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现在打仗,我们的军官没有现代化战争的知识不行”,各级军官的任职、晋升都必须经过院校培训,部队训练“不能总是停留在练射击、刺杀、投手榴弹的水平上,现在单练这些就不够了。怎样对付坦克、飞机等等,每个战士都得学会。怎样把天上地下协同起来,我们也要学会”①《邓小平文选》第2 卷,289 页。。1983年4月,时任总参谋长助理韩怀智在分析英阿马岛战争、以黎战争、两伊战争的特点时提出,“只有具备高水平的快速反应、电子对抗、协同作战和后勤保障能力的军队,才能在现代战争中获得生存,争取主动,克敌制胜”②韩怀智:《韩怀智论军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年,第303 页。。1984年,他进一步指出,人民解放军应着重发展“五种作战能力”,即: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电子对抗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和野战生存能力。③韩怀智:《韩怀智论军事》,第331、334 页。在这些思想指导下,人民解放军按照现代战争要求,对军事训练体制、内容、手段等进行了全面改革。透过现代局部战争的“硝烟”,人民解放军对应对现代战争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并适当调整了军队战斗力建设方向。
二、通过未来战场设计及“超越型”研究探索未来战争
经过对现代战争的研究,人民解放军发现在武器装备上与世界先进军队出现了代差,“质的差距”无法再依靠兵力数量的优势来弥补,一些传统的作战理论甚至部分作战原则已不再适应现代战争需要。为寻求新的制胜之道,在未来学研究的影响下,人民解放军大胆突破现实条件限制,把视野向未来拓展,放眼未来战场,设计未来战争,以理论创新牵引实践创新,探索制胜未来战争的奥秘。
(一)呼吁改变简单化、片面化的战场设想
一段时间内,人民解放军在演习训练、军事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简单理解正义战争必胜、人民战争必胜理论,以及曲解、割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武断化现象,对战场情况进行简单化、片面化设想,对敌情、战斗进程进行必然性判断。战场情况设置单一,不能充分体现敌军现有的武器装备、力量编成、作战理论等状况,认为现代化武器是“最怕持久作战”“最怕人民战争”“最怕陷入十亿人民包围之中”的庞大笨拙的“累赘”④陈连生:《说长道短》,《军事学术》1981年第4 期,第13 页。。战斗进程设想主观性较强,往往是敌军战斗精神弱、战术运用差,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则灵活机动、来去自如、按程序和预想推进。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期望人民解放军的传统优势还能够在现代战争中继续发挥效能。但它脱离现代战争实际,不符合战争发展趋势,严重影响了研究战争的客观性、科学性。
同时,由于对现代战争的了解不深,对于某些战争问题的争论总是僵持不下。例如,关于在不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打大规模运动战的问题,有人以抗美援朝战争五次运动战战役证明:人民解放军仍然可以在未来战争中打较大规模的运动战,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在同样的困境中通过大规模运动战稳住了战局。⑤王晖:《谈谈运动战的流动性》,《军事学术》1985年第2 期,第26 页。许林平:《配合坚守防御作战的运动战规模要大》,《军事学术》1985年第11 期,第38 页。持相反意见的人认为,恰恰因为没有制空权,才使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继续打大规模运动战,而被迫转入阵地战,所以没有制空权就根本不可能进行大规模运动战。⑥梁汉青:《作战初期不能打较大规模的运动战》,《军事学术》1984年第5 期,第37 页。从上述争论中可以看出,不论双方做出什么结论,都只停留在“制空权”的表面概念,没有对未来战争中“制空权”到底有什么影响作出具体分析,而是用过去的“画笔”描绘未来的战争。
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者们反思认为,一些人对未来战争“想得简单”,以为无非是甩原子弹、成批的飞机、成群的坦克,脑子里只有“总体战”“立体战”这类名词,以及敌人火力强、机动快等空洞的形容词,乃至战争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这类抽象的概念”,而对于具体的战场情形“就考虑不多了”①熊振洪:《“把人们引向战场实际的设计”》,《解放军报》1983年9月30日,第3 版。。为减少战争研究的盲目性,许多高级将领、研究者表示,反对“一开口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战例”②《军事学术》评论员:《军事理论与战争实践》,《军事学术》1978年第12 期,第14 页。,反对想当然地研究战争,特别是要纠正战场情况设想一厢情愿、敌人一击即溃、人民解放军顺风顺水“打便宜仗”的现象③《军事学术》评论员:《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军事学术》1978年第11 期,第17 页。。有人提出,敌人在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同时,也重视“充分发挥指挥员的智谋、灵活地运用战术”等人民解放军自认为独有的优势,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将是史无前例的。④李来柱:《对十分的困难要有十二分的办法》,《军事学术》1981年第8 期,第47 页。
(二)预测、设计未来战场
基于上述对未来战争和作战问题的思考,人民解放军开始摆脱固有战争设想模式,依据战争实际和军事理论的发展,主动预测未来战争。自1982年开始,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世界军事研究界都在预测电子战、制导技术等引起的未来战场新变化,并提出“发现即摧毁”等武器发展新趋势。⑤参见《八十年代的战场》,《解放军报》1982年8月6日,第3 版。赵发林:《把视野扩展到直观范围之外》,《解放军报》1983年6月17日,第3 版。张祖煦:《未来战场与战斗车辆》,《解放军报》1983年7月8日,第3 版。1983年7月22日,《解放军报》开设了“未来战场设计”专栏,提出:“敌人将以什么方式向我发动侵略战争?战争初期的战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景,能否勾画出一个大致轮廓?不把这个大前提搞清楚,我们对未来反侵略作战的研究,就很难真正做到着眼其特点和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也就不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求得新的突破。”⑥《编者的话》,《解放军报》1983年7月22日,第3 版。并呼吁,全军对未来战争进行科学预测,做未来战场的“设计师”,将现代战争特点具体化,认识未来战争规律。⑦齐正钧:《做未来战场的“设计师”》,《解放军报》1983年7月22日,第3 版。
“未来战场设计”很快引起了全军的广泛重视和参与。许多研究者从世界局部战争实践、现代科技发展、军事理论变化中,考察武器装备的发展及其对作战方式的影响,预测未来战场的新场景、新变化。大量新颖大胆而科学的观点、设想,挑战甚至否定了人民解放军许多传统作战方式。例如:电子战作为“倍增器”可以改变战场力量对比⑧李春玉:《第四维战争——电子战》,《解放军报》1983年8月19日,第3 版。,电子对抗是未来战场的支配因素,必须建立“夺取制电磁权”的观念。⑨齐长明:《驾驭现代“战场之神”》,《解放军报》1983年1月28日,第3 版。战争很可能从电子战开始⑩陈洪武:《战争很可能从电子战开始》,《解放军报》1983年7月22日,第3 版。,而不是传统认识中的“三板斧”⑪“三板斧”,指敌人从空中、地面、海上发动的战略突袭。。空战、大规模空降可能成为局部战场的重心⑫参见郑军:《“空中来客”可能主宰局部战场》,《解放军报》1983年8月26日,第3 版。洪武:《空中交战可能成为局部战场的重心》,《解放军报》1984年3月23日,第3 版。,武装直升机、微型飞机与单兵飞行器的出现,使飞机占领阵地、飞机抓俘虏可能成为现实,人民解放军传统步兵战法面临挑战。⑬参见宋新安:《撑起对空“保护伞”》,《解放军报》1984年4月13日,第3 版。先进武器装备的使用,将使得小分队不规则作战更加灵活多样。⑭邝书斌:《不规则作战将更加频繁》,《解放军报》1983年10月14日,第3 版。地球物理战、化学战等,将改变未来战场格局。⑮陈洪武:《地球物理战显露锋芒》,《解放军报》1983年12月9日,第3 版。邹玉琪:《化学战将改变未来战场格局》,《解放军报》1983年12月16日,第3 版。新兴技术群的发展,使得武器装备的火力、速度、射程、精度以及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未来战争将是一场包含导弹战、电子战、核(化)战、生物战、空间战、机器人战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战争。⑯邵良敏:《新技术革命对军事领域的冲击》,《解放军报》1984年4月27日,第3 版。
通过未来战场设计研究,人民解放军对未来战争有了相对深入的认识,使一些长期难以深入的作战问题研究增强了针对性,有了参照系,促进了战术变革和战争问题研究。研究者将目光紧盯未来对手,着眼现代战争的特点及发展,在头脑里思索未来战争的应对之策,极大推进了人民解放军的战争理念向现代战争转变。
(三)开展关于“超越型”研究的讨论
对未来战争的预测,不可避免地会超出人民解放军现有武器装备的发展状况,引发一些人“过于超前”“脱离实际”的担忧。“立足现有装备”的战争准备状态与现代战争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引起军事科学领域关于如何把握现实与未来的深层次探讨。
1983年11月,“未来战场设计”专栏发表了《从超越登陆到纵深交锋》一文,预测高速登陆车、大型气垫船将催生“超越式登陆”样式,冲击人民解放军“半渡击”“背水击”的歼敌观念。①王昭堃:《从超越登陆到纵深交锋》,《解放军报》1983年11月11日,第3 版。有人借此提出,“超越登陆”代表着一种“超越型研究”,超越了军队现有装备、超越了未用于实战的新军事理论,不确定、不成熟的因素很多,脱离了实际。然而,“超越型研究”的提法却意外地得到了支持者的认同。支持者认为这种“超越”是值得提倡的,眼光比方法重要,“见微知著,由此及彼”恰恰是军事预言家的眼光,同“熟透”的过去相比,不成熟的未来更有价值,着眼未来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②《析“超越型研究”说》,《解放军报》1984年5月25日,第4 版。牟剑国:《用未来的“钥匙”启开现实的“锁”》,《解放军报》1985年5月24日,第3 版。1985年1月4日,《解放军报》就此开办专栏,邀请全军官兵“参加关于‘超越型’研究的讨论”③《欢迎参加关于“超越型”研究的讨论》,《解放军报》1985年1月4日,第3 版。。这也是人民解放军围绕研究方式展开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争鸣。
这次广泛深入的讨论,促使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厘清了把握现实与展望未来之间的关系,确立了战争研究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指导思想。1985年3月,时任总参谋长杨得志指出,既要注重解决现实问题,更要着眼未来,不可受现有装备局限,要从宏观上探讨未来战争,“造成一种浓厚的探索未来的空气”④杨得志:《军事学术研究要着眼未来》,《军事学术》1985年第5 期,第2 页。。杨得志的讲话是对“超越型”研究的肯定。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解放军报》开辟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预测”专栏,结束了“超越型”研究讨论,以正面预测取代了思想交锋。同时,参与或关注“未来战场设计”与“超越型”研究讨论的人也意识到,其中很多认识还是朦胧的、初步的,而且存在“观点多,办法少”⑤齐长明等:《欢迎大家为搞好“设计”献策》,《解放军报》1984年4月27日,第3 版。的突出问题。但是,未来战争设计研究把人民解放军观察战争的眼光引向实际、引向未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未来战争的“不可知论”,实属难能可贵。
三、设计未来战争的研究极大推动了人民解放军军事革新
面向未来设计战争,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研究范式由对传统经典的“历史—现实”注释式转向探索规律的“历史—现实—未来”开拓式,把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放进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为人民解放军由经验型军队向创新型军队转变创造了重要条件。1985年,人民解放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由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在此背景下,人民解放军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更加注重以科学技术、军事学术和战略对策的创新,推动军事变革,争夺未来战争“制高点”。
(一)催生人民解放军创新思维方式
关于“未来战场设计”和“超越型”研究的讨论,是一场思维方式上的大革新。它紧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人民解放军军事理论创新迎来大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思维基础,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1985年10月18日,总参军训部战役训练处与《解放军报》联合撰文指出:“军事家要赢得未来,必须先科学地‘设计’未来”,“近年来,除许多专业研究工作者外,还有一大批致力于国防事业的中青年同志,怀着满腔热血,在八小时之外勤奋钻研军事学术领域里的新学科,探索军事战略的发展,以锐利的眼光瞄准着二十一世纪的新战场。这些尚处于分散的民间性质的研究,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好势头,并且已经迸发出希望之光。这是十分可喜可赞的!”文章指出,一个历史性机会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军队的一部兴衰史”,必须吸取中国在前几次世界工业革命中坐失良机的教训,“迅速地行动起来,满怀信心地去探索、开拓、创造,迎来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①总参军训部战役训练处、解放军报《学军事》编辑组:《适应战略转变,加快改革步伐》,《解放军报》1985年10月18日,第3 版。。
这次思维方式的变革,催生了人民解放军创新型思维方式的萌芽,使人民解放军军事理论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未来战场设计”研究对第一本《合同战术学》的诞生、1987年第三代战斗条令的编写以及广泛的作战理论研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战术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超越型”研究讨论,也为人民解放军全面建设转入和平时期发展做出了必要的理论准备,一定程度缓解了束缚战争问题研究的紧迫现实战争需求。由此,人民解放军战争研究迅速呈现出系统性、创新性特征,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的两次军事战略方针调整时期,人民解放军学术界结合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世界局部战争新实际引发的震动,回顾了80年代的这次“设计”和“讨论”,认为它们“冲破传统观念的羁绊”,“撞击了多年来固化的理论思维模式,激活了人们探索未来的欲望”,并肯定了当时的许多预测性观点得到了后来局部战争的反复证实。②黄友富、李海英、李炳彦:《在模拟仿真中实现科技大练官》,《解放军报》1998年12月29日,第6 版。1998年,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与《解放军报》再次联合推出“高技术战场扫描”栏目,将科技因素、手段引入到了军事预测之中。2003年4月,研究者结合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思考,提出“设计未来是21世纪军事变革的重要特征”,“兵马未动,理论先行”成为21世纪军事斗争的鲜明特点,必须把眼光投向更远的未来。他们相信,80年代“未来战场设计”研究仍然会在新世纪的军事实践中延伸。③陈炳焱、仇昌伟:《创新观念设计未来,推进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思考》,《解放军报》2003年4月8日,第6 版。
(二)加快转变过时战争观念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人提出“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就是战斗力”④糜振玉:《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就是战斗力》,《军事学术》1978年第12 期,第48 页。。随着预测未来战争的展开,人民解放军认识到新军事技术将引起军队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以及作战方法的深刻变革,许多原来用作论据的观点存在着严重问题。比如,“最后解决战斗靠步兵”“后方比较安全”⑤熊志善、叶万堂:《在新特点前要破除旧认识》,《军事学术》1984年第1 期,第34 页。等旧认识已不再适用于远程打击、空中打击的战争。先进侦察技术使敌人具备较强的战场感知、环境适应能力,未来战争即便诱敌至我预设战场,也未必多利于我而少利于敌⑥王挺进:《未来战斗的战场环境未必多利于我》,《军事学术》1984年第7 期,第63 页。。
由此,人民解放军大力提倡通过研究新技术的军事影响,促进观念的破旧立新。这种研究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上包括以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宇宙及海洋开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对武器装备、编制体制、指挥控制系统、军事战略、作战方法等战争因素的影响。狭义上主要是就某项具体科学技术、科学理论的影响进行分析,例如,核武器、航天技术、激光技术、微波波束武器、核电磁脉冲、电子化指挥系统、精确制导武器、指数与指数方法等在军事上的应用以及产生的效果。同时,人民解放军也开始将“三论”⑦三论,是指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学科知识运用于研究方法创新上,催生出许多新颖、前瞻性强的研究成果。例如,1987年出版的《智能军队》一书,利用“三论”剖析军队建设、作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分析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对军事能力建设的不同影响,认为高技术群的发展、智能军队的崛起,将改变许多传统观念和落后思维方式。①参见杨南征:《智能军队》,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用这种独特的视野审视战争、预测未来军队,是80年代观念大更新的产物,在世界军事理论发展中都处于前沿位置。
(三)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战争视野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未来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未来学研究的步伐明显加快。1979年1月,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10月,邓小平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全国各条战线上掀起了预测、研究未来的热潮。鉴于军事预测尚未引起人民解放军的普遍重视,有人于1985年6月提出,“‘未来战场设计’和关于‘超越型’研究的讨论,冲破了一些传统的旧观念,引导人们关心未来,注重研究未来,这是大好事”,并大力呼吁“努力创造和发展我军的军事未来学”②冰岩:《努力创造和发展我军的军事未来学》,《解放军报》1985年6月28日,第3 版。。在这种形势下,人民解放军逐步树立了军事学也是未来学的理念,将未来战争预测与设计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促进战争视野向未来拓展。
面对80年代重大的改革任务,人民解放军开始以科学预测辅助改革决策。中央军委明确,要重点预测公元2000年时期的战争③参见高锐:《关于研究历史、现实和未来》,《军事学术》1987年第4 期,第7 页。。主管装备工作的张爱萍也就如何把握立足现有装备和着眼未来战争问题提出:“在现有基础上,来研究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们可能打什么仗,然后再根据我们武器装备的发展,来决定我们如何打仗。”④张爱萍:《军事科学研究应在国防建设中起先导作用》,《军事学术》1986年第7 期,第4 页。在这种需求下,人民解放军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测性研究,开展了“2000年的中国国防”“2000年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2000年中国的国防系统研究”等研究,召开了关于2000年国防战略与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出版了《未来军事世界》《未来的国防建设》《军事未来研究》等书籍。从1986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国防与未来》丛书,包括《国防发展战略思考》《序幕正在拉开》《灰色的军事领域》《中国的国防构想》等著作,通过大胆的探索、新颖的见解,透视未来战场,预测军队发展,对军队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此外,《军事未来学》《军事预测学》等基础性成果也相继问世⑤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编:《军事未来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肖显社、王益民、刘继贤:《军事预测学》,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孙履师:《军事未来学》,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1988年5月30日,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军事未来研究进入系统、正规的发展阶段。研究会成立后,创办了《军事展望》杂志,举办了关于未来研究的学术讨论会,一些优秀成果还参加了“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十届世界大会”的学术交流,实现了与世界的接轨。